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時刻優秀觀後感及影評合集_《決勝時刻》電影觀後感5篇精選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0日,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上映,三天時間就斬獲了4018萬的票房,為國慶主鏇律電影吹響了“前奏”的號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決勝時刻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決勝時刻觀後感【篇一】

《決勝時刻》這部電影更加凸顯人物的性格,以“不說教”為準則,以情感推動故事發展,力圖展現更生動的偉人形象,更鮮活的歷史故事。雖然是主鏇律電影,但是,欣賞程度非常的高。在人物塑造上,*、*、*等中央領導人的形象被高度還原,除此之外,通過生活化場景,使中央領導人的形象更立體。

《決勝時刻》里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就是任弼時年輕時曾遭受嚴刑拷打,中年時身體特別差。在他48歲病重時,邀請毛主席和朱德等人來他家聽他拉小提琴。他給這些特別聽眾拉了一首《燈塔》,這首曲子,不僅獻給了心中最重要的聽眾,更獻給了生死與共的戰友,也獻給了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這種家國情懷在新時代下更值得發揚光大,作為一名黨員看完《決勝時刻》更加堅定了自己腳下的路。

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地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華“復興夢”由此而來,這是我們的初心,更是我們的使命。有了夢想,就有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習總書記高瞻遠矚,為中國、為中華兒女指明了未來之路。

中國是歷經風雨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是無比堅強的英雄民族。中國數度輝煌,開闢了“絲綢之路”,經歷過唐宋盛世,創出了“四大發明”。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嘆為觀止。中國曾經幾度坎坷,遭受過列強侵略,被侵占過國土,喪失過主權,陷入過迷茫。我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中華民族幾經滄桑,用不屈不撓、英勇無畏的氣概向世界吶喊: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

中國在逐夢路上一路遠航。唐詩宋詞大放異彩,中醫中藥廣為推崇,萬里長城屹立千年……這一個又一個奇蹟都在無聲的證明著——傳承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至今仍然舉世矚目、經久不衰。中國,從未放棄過復興的夢想。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夢想的創造者、踐行者。中華民族有夢,所以,在前行之路上一路走來,從未止步。歷經七十年,中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就,“奧運”舉辦,“神十”升天,“蛟龍”探海,世博開幕……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新姿態。中國,秉持著不懈追求的初心,正以穩健的步伐向“復興夢”邁近。

夢想前方,路在腳下。以家國情懷為特徵的“中國夢”是每個人的夢,既涵蓋了“強國”、“富民”的家國情懷,也涵蓋了個人的奮鬥情懷。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實現了民族夢、家國夢,個人夢想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是全國人民的夢,更是高速人的夢,只有每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夢想,“中國夢”才揮灑得更加絢爛奪目、更加堅實穩健。

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能做的,就是將大大的家國情懷轉化為積極向上的工作動力,積極投身到日常路政工作中,完成好每一項日常巡查,處理好每一次突發情況,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履職盡責、拼搏進取,攜手並肩、同心同德,為高速事業發展增磚添瓦,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一己之力。

決勝時刻觀後感【篇二】

《決勝時刻》讓我明白了,今後要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如今的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有新的機遇,我們黨員要抓住這些機遇,不斷發展,讓國家繁榮富強。要抓住這些機遇,需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學習的力度、韌度和厚度,決定了一個人視野的寬度、思想的深度和事業的高度。因此,只有抓好學習,不斷積累優良經驗,擔負起責任,才能走得遠。我們青年人,特別是青年黨員,要走在時代的前面,做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與奉獻者,讓我們的青春在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中綻放出光彩。“我們要將抓住機遇,凝心聚力,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強不息、勇於超越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我們要將鬥爭精神融入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懈奮鬥中去,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學以致用,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升華,升華中落實到行動,為民族的復興不懈奮鬥!

決勝時刻觀後感【篇三】

之所以選擇觀看電影《決勝時刻》,一來是因為名字,而來與其他主鏇律電影不同,《決勝時刻》講述的是*中央“進京趕考”、渡江戰役、開國大典等我所關心的故事。看完這部電影,感覺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是分不開的。由此,我也想到了當下脫貧攻堅也進入到了決勝時刻。回首70個春秋,70年前,他們為中國揚帆起航,70年後,我們繼續保駕護航!在脫貧攻堅的決勝時刻,要做到以下幾點:

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時刻要堅定目標。脫貧攻堅之路已行進至此,一路上我們的付出,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但我們依然不能鬆懈,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初心不改的前進,特別是在這最後的決勝時刻,更不能有絲毫的懈怠,我們要更比以前工作認真、努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好脫貧攻堅的收尾之路,總結經驗、細心負責,在這最後的時期,決不能出現失誤,我們要昂首挺胸,面對著陽光,穩健地、大踏步地前進。

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時刻要整治問題。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響鼓重槌,面對問題不護短,整治問題不手軟,工作中不能有僥倖心理,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我們要有一個信念,我們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為了廣大貧困百姓能過上小康生活而工作,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切身體會百姓生活的不容易,用自己的努力加上他們的勤奮,為他們改變生活,用自己的力量走好脫貧攻堅這最後一段路。

