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自述少年時代

毛澤東沒有寫過什麼自述、自傳之類。在其體制下,儘管普通國民很難擁有個人權利和私密性,但高級領導人、特別是領袖人物的家世背景、身體狀況、生活習性等卻都屬於重大機密,公開什麼、何時公開等等都取決於政治需要。人民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6年增訂再版的《毛澤東自述》,是毛幾次接受西方記者的採訪問答,其中最具自傳性質的是1936年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談話。另外,1966年給江青的信和1976年6月就交班問題對華國鋒等人談話,也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毛澤東自述。1、父親童年經驗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一生,可能會因人而異。自20世紀初誕生了心理分析以來,童年經驗被廣泛引入對歷史人物的解釋之中。對於像毛澤東這樣自信自是、個性強悍、思想具有高度連續性的人來說,“自我”的塑造完全可以追溯到他的早期。在回顧童年時,毛主要談了兩種經驗,一是鬥爭,二是怨恨。

在家庭生活中,毛和父親就有過兩次重要的鬥爭:10歲,不願上學又不敢回家,出外流浪了三天。回家後,父親的態度比過去稍微溫和了一些;13歲,父親在客人面前罵毛懶而無用,毛回罵父親並跑到一個池塘邊威脅要跳進水中,父親軟了下來,答應不打毛。毛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公開反抗可以保衛自己的權利,有鬥爭才有勝利,如果只是溫順馴服,父親只會更多地打他。(毛澤東,1996:15—17)據說,毛晚年曾對身邊的人說過:“我小時候,就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噢,你十五歲,我那時才十三歲,就反抗老師,反抗我的父親,我父親可是個嚴厲的人,可我有辦法反抗他。”“小時候,我就有領袖慾。我父親讓我放鴨,我趕著一群鴨子,好神氣噢,看到一群鴨子在我的驅趕下,噗噗下水,我心裡就覺得我是在指揮千軍萬馬呢。”(朱鴻召,XX:221)

家庭中時有鬥爭,社會更是貧富對立嚴重。對毛影響甚深的是19XX年長沙搶米風潮。饑民到撫台衙門請求救濟,遭到拒絕後舉行遊行示威,結果是許多人被殺。這在舊時代並不是新鮮事。

我卻從此把它記在心上。我覺得跟“暴民”在一起的也是像我自己家裡人那樣的普通人,對於他們受到的冤屈,我深感不平。(毛澤東,1996:21)

此後,韶山的一個哥老會員被地主和官府聯合起來殺了;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分發生了糧荒,米商們仍然把米運到城裡去,窮人們開始了“吃大戶”的運動,並沒收了米商的米。

反抗社會不公的青春衝動逐步被毛澤提煉為階級意識和鬥爭哲學。1941年9月13日,毛在延安對婦女生活調查團時說:“記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到考茨基的《階級鬥爭》,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和一個英國人作的《社會主義史》,我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可是這些書上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蔣介石和陳獨秀。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鬥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鬥爭。”(毛澤東,1982:21—22)階級鬥爭確是馬克思主義要義之一,但毛一接觸馬克思主義就認定這四個字且終生不渝,當與其少年經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