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自述少年時代

3、“對女人不感興趣”

毛澤東就是毛澤東,青年時代就和朋友們聚集在“新民學會”中,以為時局是如此危急,求知的需要是如此迫切,所以他們在思想上都很認真,言行都有一個目的,他們不屑於議論瑣事,更沒有時間去談女人或私人的問題。“我對女人不感興趣。”

記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裡去,他對我說起要買些肉,而且當我的面把他的傭人叫來,同傭人談買肉的事,然後吩咐他去買。我感到惱火,以後再也不同這個傢伙見面了。(毛澤東,1996:35)

寫於1923年、列為《毛澤東詩詞》卷首的《賀新郎》一詞的原稿中,也聲稱“我自欲為江海客,更不為呢呢兒女語”。一邊是救國救民的偉業,一邊是買肉買菜的俗務,不但對照鮮明而且難以兼容,毛有理由對他的這位青年感到惱火。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革命家,即使是革命家也不可能永遠不談飲食男女。對於絕大多數人的絕大多數時間來說,言行的主要指向都無疑是飲食男女,他們不能不對女人感興趣,不能不談論買肉之類的俗務。毛個人可以對這些毫無興趣,他的豪情壯心也令人欽佩,但不能期待所有人都對這些毫無興趣,1958年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承認“不能天天搞高潮”(李銳,1999c:459)1965年7月,他在和法國總統特使馬爾羅的談話中也說:“人們不願意一輩子都搞革命。”(馬爾羅,1999)毛後來的一系列極左政策有很多引發因素,青年時代這種慨然以天下自許的英雄氣以及由此煥發出來的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和鋼鐵意志,肯定也催化了追求偉大與顯赫的熱烈信仰,也妨礙了他關注世俗日常和民間人生。

“六億神州盡舜堯”,毛想像所有的肉身凡胎都成為聖人;“人終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意欲使所有芸芸眾生都具有重於泰山的價值。但無論什麼時代什麼社會,所有人都成聖、所有人都重於泰山的願望只能是空想。一定要堅持這種人生理想,結果只能是,普通人沒有能成聖、沒有成為泰山,卻失去了普通人應當享有的那些卑微的卻必不可缺少的生存條件。畢竟,堯舜只有一人,泰山只是一座。

其實,女人並不妨礙倒海翻江的革命偉業,重要的是不能讓對異性的興趣淹沒對革命的熱情。毛14歲時已經在韶山老家娶了比他大4歲的妻子羅氏,19XX年春,在一起生活了三年後,羅氏去世,毛則離家到長沙求學。有人考證,《虞美人•枕上》一詞就是在羅氏去世後不久所作。(彭明道,XX)1918年新民學會期間,毛與一名叫陶毅的女士情誼甚深。據當年在新民學會工作的易禮容說,那首柔情萬種的“揮手從茲去”的《賀新郎》就是贈給陶毅的。(彭明道,XX)1919年12月,毛率湖南驅張代表團赴京,在緊張的鬥爭中,他與楊開慧的愛情也迅速加溫,並終於在次年同居結婚。1929年,遠離楊開慧的毛澤東在忙於建立根據地的同時,與賀子珍也由戰友而夫妻。1938年毛與江青結婚時,全民抗戰的洪流正在展開。

4、教授

毛澤東對知識分子、特別是大知識分子沒有多少好感,常常報之以熱嘲冷諷,起源與原因十分複雜。一般認為,毛對知識分子的理解基於兩個經驗,一是在北京大學當圖書管理員的時受到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冷遇,二是30年代他受到王明等一批留蘇的馬列主義知識分子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