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議論文論據

語文教師應該向學生強調角度意識、議論意識和條理意識三種議論文寫作意識,因為這三種意識能讓學生牢固掌握議論文寫作的章法,從而寫出規範化的議論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議論文論據,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高考作文議論文論據篇1

摘要:理想如一座燈塔,它指引著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的生命之舟。鼓舞你在航程中博擊波濤、勇往直前,駛向光輝的目標。

(1)引言

理想如一座燈塔,它指引著在茫茫人生大海中航行的生命之舟。鼓舞你在航程中博擊波濤、勇往直前,駛向光輝的目標。

(2)事實論據

藏之名山,傳之後人

年輕時的司馬遷,遵從父親遺囑,立志要寫成一部能夠“藏之名山,傳之後人”的史書。就在他著手寫這部史書的第七年,發生了李陵案。貳師將軍李陵同匈奴一次戰爭中,因寡不敵眾,戰敗投降。司馬遷為李陵辯白,觸怒漢武帝,被捕入獄,遭受殘酷的“腐刑”。

受刑之後,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殺,可想到自己寫史書的理想尚未完成。於是忍辱奮起,前後共歷時20xx年,終於寫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共526500字。開創我國紀傳體通史的先河,史料豐富而翔實,歷來受人們推崇。魯迅曾以極概括的語言高度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少年達爾文要週遊世界

達爾文,查理羅伯特,9歲時對他父親說:我想世界上肯定還有許多未被人們發現的奧秘,我將來要週遊世界,進行實地考察。為此他一直在積極準備,在希魯茲伯里學校,校長斥責他是個想入非非的“不務正業”的學生。

1831年12月27日達爾文終於搭上海軍勘察船“貝格爾號”作歷時五年的環球旅行,在動植物和地質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於1859年出版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一書。提出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不僅說明了物種是可變的,對生物適應性也作了正確解說,從而摧毀了神造論,目的論和物種不變論。隨後又了表了《動物和值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人類起源及性的選擇》等書。對人工選擇作了系統的敘述,並提出性選擇及人類起源的理論,進一步充實了進化論的內容。

查理達爾文終於成了英國著名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先驅。

(3)理論論據

心中沒有理想,生活便索然無味。[英]艾略特《丹尼爾德龍達》

理想是事實之母。葉聖陶《〈國文教學〉序》

有目標,生活才有意義。[英]帕克赫斯特《訓戒:框中的典範》

新的建設的理想,是一切言動的南針。魯迅《〈浮士德與城〉後記》

無論何等顯赫的行為,若不是出於偉大的目標,便不能算是偉大。[法]拉羅什富科《箴言錄》

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閒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英]恩格斯《對英國北方社會主義联盟綱領的修正》

未來是光明而美麗的,愛它吧,向它突進,為它工作,迎接它,儘可能地使它成為現實吧![俄]車爾尼雪夫斯基

高考作文議論文論據篇2

摘要: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污腐敗猩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污吏遭人唾罵。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1)引言

歷史證明:清正廉潔盛行之日,則國家昌盛;貪污腐敗猩獗之時,則國勢衰微。歷來清官受人頌揚;污吏遭人唾罵。

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2)事實論據

羊續懸魚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他憎惡當時官僚權貴的貪污腐敗,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著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釘的被子,乘坐著一輛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關係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說羊續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焦儉怕羊續拒收,就笑著說:“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請筆納!”羊續見焦儉這么說,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於是笑著說:“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等焦儉走後,羊續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不會要。到羊續府上,焦儉剛說明來意。羊續便指著那條枯乾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說:“你去年送的還在這裡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嘆口氣,帶著活魚走了。

包拯的《誡廉家訓》

北宋包拯,他為官清廉公正是婦孺皆知的,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污吏,到了晚年,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馬寅初拒賄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托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周恩來的衣服

周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補,補了再補,已經磨得無絨了仍捨不得丟棄。一件襯衣已經舊得換了袖口領子,一件衣服補得顏色已經不一了,他在穿,當別人要求他換新的時候,他總是說:“舊的可以穿。”

(3)理論論據

廉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宋司馬光《文中子補傳》

廉不貪直不倚。唐柳宗元《處士段弘古墓誌》

惟廉者能約已而愛人,貪者必瘦人以肥已。《明史;循吏傳》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清曹雪芹《紅樓夢》

臨大利而易其義,可謂廉矣。《呂氏春秋忠廉》

臨官莫如平,臨則莫如廉。《孔子集語漆雕氏》

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毛澤東

知足則樂,務貪必憂。宋林逋《省心錄》

人不貪財鬼也怕。中國諺語

寧可沒錢,不可傷廉。中國諺語

高考作文議論文論據篇3

摘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同志準確地概括出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當今世界面臨各種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因此,只有大力實施黨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我們才有可能在世界範圍的各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1)引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同志準確地概括出科學技術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當今世界面臨各種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因此,只有大力實施黨中央提出的“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我們才有可能在世界範圍的各種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事實論據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水稻是主要農作物,它產量的高低,直接與人類生活,生存密切相關。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1964年提出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觀點,並開始水稻雜交研究,1973年,袁隆平在與他人合作突破制種難關,研究出一套秈型雜交水稻生產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的人。他研究成功的秈型雜交水稻平均每畝產量比其他良種增加50公斤以上,現已被推廣、引種到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袁隆平被國際同行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人類歷史上的飛躍

人類歷史發展到近現代,經濟飛躍發展,社會空前進步人類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飛躍。這要歸功於四次工業革命:第一,二次主要是以蒸汽機、紡織、冶煉技術的工業進步;第三次工業革命是在20世紀初,主要是化學、電力和內燃機技術的發展;當代依靠電子、信息等新興技術發明興起,信息產業推動了第四次工業進步。

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是由於科學技術的新發展推動的,足以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電磁波的發現

19世紀德國物理學家亨利希•赫茲首先發現並研究了電磁波,所以電磁波又叫赫茲波。

赫茲在研究中發現:電路中產生的電振盪會形成波幅射。通過進一步研究,產生出電磁駐波;他測出兩個相鄰節間的距離,從而測出了波長,實驗證明電磁波具有光波的大部分特性,驗證了所有光學定律。赫茲的發現,開僻了通信技術的新紀元,為後來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3)理論論據

中國必須受科學的洗禮,方能適於生存。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

必須培養科學的幼苗,撒播科學的種子。陶行知

不要放開科學,一味鑽在文學裡。魯迅《致顏黎民》

惟科學足以生實業。魯迅《科學史教篇》

科學實為科國之第一事。康有為《物質救國論》

振作其國人者何人?震怖其外敵者又何人?曰,科學也。魯迅《科學史教篇》

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科學,你是國力的靈魂;同時又是社會發展的標誌。徐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