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之少年時代

岳飛從小就參加各種勞動,如牧牛放羊、拾柴剖草、燒火煮飯之類。因自幼嚴酷的勞動鍛練等因素,造就了岳飛驚人的膂力。岳飛非常喜愛武術。岳飛年紀不滿二十歲,已能挽弓三百斤(宋朝一斤約合今1.2市斤),用腰部開弩八石(宋朝一石為92.5斤,約合今110市斤)。按宋朝軍制,“弓射一石五斗”,已算武藝超群,可選充“班直”,當皇帝的近衛。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紀錄也只有三石⑾。可知岳飛的挽弓能力已至登峰造極的境地。

岳飛十幾歲時,曾向“鄉豪”周同學習射箭。周同當眾表演,連發三箭,都射中靶心。岳飛取過弓來,也射了兩箭,居然射破周同的箭筈。周同大驚,立即將兩張心愛的弓贈送岳飛。只花費數日功夫,周同就傳授了岳飛全部射箭的訣竅。經過苦心練習,岳飛能夠左右開弓,百發百中。

後來周同病死,岳飛悲痛不已。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都要到周同墳前弔唁。由於經濟拮据,岳飛甚至典賣了自己的衣服,在墳前酹酒埋肉。岳和發現兒子的衣著突然一件件去向不明,便追問岳飛,甚至笞撻他,而岳飛卻既不埋怨父親,也不說實情。後經岳和暗地裡跟蹤,方才發現了兒子的秘密,轉而稱讚岳飛。

岳飛一家祖祖輩輩扶犁握鋤,不可能有多少文化,宋代的農村,有所謂“冬學”,從十月到十二月,利用農閒,由窮書生教課。課本有《百家姓》、《乾字文》、《雜字》之類,時稱“村書”。農家子弟認識一些字,可能會少受一些官吏、保正、保長、攬戶(以承攬他人賦稅的輸納為業者)和地主的欺詐。農家子弟入學,並不是為入仕當“公卿”。

岳飛可能也在冬學裡念過村書。儘管他對文化知識如饑似渴,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農家子弟一般不可能在文化上得到深造。窮困的岳家無力購置蠟燭之類,在白天辛勤勞作之餘,岳飛經常靠燃燒枯枝敗葉發出的火光,看書識字,以至通宵不寐。他天資聰穎,記憶力強,又有持久不懈的頑強毅力。後來當將帥時,終於有相當的文化水平,“略知書傳”,即懂一些儒家經典,能賦詩,填詞,作文,寫行書,其書法則學蘇軾,“字尚蘇體”。

從上面我們可知少年岳飛具有吃苦耐勞,武藝超群、知恩圖報、聰明好學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