尋找寫作材料

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說:“作文就是指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國小生寫作能力的形式與發展,對國小生心理個性特徵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那國小生如去尋找寫作材料呢?一、從自己身邊尋找寫作材料。  作文的材料就在你身邊。但有的學生往往認為作文“沒什麼東西好寫的,也不知道怎么寫”。咬著筆桿子無從下手,寫出來的作文也很空洞,言之無物而感到苦惱,甚至對寫作有一種恐懼感,產生一種“作文痛”的病根。其實,我們的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每天的生活仿佛就是一個萬花筒,它色彩斑瀾,豐富多彩。常常有的學生局限於在家就是一日三餐,在校就是讀書作業,兩點成一直線,思維狹窄,不能突破常規。事實上,每天上學去,只要留心一下,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上學的路上本來坑坑窪窪,現在已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成一幢幢小洋房¼¼還有我們回憶往昔;想想漫長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愛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時生活中的瑣事。我們班的學生大多是農村的孩子,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在田裡勞動。有一回,我讓學生寫一篇作文,有幾個學生說了,怎么寫呀?怎么寫呀?我就笑著對他們說有的同學家裡有大棚,你們有沒有到大棚里幫爸媽勞動過呢?你們知不知道他們的辛苦呢?那些學生就點了點頭,經過我一番話,一位學生就寫了《爸爸媽媽真辛苦》。因為親身經歷,有所思有所想,根據自己的回憶,這篇文章寫得相當生動!要知道“身邊的一滴水雖小,也能見太陽,秤砣雖小壓千斤”。二、走出去尋找寫作材料。  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了新氣象。農村的經濟迅速發展,各類的種養殖業、個體企業越來越多,農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裡有種糧大戶、養鴨、養蛙個體戶;大棚蔬菜¼¼這時,我就利用春天這宜人的季節,讓學生到田野里去尋找寫作的材料。一到田野,孩子們猶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找到了那么多實實在在的寫作材料,就說寫作變得容易啦!一位學生聯想到自己家裡也種植了大棚蔬菜。這大棚中綠中透紅的西紅柿、碧綠滾圓的大西瓜就寫了《家鄉的西紅柿》和《家鄉的西瓜》真實文章。同時也反映了家鄉的特色,家鄉的變化,這都是黨的政策好。一位學生到同學家去玩,發現他家由低矮的平房變為小洋房,家裡又添置了各種新式的家用電器,安裝了電話,寫了一篇《他家變了》。原來這一位同學家裡是種糧大戶,承包了幾十畝,又依靠科學種田,變得富裕起來了。同時,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知識是知識是不行的,學習也變得更加努力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可尋找到眾多的寫作材料。三、模擬訓練尋找寫作材料。  每個語文單元中都有習作訓練。有些習作訓練就是讓學生模仿練習。語文中有文質兼美的範文,我們可讓學生進行模擬練習。我在教學《吐魯番的葡萄》、《家鄉的秋白梨》一文時,讓學生根據類似練習,寫出了相仿的習作。如有的學生車《家鄉的西瓜》、《家鄉的西紅柿》等作文。有時,我則選擇了一些班級中立意新、材料優的例文,在班級里進行范讀討論。一個學生寫了《我愛家鄉的竹林》,另有《我愛家鄉的西瓜》、《我愛家鄉的大棚》¼¼範文的模擬練習不僅提供了寫作的材料,也使學生領略到範文的文質兼美的思想,更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的形成。同時,也給學生服了一帖解“作文痛”的良藥,消除了他們對寫作的恐懼感,而且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形成了良性循環。

通過寫作材料的尋找,自然而然地解決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問題了,只要我們用慧眼去洞察、思考,就會有寫不完、記不完的寫作材料。找寫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