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魯迅高中作文範文

踏上人生的旅途吧!

前途很遠,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魯迅

幾番躊躇,最終卻也不知該如何下筆。究其緣由,只因一則自己思想膚淺、智慧貧乏,要談論先生,真有力不從心之感;二則實難體悟反映於先生身上的那種神聖悲憤,那種“置身於茫茫曠野、四顧無人的大寂寞,壓在萬鈞閘門下的全身震裂的大痛苦,在烈火中讓皮膚燒焦,心肺煮沸,決死對敵奮戰的大沉醉”。

坦率地說,至今我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仍是非常淺薄的,我甚至還沒有完全、真正地嚼透先生的偉大。在我眼裡,先生實質上更以生活中的普通人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思想家或者更偉大、更神聖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先生的作品文字中,體現出來的都是我們不能輕易揭示的一些東西,能夠在平凡的文字和敘述中,把人物的思想心理進行徹底的揭露,實可謂是能看透別人的心理。不過,我想這樣也好,去掉後人加在先生身上的光環或許能夠減輕談論時的心理壓力。

對待先生的心態,可以說是“敬而遠之”。我實在找不到更恰當的辭彙來描述。先生殘酷地剝去我們身上的偽裝,揭示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弱點,時常令人感到坐立不安;加上自己的惰性在作怪,我真的懼怕先生的冷峻與嚴苛。先生能夠把現實社會中的人進行透徹的分析,而且進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把所謂的“真、善、美”進行徹底的批判,脫去他們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假殼”,讓其在批判中獲得被救贖、被改造的可能。同時,我們也為先生作品中那消磨不盡的痛苦而困惑,換句話說,我們簡直不會甚至無法欣賞這種悲劇之美,無法分享先生在人生角斗中得到的生命沉酣的大歡喜。

誠然,我們欽慕先生那樣“無所顧忌的生活,無所顧忌地去愛、去恨、冷嘲熱諷,坦蕩地面對著別人的熱舌頭、冷唾沫,讓他們去說,去誣衊去以為”,然而現實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的否定和困惑。儘管我們看到了諸種弊病,可是我們不敢反抗,當然也反抗不了。在先生的悲哀中我們也感到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以先生為師,能真學先生嗎?想想先生的精神十字架,可能太沉重,我們背負不起。

我想這也許是正確的。作為年輕人,我們只希望在可能的條件下盡力使生活變得輕鬆愉快,何必人為的去加重生活的砝碼呢?我們沒有必要脫下T恤牛仔,換上長衫,把自己關在“鐵屋子”里去體味那一份苦澀。當然,我們也不怕生活的沉重,也決不會輕意去逃避。我們很欣賞先生那種面對現實,正視現實的精神,但為何不能更超脫一些,多一點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寬容?平等與慈和不知先生是如何認為的?

當然,我們也應該理解先生,學習先生,但我們卻沒有必要用先生背負的歷史包袱來充實自己的內心世界,以此來追求一種悲劇式的精神境界。少一點因襲以往的顧慮與牽掛,多一些對未來的高瞻遠矚,這樣我想先生恐怕也不會斥責我們的莽撞。

按照一個固定的標準和模式去生活是可悲的,我卻寧願讓自己的心流浪而不去模仿別人生活。我敬仰先生之人格,卻不喜歡先生的性格。我想,我從先生那裡所得到的既不是智慧,也不是熱情,而是一種毅力,一種促使我們一步步向前走而決不停留下的力量。“遇見深林,可以闢為平地;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這對於正在刻苦學習、奮鬥,不久也將步入社會的我們來說便是極大的收穫:以先生獨立不依的精神和奮然前行的毅力,儘可能少地為自己設立羈絆,開拓自己的道路,或許這就是先生現在對於我們的重要意義。

先生躑躅於荒原之中,孑然回顧,蒼茫無及。這是一幅極富於象徵意義的生命圖像。沒有對話者,這是思想者最大的孤獨;無法直面的人生,這是思想者永恆的困惑。在孤獨這座祭壇上,幾乎所有偉人和思想者都要走上它,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生命的造型就是一群沉溺孤獨的羈旅者。

在先生這樣的大境界面前,我們永遠只是蹣跚學步的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