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責任作文素材

◆在生產企業,“十八道檢驗”原來是不包括“瘦肉精”的;在牲豬飼養地,給錢就可以自己尿檢,“三證”兩元就賣,檢疫百元就能通關。試問,如此寬鬆的監管氛圍之下,還有哪個“天真”的養豬戶會在低成本、低風險卻高收益的情況下養老實豬、賣放心肉?

◆這場“瘦肉精危機”給我們最大的心理不安是:雙匯這么一個“大品牌”都敢於公然使用瘦肉精豬肉,那些占據著肉類市場巨大份額的“中品牌”、“小品牌”甚至“無品牌”們,能讓我們放心嗎?雙匯被曝光後,有獸醫專家爆料稱,“使用瘦肉精仍是行業潛規則”。

◆在中國經濟實力日益趕超已開發國家之時,食品安全卻成為公眾心頭永遠的痛,成為國人幸福感提升的阿喀琉斯之踵。

◆維權“治亂模式”,3·15已成消費者節日:今年央視的3?15晚會,雙匯火腿腸、錦湖輪胎、國美電器等企業被曝光存在問題。與往年類似,問題爆出後,企業回應,或致歉、或整頓、或喊冤;相關政府部門表態,或檢測,或罰款。這已經成為3?15的“治亂模式”:在消費者的“節日”到來之前,企業坐立不安人心惶惶,當晚被曝光的企業的聲譽墜入深淵,然後是有關部門出面表態,再之後,可能是運動式的整頓。而風頭過去之後,有些問題依然存在。這樣一個“治亂”路徑之中,消費者、媒體、企業、政府部門之間形成一個鏈條,它的順序是:企業“作惡”消費者“被騙”媒體“曝光”政府“懲處”。

◆XX年“三聚氰胺”事件後,我國對食品安全監管加大了監管力度,並於XX年出台《食品安全法》,然而,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仍頻頻出現,這除了企業主體責任薄弱,企業誠信缺失外,監管方管理滯後也有責任。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社會已經失去了自我淨化、自我成長、自我修復的能力。一個企業的錯誤,沒有成為另一個企業的教訓。一個職能部門的失職,沒有成為另一個職能部門的警鐘。一種針對不講道德不守法度的行為懲處,沒有成為另一種行為的道德法度約束。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文明、文化的思想價值理念,失去導引社會前行的力量了,失去把人從野蠻、愚昧、叢林引向文明、高尚、現代的力量了。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原因分析

(許多社會問題都可從下述四個層面進行分析!)

當人為的災難頻頻發生時,要消除它們就必須追問原因。一切的迴避躲閃,一切的敷衍搪塞,一切的隔靴搔癢,一切的浮皮潦草,一切的揚湯止沸……都不能杜災源,拔禍根。

◆1.體制層面

一是規範不“規”。儘管涉及食品監管的法律法規有幾十部之多,但數量眾多的法律規範並沒有構成一個“從農田到餐桌”的規則系統。

二是執行混亂。包括工商、衛生、海關、公安、質量監督、環保、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9個部門都對食品安全負有監管職責,但不同部門僅負責食品生產鏈條的不同環節。 [根子可能在於有利則猛爭,無利則冷漠,有責則躲避。]

三是忽視常態。在執法手段上,過分依賴非常規化的“運動式執法”,缺乏日常化的、可持續的執法技術,造成食品安全執法過程中出現“食品安全事件泛濫——打擊——問題緩解——再度泛濫——再打擊”的輪迴。[何時能徹底消除“運動情結”,回歸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