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讀後感精選

為人民服務,做人民的公僕,這就是精神模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想沒有人想死得輕於鴻毛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為人民服務讀後感精選,僅供參考!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精選篇一

《為人民服務》這篇著名的毛澤東主席的講演稿,是我上學時就已熟知的文章。其中的段落和句子讓我銘記在心。“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的其所。”

參加工作的二十多年間,我又無數次的因為各種學習活動,重溫過這篇《為人民服務》,但每次的感受都不同。每一次的學習都使我的思想和行動有進一步的升華,都促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進一步,且不迷失方向。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正是這樣,我才從一個不懂得什麼是革命、什麼是工作、什麼是為人民服務的毛頭小子,成為一個共青團員、共產黨員,成為一個稱職的基層工商所幹部,成為一個合格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員,成為一個能為社會、能為他人寧願捨棄個人得失的人。

今天,為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又再一次的帶領同志們學習了這篇文章,感受又不相同,思想和靈魂又受到一次撞擊,使自已從渾渾噩噩的困境中驚醒過來。毛澤東主席作為一個黨的領袖,能為一個普通的戰士開追悼會並致詞,為一個作過點滴小事的普通人寄託哀思,充分體現了在黨員面前人人平等的崇高境界,人與人之間無高低貴賤之分的思想境界。現在,個別同志個人升遷了,就覺得了不起,脫離了與同志們的聯繫,高高在上。總認為自已當官了就應該享受一定的待遇,忘記了他的崗位變了,責任重了,工作也應該更加勤奮,學習也應該更加努力,為人民服的意識應該更加增強,而非坐高檔車、住舒適房、吃喝花公款;而非向社會、向他人多索取什麼。在這篇文章里,毛澤東主席還提出“如果我們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但是,現在黨內的民主不多了,黨內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見了,有些同志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怕別人提意見。為什麼呢?因為他本人的屁股不乾淨。這種風氣是不正的,是與黨的宗旨背道而馳的。我們廣大黨員寄希望於民主集中制的蓬勃興起,寄希望於黨內的監督,寄希望於廣泛地、經常性的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寄希望於黨的優良傳統和良好風氣的繼承和發揚。

近年來,就我個人而言,由於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使我失去了鬥志,喪失了自已做人的原則,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了,工作的開創性沒有了,有的是按部就班的上下班。重學這篇文章,煥醒了我的良知。我將學習先進人物的先進事跡,像任長霞、牛玉儒和工商戰線的模範人物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的做一些平凡的小事,本著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到把每一件事做好。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端正自已的思想認識,重新煥發自已的工作熱情,改造自已的人生觀、世界觀,使自已成為一個為人民服務奮鬥一生的人。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精選篇二

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則訊息,牛玉儒同志被評為“CCTV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

據查閱一些資料,更為詳盡地獲悉了為百姓甘為孺子牛的牛玉儒的生平資料。

牛玉儒是內蒙古通遼人,1970年參加工作,從公社黨委書記到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34年裡的他就像一部不知疲倦的機器一樣,風風火火工作著。20xx年8月14日,年僅51歲的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牛玉儒離開了人世。

在中國大江南北的黨政機關的門口,我們常可以看到相同的五個字——為人民服務,這是人民對公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而當大大小小的國家幹部,面對“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字的時候,央視推薦委員會評價道:牛玉儒為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旗幟添上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負著草原人的幸福之路,這幸福是他的給養,也是他的方向,風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業業地遵循著“位卑未敢忘憂國”之古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背影,讓精神穿越時代而常青。他讓活著的人肅然起敬,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他卻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為人民服務的楷模,每一個公僕的樣板。他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如何去築牢乾群魚水之情,他的一舉一動拆射出愛民深切的真情。

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永恆的宗旨。恐怕所有人都有一種感覺,自從讀書到參加工作,我們所受的教育、薰陶都始終貫穿著這個思想,現在再讀毛澤東同志《為人民服務》這篇著作,最大的切身感受就是環境不同了,時代不同了,但我們的認識度、認同感卻與日遞增。從最初的理論式教育到如今和民眾主動打交道的實踐,我們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每天都在全接觸、開放式的實踐中為人民利益而工作。

回想參加工作十多年來,由於所處的工作性質,決定著我們必須始終時刻地為人民利益而想,為人民利益而憂。毛澤東同志在文章中所體現出的一些思想,也都無不襯映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內涵和實質,也說明我們黨每時每刻都在探索著、實踐著如何更好地為人民利益服務。“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光明,要看到黨風,要提高我們的勇氣”。隻言片語中,道出了我們黨始終如一、孜孜追求的高風亮節、一身正氣、開闊胸襟。

的確,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各種思維的激烈碰撞,確實使人有時感到思想中存在著一些“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但是如果每一位黨員都能象牛玉儒同志那樣去做,去實踐,那么我們的黨始終會是一個讓廣大人民民眾所支持滿意的政黨,我們的共產黨員始終會是一位讓廣大人民民眾接受和擁護的黨員,我們祖國的未來肯定會更加光明起來。這些與這次先進性教育的目標要求是相一致的。

為人民服務讀後感精選篇三

“為人民服 務”是適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道德思想。這句話原本是毛澤東在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會上的演講。張思德生前是中央警備團戰士,1933年參加革命,任勞任怨,1944年9月5日,在陝北山中燒炭,炭窯崩塌,因奮力將隊友推出窯外,自己被埋而犧牲。毛澤東在演講中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是完全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他再一次強調:“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從毛澤東當時所提出的要求來看,應當說,這是對革命軍隊新四軍和八路軍的要求,是對廣大革命工作者的要求,是一個高標準的要求。

在張思德犧牲的那一天毛澤東寫了為人民服務,毛澤東就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儘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幹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這就是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大概全文,在我們還在玩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死亡,什麼是硝煙,什麼是戰爭,更不知道以前的人們是怎么犧牲的,為人民服務在以前有許許多多的人,如,雷蜂,張思德,連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也是幫助了中國。但是後面,我們的靠山蘇聯,和我們鬧翻了,但是他們以為沒有了他們,我們中國就是斷了翅膀的鳥,其實沒有了他們我們卻飛的更高,飛的更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