在脫貧攻堅戰的決勝時刻要轉變作風。脫貧攻堅任務的完成,關鍵在人,特別是乾伍的作風建設,在如今的關鍵時刻,不可以有絲毫懈怠,我們要嚴肅幹部管理,完善相關制度;幹部也要轉變工作作風,對待貧困戶要熱情親和,對待工作要認真負責,保持昂揚的鬥志,旺盛的幹勁,在這最後階段發揮出自己光和熱。

脫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只有認真落實總書記的要求,堅定目標、整治問題、轉變作風,就一定能把脫貧攻堅這份工作完成好。

決勝時刻觀後感【篇四】

電影《決勝時刻》中,16歲小戰士田二橋的形象,與*有著極為密切的情節關聯。據何冀平繼續向《今日影評》介紹,片中經*批示回到家鄉的田二橋,始終與毛主席保持通信,兩人堪稱一對“走心忘年交”,更近似“父子關係”。然而不幸的是,田二橋在渡江戰役中光榮犧牲。何冀平對《今日影評》坦言,好像主席骨肉一般的二橋,是對犧牲於朝鮮戰場的毛岸英烈士的“借情”設計,意在真實展現*為人父的不為人知一面。作為職業編劇的她表示,只有自己筆下的人物為自己所喜愛,他們才有可能被觀眾喜歡。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包括《決勝時刻》在內的一批家國題材優秀影片集中問世。談及親身參與的獻禮影片創作工作,何冀平向《今日影評》深情表示,作為一名電影工作者,自己有責任將這些名留青史的偉大人物活靈活現地寫出,並令他們的形象同時留存在銀幕與觀眾心中。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進。秉持溫故知新態度的何冀平繼續對《今日影評》指出,我們一定要先知道這些歷史,才能知道今後應該怎么走。

決勝時刻觀後感【篇五】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0日,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上映,三天時間就斬獲了4018萬的票房,為國慶主鏇律電影吹響了“前奏”的號角。

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時刻”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偉大進駐北京香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髮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的故事。電影用藝術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出了緊張刺激的一面,談判桌上的精彩辯駁,談判背後的心路歷程,歌頌了時代非凡的大局觀和過人的智慧。《決勝時刻》的監製和導演黃建新,在執導紅色主鏇律電影方面頗有經驗。大家熟悉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這一經典系列電影都出自黃導的手筆,而《決勝時刻》這一部電影顯然要比以往的紅色電影更具有感染力,它既可以呈現偉人的豐功偉績和時代的宏大,也可以展現平易近人的生活方面。以往的主鏇律電影,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說教的成分居多,在展現紅色經典的同時,也同樣讓人感覺到了乏味,而這部電影給我們塑造的更多是偉人平凡的一面。

60億,讓主鏇律電影燃燒起來

說到這一部主鏇律電影,就不得不提於冬這個電影屆叱吒風雲的人物了。作為博納影業的CEO,他憑藉著自己精準的投資眼光和過人的膽識,成功炮製投資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十月圍城》等主鏇律大片,包括獻禮祖國70周年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的《烈火英雄》,都成為了高口碑劇作和時代的爆款。

在本世紀初,因政策的調整,香港和內地在電影方面的資本限制得到了放鬆,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的浪潮隨即而來,和同時代電影人不同,他並沒有將更多的資本和精力放在一些大IP的大片上,而是走出了另外一條具有“於冬”特色的主鏇律之路。

他將自己的眼光瞄準到了市場上的主鏇律大片,在《十月圍城》取得了2.91億,年度第四的好成績之後,於冬在五年的時間先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等幾十部作品,並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紅海行動》播出之際,於冬就大膽預測,這一部電影“一定會逆襲”,結果,《紅海行動》以36億票房成績一躍成為年度總冠軍,影史排行第五。20xx年,博納影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了獻禮中國的”驕傲三部曲“,分別是致敬消防戰士的《烈火英雄》,紀念偉人和祖國榮光時刻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要上映的《中國機長》,從時代偉人到平凡英雄都涵蓋其中,用溫馨有人情味的鏡頭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主鏇律。

在6月的發布會上,一如當年那個熱血奔放的青年,再度放話“中國驕傲三部曲,60億”對於《決勝時刻》,於冬大膽預測,這一部主鏇律電影將超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票房最少8億起步,看的出來,博納對這一部獻禮巨作還是寄予厚望的。於冬能夠說出這樣的預測,並非是對電影市場和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而是對於中國主鏇律電影大片市場化,類型化產業流程的絕對肯定和支持。《烈火英雄》以過硬的口碑和電影題材取得了16.86億的好成績,而這一部作品目前的票房在主鏇律電影中也是嶄露鋒芒;最後一部作品《中國機長》目前的預售已經達到了3197萬,勝利可期,不得不說,今年這三部獻禮劇作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相信,中國的主鏇律電影一定會以更為理性的姿態和廣闊的視角在銀幕上大放光芒,展現國人的生生不息和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