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86)

1、螞蟻案件

芝加哥郊外小城有對華裔夫婦,吉屋出售脫手的那一天,終於如釋重負,長噓了一口氣。老婆說:“買房賣屋、買車賣車,折騰久了真折壽啊!”老公一邊伸腰捶背,一邊點頭稱是。

可是現在,這對華裔夫婦居然被傳訊到民事法庭,成了“賣房有欺”的被告。而且萬萬沒有想到,這樁案子竟是由幾隻螞蟻引起的。

依照美國規矩,他們請了個律師。不料自己的律師和對方的律師聯繫了以後,嚴肅地說:“這個問題還不簡單呢,因為你們在簽約時已經聲明,沒有隱瞞任何問題,現在他們發現,廚房和客廳里有許多螞蟻。它們不是一腳碾死就完事的小螞蟻。據說螞蟻數量不少,個頭也不小。新房主有過敏病,他們再去賣房買房,時間金錢都經受不起,他們因此提出索取賠償金10萬美元。”

夫婦倆聽了“10萬美元”這個數字,一陣驚呼,險些背過氣去。他們的房子,總價值不過10幾萬美元,賣房時他們還有一半的房債沒有付清。這場官司若是輸了,他們就要傾家蕩產。

後來聽說,他們雖然沒有傾家蕩產,但是法庭前後一共花去3萬多美元,其中一萬多是律師費,兩萬多是賠償費。而那等待宣判的煎熬,以及隨之而來的懊悔感嘆,更不知道讓他們損失了多少元氣,日後且要花費一番加以調養呢。

所以事後夫婦倆只要聽說有華人朋友要賣房子,就立即勸告:千萬不要隱瞞什麼啊!可不能為了占小便宜而吃大虧。美國的法律和律師,我們絕對惹不起。

不僅是房子這件事情,夫婦倆從今以後對各種可能和警察、法律扯上的事物都特別小心。每年報稅的時候,每筆賬目都仔細核算了,相關的發票、證據分門別類地放進有標籤的口袋,再鎖進保險柜。而且他們變得耳聰目明起來,什麼地方可以停車多久,哪個路口黃燈特別短暫,晚上11點以後電視、收音機能夠開多大的音量,他們都了如指掌。深更半夜馬路上沒有一個人影,他們的車子開過路口停止牌的時候,也老老實實地停足了時間。

區區螞蟻們渾然不知,它們從此造就了兩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2、人是最笨的

1924年,就在滑稽大師馬可尼讓那不勒斯城的人笑破肚皮的時候,讓·肯特診所里走來一位病人。他說:“大夫,我心裡憂傷極了。多年來,我不願見人,吃飯也沒胃口,每晚入睡都要靠鎮靜藥。我懷疑我患了自閉症或什麼心理疾病。”

讓·肯特大夫聽了來者的敘述,說:“自從馬可尼來這兒演出,我這兒已經3天沒有病人光顧了。我想,他們肯定是被馬可尼逗得忘了病痛。現在馬可尼還沒有走,我建議您去看看他的演出,也許他會使您快樂起來。”

來者臉上掠過一絲無奈,望著讓·肯特說:“大夫,我就是馬可尼。”

馬可尼是19世紀20年代奧地利最負盛名的喜劇表演大師;讓·肯特是義大利著名的心理醫生。據說,這次會面,對兩人的觸動都很大,讓·肯特關閉診所去了法國,馬可尼回國後就淡出了舞台。

1957年,義大利一個康復旅行團在醫生的帶領下去奧地利旅行,在參觀一座私人城堡時,主人親自出來接待。他雖84歲高齡,但精神矍鑠,風趣幽默。他說:“人是最笨的動物。各位客人來到這兒,如果打算向我學習,那就錯了,應該向我家裡的其他成員學習。我的狗巴迪不管遭受過如何慘痛的欺凌和虐待,都會很快把痛苦拋在腦後,熱烈地享受眼前的生活,細嚼找到的每一根骨頭。我的貓賴斯從不為任何事發愁,它如果感到焦慮不安,即使是最輕微的情緒緊張,也會去睡一覺,讓焦慮消失。我的鳥兒莫莉最懂得忙裡偷閒,享受生命,即使樹叢里有吃不完的東西,它也會經常停下來,站在枝頭唱一會兒。各位朋友,你們這次不虛此行。不過我要警告那位帶隊的老傢伙,不要再勸他的病人去看馬可尼的演出。

1963年,馬可尼去世,年已8旬的讓·肯特醫生寫了一篇文章——《懷念我的朋友馬可尼》。在文章中,他回顧他們40年的友誼,並說沒有馬可尼1924年的那次造訪,他作為心理學家一定還錯誤地認為:在生活中,人是最聰明的動物。

3、財富寓言

有一年,一群意氣風發的天之驕子從美國哈佛大學畢業了,他們即將開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們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在臨出校門前,哈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27%的人,沒有目標;

60%的人,目標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

以後的25年,他們穿越玉米地。25年後,哈佛再次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結果又是這樣的:

