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觀後感:遇不到清華,遇到清華的故事

編者按:遇不到清華,遇到清華的故事。四個故事,四位清華畢業生,四段時光,四個年代。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我有沒有必要寫一些無關學業的東西?內心是肯定的,我怕我不寫,忘了今天想到的,感到的。

遇不到清華,遇到清華的故事。四個故事,四位清華畢業生,四段時光,四個年代。

吳嶺瀾,他選擇了實科,因為那個年代,最好的學生都這樣選擇。這是世俗為他選擇的,而並非他自己。他陷入了思考和彷徨,最終在泰戈爾演講的影響下,他找到了真實。他終於不再為青春迷惘的思考而感到羞恥,因為偉人也有這樣的思考。

一百年後的今天,是不是也有這樣類似的選擇,這樣無助的惶惑。選文還是選理呢,選擇自己的興趣,還是自己的能力,選擇就業的前景,還是他人的眼光,選擇自己的夢想,還是旁人的建議……

什麼是真實?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和平與喜悅。

於是,真實里,他與文學為伴,成為了西南聯大的教授,學生不走他不走,無意中讓沈光耀躲過一劫。

沈光耀這個角色,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生沈崇誨為原型。家境殷實,卻投筆從戎,棄家訓和母親的希望,參加空軍,參加戰爭。棄軍隊紀律和危險不顧,給窮困孩子投送食物,在孩子們的快樂中,獲得快樂與成就。戰鬥中,堅守到最後一刻,撞上敵軍戰艦犧牲。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他有理想,有追求,有善心,有正義感。於是在真實的赤子心裡,他以身殉國,卻因他的善舉,成就了另一個生命 陳鵬。

陳鵬,在一個浩劫時代里,在事業和愛情里,他選擇了真心。他聽從內心,保護了自己喜歡的蒙冤的王敏佳,讓另一個選擇了世俗的男同學,用一生去贖錯。在愛情里,他聽從真心,在事業上,他更是竭盡全力。他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奉獻青春,甚至頭髮掉了,頭頂漸禿。

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但他依然,在一個尤其艱難的世道上,選擇美好。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於是,另一個男同學在懺悔里,支邊時犧牲自己救下一對夫妻,才有了新生命 張果果。

張果果,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職場人士,他面臨更多的選擇,利益,金錢,愛心,真實。他在上司的提醒下,自己選擇了幫助四胞胎家庭,獲得了感恩與快樂。

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不是真實。終於,他找到了真實。他也在冰冷的世界裡,找到了溫度,柔和,真心。

歷盡百年的故事被串在一起,它不再是故事,而是時代,是歲月,是人性。

期間,有民國初期的惶惑,有戰爭年代的紛亂,有十年文革的摧殘,有現代社會的迷惘。有世俗的偏見,有父母的苦心,有群氓的愚昧,有利益的陰暗。但更多的,有自我的思考,有理想的追求,有真心的守護,有人性的柔和。

除了四個主人公,我還看到了幾個點。

西南聯大的教授風華絕代,詮釋著民國風骨,堅守著各個領域,宣揚著學者精神,在亂世鑄造精神文化的聖殿。

慈愛端莊的母親,擔憂孩兒性命,苦口婆心,淚光盈盈,不要功名要平凡。

傳統落後的婦女,空守腐朽的婚姻,死抓不放,乃至精神偏激,甚至傷害他人。

愚昧無知的群氓,缺乏自己的思考,受外界思想影響過多, 群體的麻木和空洞,在每一個時代,以不同方式出現,成為時代與社會的頑疾。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們要面對的人生,不知你們是否會有勇氣前來?

看到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他們的念頭來。可如果有機會了解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

我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成了這樣一個世界,時代成了這樣一個時代,社會成了這樣一個社會。有時候,善意和熱情,還會被懷疑為虛假和城府,因為,人們已經不習慣簡單的好意,習慣性認為,好意的背後本該有目的。

無論身處何處,請追尋自我,追逐真心,無問西東。

作者:蔣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