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地實現,成為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60%的人,他們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都沒有什麼特別成績,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剩下27%的人,他們的生活沒有目標,過得很不如意,並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會、抱怨這個“不肯給他們機會”的世界。

其實,他們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25年前,他們中的一些人知道為什麼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則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4、成功的念頭

1904年,在聖路易博覽會上,一個男子租了個攤位賣熱雞蛋餅,他一直用紙盤子盛雞蛋餅。一天,他的紙盤子用完了,由於怕影響自己的生意,又沒人肯把紙盤子賣給他,他只好把雞蛋餅直接賣給顧客。結果,雞蛋餅里的三種配料都流到顧客的袖子上了。無奈之下,他只好改賣冰淇淋,以折扣的價格從鄰近攤位購進冰淇淋,然後轉賣出去。然而,他的腦子卻在思考著如何處理那些剩下的雞蛋餅原料。突然,一個念頭閃現在他的腦海。第二天,他做了1000張雞蛋餅,並用一塊鐵片把它們壓扁,然後把這些餅片捲成圓錐狀,裡面填上冰淇淋,那天中午之前,他把這1000張裝冰淇淋的雞蛋餅賣完了。

後來,他專門從事“冰淇淋甜筒”的製作,成為一名富商。

每個人都可能碰上過諸如紙盤子賣完之類的事情。一般人只是屈服於事情的逆轉,而這位雞蛋餅攤主並不是這樣,他的腦子裡總是轉動著在挫折面前如何讓自己成功的念頭,念頭產生之後,立即付諸行動。

正是這種呵護並用心經營自己念頭的精神,使他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念頭有時候就是創意。

有了念頭並敢於迎接失敗的人,最終超越了失敗;而把念頭束之高閣不想失敗的人,最後卻走向了失敗——一事無成。

5、釋放透視出的文化差異

在國曾經教老外中文課,講到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個學生舉手發問:為什麼哥哥和弟弟,奶奶和外婆一定要分這么清楚?

的確也是,美國人提到兄弟姐妹,就是說我brother如何,我sister如何,除非特別說明是大哥還是妹妹的時候。而且叫哥哥姐姐也都可以直呼其名。至於爸爸的媽還是媽媽的媽,一律都說我grandma如何如何,叫堂兄妹表兄妹都只一個cousin,讓他記奶奶姥姥堂表之類,觀念上一時還真轉不過來。

所有這些,轉換到英文,就整個一個“迷失翻譯中”,因為好多詞沒有。姐弟戀怎么譯?翻譯不好人家還以為我在說什麼亂倫關係呢!管梅艷芳叫AuntieMay是因為熱愛?還有為什麼這么多人都是“老師”?美國人只在學校里管老師叫老師,或者如果一個人的職業是教授就叫某某教授,其餘時間沒事不互相叫老師,有距離一點的按名稱稱呼,這先生那小姐某女士等等,近乎了就都是直呼其名。

也許中國人的稱呼里透著我們文化的人情味,透著一份親情,不過這東西沒法轉譯,一轉譯就笑話百出了。比如在中文電視劇上看播音員談美國匯率問題時提到格林斯潘,可是播音員不說格林斯潘先生,而說“格老”。格老是誰?美國人又不懂了。播音員當然是出於尊敬,可是翻成英文可就變成人身攻擊了,他老不老跟他是聯儲主席又有什麼關係?

因為中國人對長幼有序的意識根深蒂固,所以年齡問題永遠是個情結。美國乾什麼工作都是論能力,年齡根本不用寫在履歷上。美國的新聞主播年齡都不小,究其原因,因為新聞強調信任,一旦主播在觀眾中確立了信任度,電視台不願隨便換人。

6、原來可以這樣看

一次我去看一個外國藝術團的演出,旁邊的一個老人是個盲人。一個盲人也能看演出?正疑惑的時候,盲老人“看”了我一眼,說話了:“姑娘,你能給我講講你看到的舞台上的東西嗎?”

音樂響起來了,老人說:“這音樂真好聽,樂師是什麼樣的?”我一看,樂師果然在舞台一側,而我此前一直沒有注意到他們,我告訴老人:“他們盤腿坐在那裡,穿寬鬆的白棉布襯衫和寬鬆的黑褲,扎鮮紅的腰帶,三個年輕人,一個中年人,一個老年人,有一個人在敲打小鼓,另一個人在彈一個木製的弦樂器,其餘三個人用弓拉奏一種大提琴形的小樂器。”

他微笑了,“這些小樂器是用什麼造的?”我細看了一下說:“木頭……不過,球形的共鳴箱是用整個椰子殼做的。”我心裡也不禁對這種樂器感到好奇,我怎么一直沒有注意呢?

就這樣,在整個表演期間,我一邊觀看,一邊為老人描述我所看到的場景,我描述得越多,他越頻繁地點頭,而我發現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舞台設計、布景的顏色,舞蹈演員們配合音樂飄揚的黑色長髮,樂師全神貫注演奏時的表情和動作,甚至報幕員那嘴角的淺笑。

演出結束了,老人起身,握著我的手對我說,“你讓我看到了一場真正的演出,謝謝你。”

老人走了,我還站在大廳里。其實,說感謝的應該是我。今晚,是這位盲老人幫助我,讓我看到了以前視而不見、未曾擊節讚賞的美好事物。

7、先改變自己

一客人在機場坐上一輛計程車,這輛車地板上鋪了羊毛地毯,地毯邊上綴著鮮艷的花邊;玻璃隔板上鑲著名畫的複製品,車窗一塵不染。客人驚訝地對司機說:“從沒搭過這樣漂亮的計程車。”“謝謝你的誇獎。”司機笑著回答。

“你是怎么想到裝飾你的計程車的?”客人問道。“車不是我的,”他說,“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來在公司做清潔工人,每輛計程車晚上回來時都像垃圾堆。地板上儘是菸蒂和垃圾,座位或車門把手甚至有花生醬、口香糖之類粘粘的東西。我當時想,如果有一輛保持清潔的車給乘客坐,乘客也許會多為別人著想一點。”

“領到計程車牌照後,我就按自己的想法把車收拾成了這樣。每位乘客下車後,我都要察看一下,一定替下一位乘客把車準備得十分整潔。我的計程車回公司時仍然一塵不染。”

改變別人是事倍功半,改變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他人倒不如更多地反躬自問。你用心珍惜,他人自然會有所感受。當我們不再將眼睛盯著別人,回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將塵埃打掃乾淨,你會發現自己愉快了,別人也會跟著愉快了。

8、換一種“守”法

父親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種上了一片橘樹,後來,橘樹上綴滿了青青的果子,父親給這一片橘林紮上了一圈籬笆。可是隨著果子一天一天地長大,引來了四鄰的小朋友饞饞的目光,於是那一圈籬笆不是今天東邊鑽了一個洞,就是明天西頭缺了一個口兒,青青的橘子一天一天地被蠶食,脆嫩的椏枝也被孩子們“五馬分屍”。無奈,父親只好一天到晚巡邏。可孩子們依然能瞅機會潛入園中。最讓老爺子氣得翹鬍子的是,孩子們“偷”橘子的目的似乎不是為了吃,只是為了玩,因為四下里散落的青橘子上牙痕印都沒有。我對父親說,有一個辦法能保住您這一園橘子。您把籬笆拆了。

父親半信半疑地聽從了我的建議。當天下午我在橘園旁立上一塊木牌,寫上:親愛的孩子們,橘子紅了的時候,請你們放開肚皮吃。中秋節時,父親打電話來說,橘子豐收了,效益不錯。

選擇棄守比固守的效果好得多!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俯拾皆是,有些人總認為砌上一堵圍牆,紮上一圈籬笆,或者製造一種輿論,甚至颳起一陣鏇風,就能守住一片田地,維持一種權威,祛除種種積弊,那只能是一種良好的願望而已!

9、英國人法制觀念

英國石油公司要鋪設一條新的天然氣地下輸送管線。當最合理的設計方案完成時,公司發現他們遇到了麻煩:管線的一段要通過一個老太太私人地產的地下。雖然管線是從約十米深處通過,但老太太堅決不同意公司的要求。

公司無法強行通過,因為保護私人財產是英國的法律,老太太有權保護她的地產不受侵犯。於是公司投書報界,力陳改道施工的耗費,將大大超過原來的預算,作為國營企業,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納稅人的血汗,希望新聞界能通過輿論說服老太太。

此事是幾年前英國報紙上的一則訊息,也成了我國在英留學生茶餘飯後的談資。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學生,幾乎毫無例外地站在公司一邊,老太太的“小我”應該服從“大我”,服從國家利益。更何況,石油公司保證,施工之後,地面上的一切將恢復原狀,並付給老太太一筆補償費,實屬仁至義盡。出人意料,英美學生大多指責石油公司,認為登報是多此一舉,老太太不同意就說明了一切。事後交談時,我們了解了他們的想法。

他們認為,與法律的嚴肅性相比,任何所謂的國家利益都是小事。法律賦予老太太的權利,她完全有權行使。即使法律確有問題,也只能通過立法程式進行修改,例如,地下十米處到底屬不屬“私人財產”,是否可以侵犯,均是嚴肅的法律問題。

“法”無靈活性可言,蔑視法律的神聖權威將是國家的最大災難。

這一事件的結果是:英國公眾沒有因需多花錢而支持石油公司;國家司法機構也沒有出面干預老太太的固執己見。有人提出了十米深處的財產權問題,但石油公司因等不及“重新立法”而先行改道施工。

10、美國人教子法則

●歸屬法則: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希望法則:即永遠要讓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斗強。

●管理法則:就是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聲言法則:指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榜樣法則: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是巨大的。

●求同存異法則: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後果法則:就是要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結構法則:教會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碼法則: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四W法則:父母在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是跟誰在一起,在什麼地方,在乾什麼以及什麼時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