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能力提高二十四講(二)

轉文: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二)—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牎灸芰解說】

牐牎骯鄣憔哂釁舴⒆饔謾敝饕指觀點要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就是說,或觀點新穎獨到,使人看後豁然開朗;或觀點較為辯證,使人讀後加深了對某個問題認識的深度;或觀點雖不全面,但使人讀後派生出對某個問題其他側面的思考,拓展了對這個問題認識的廣度;或觀點引發了人們的聯想,從而豐富了這一觀點的內涵,等等。總之,不是讀完就了事,而是言雖盡而意無窮,讓人讀後有回味的餘地。

牐牎靜唄越舛痢

牐1.觀點要能闡發自己的獨特理解。所謂“獨特”,就是要使文章的觀點另闢蹊徑,別開生面。所以,要想“觀點具有啟發作用”,必須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寫那些陳詞濫調,避免空談泛論。

牐2.觀點要能引起讀者的關注和共鳴。要想“觀點具有啟發作用”,前提是所論述的觀點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如果讀者對某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毫無興趣,那是無論如何不會產生“啟發作用”的。怎樣引起讀者的關注呢?這就要求所論述的問題必須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和現實性,甚至可以說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聯考寫作,必須迅速把作文試題的話題或命題,與反映和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聯繫起來。不論面對什麼題目,都要首先想一想,為什麼當今會提出這個問題?我的文章要反映或解決當前存在的什麼問題?這樣,人們才會關心它,才會研究它,才有獲得啟發的前提。

牐3.觀點要能夠把一般認識提升到新層次。同樣一個道理,大家都能講出一些道理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到“觀點具有啟發作用”,就要鞭辟入裡,入木三分,抓住問題的癥結,把問題說到點子上,抓住事物之間最關鍵最本質的聯繫。要做到這一點,就要用正確的方法論看問題,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

牐4.觀點要能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傳統的思維模式嚴重地禁錮著我們的思想,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考生很難迸發出思想的火花,這與當今弘揚的創新精神是背道而馳的。考生只有徹底打破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才能激發起自己的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多極思維、立體思維;也只有這樣,在我們的文章中才能闡發出全新的、發人深思的觀點。如“弄斧必到班門”“名師未必出高徒”“酒香也怕巷子深”“開卷未必有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這一組全新的觀點,帶給人的是一種時代精神的弘揚。

牐5.觀點要能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世界上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如果能夠弄清一個事物產生的遼遠而廣闊的背景,那么就不難摸清這一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若能理清與之聯繫著的事物,則透視這個事物也不會是什麼難事了。《淮南子?說山訓》中說:“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它告訴我們從與事物密切相關的某些細微跡象中,可預知事物的發展趨向和變化。對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的正確估計,往往反映著一個人思維的睿智。

牐牎糾文解析】

牐牷疤猓鶴折(XX年北京聯考作文題)

牐犠 折

牐犐活正處於窘境的人往往更加渴望人生的轉折,這可以讓他們的生活以最快捷的方式發生飛躍。

牐牽茨潛唚歉穌在買彩票的男人,穿著和長相,都再普通不過,單位發的尼龍布口袋放在腳邊,裡面是今晚要吃的菜。男人又一次選了那組號碼:自己的生日加妻子的生日加兒子的生日。我把鏡頭再次推向他:“先生,您中了嗎?”男子擦了擦汗訕訕地說:“下次吧,下次一定會中。”我指了指手中的攝影機:“說好了,今天去您家做個訪談,您看……”“喔!好好好,來吧。”男人撿起兜子招呼我一起走。

牐犇腥慫擔骸澳悴荒芾斫猓我需要一次轉折,一次人生的轉折!”他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鍋鏟,一滴油濺到我的胳膊上,很燙,像男人眼中對未來殷切的希望。我說:“您以前為什麼不期待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呢?”“以前……”男人把菜都盛在白瓷盤裡,“喔,那時候太傻,總以為日復一日地乾好工作就總會有起色,可是……哎!”

牐犂吹較列〉奈堇錚男人的妻子——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女人,坐在小凳子上,一言不發,她始終是一言不發的,以前她可不是這樣一個女人,她有著正常家庭主婦的聒噪和八卦,直到有一天,她那“同一戰壕”里的“苦難姐妹”忽然中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錢,從此便逃離了這個裡弄,開始了新的生活,女人那天瘋了一樣的像男人那樣重複著那個“姐妹”的話;“人生是需要轉折的!不然就像咱們一樣,苦熬一輩子都未必能出頭呢!”然後,女人忽然沉默了,據說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叫作失語症。

牐牎按喲宋揖塗始買彩票,我和這個家也的確需要一個轉折來過更好的生活。”男人說。

牐犖野丫低范ǜ裨諛腥說乃眼,問道:“買彩票等於您生活的轉折?”

牐牼低防鐧氖且恢趾薌岫ǖ也很盲目的眼神,我又問:“您只是想讓這個家越過越好,一直以來都沒有變過?”“沒有啊!”男人說道。“那么,在您不知道有轉折這么回事兒的時候,您……”我問。鏡頭裡的眼神一下子很激動:“不知道的時候,我不是說了嗎!整天傻乾,工作工作工作!就是為了能讓生活有起色啊!啥!可這個頂屁用!沒有轉折,這一切都頂個屁用!”

牐犖抑匭碌髁艘幌戮低罰問道:“您所謂的轉折,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是如何來的?”

牐犇腥慫檔潰骸白折就是那個能讓我們家一下子好起來,過上富裕生活的東西,它是怎么來的?呃……彩票……你說呢?”

牐牼低防鐧哪腥說納磧安岳隙無助,我問:“轉折難道是我帶來的?”男人眼神空洞,囁嚅著什麼,旁邊是他那很沉默很沉默的妻子。我只有起身告辭,忽然門開了,一個男孩跑了進來,看到男人和女人,解嘲地笑了笑:“又犯病了。”既而轉向我:“我都聽見了,量變到了質變,沒有量的積累就談不上轉折,他們竟然不懂!”

牐犖易吡耍攝影機里最後閃現的鏡頭是男孩無奈的臉龐,沒想到竟以高中政治書上的話結束了這次訪談。

牐牬恿勘淶街時洌男人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他生命中的一次轉折,只不過,與他期望的恰恰相反,沉迷於運氣帶來的轉折,他已經由車間技術人員變成了下崗工人。

牐牫曬和失敗或許只是一種來自外界的判斷,而一個人經歷的真正轉折卻是他對原有信念的背叛,對自己控制命運決心的背叛。

牐牻饢觶河捎判愕募脊ぁⅠ噪的主婦到無業的遊民、失語的患者,由攝影機里的音容到政治書上的話語,由尼龍布的口袋到鍋鏟上希望的油花,大時代的潮流,小人物的悲歡;成年人的木訥,小孩子的純真;幸福的神話,賭博的人生,這些共同演繹出“成功和失敗或許只是一種來自外界的判斷,而一個人經歷的真正轉折卻是他對原有信念的背叛,對自己控制命運決心的背叛”的中心,這一觀點具有新穎性和啟發意義。

牐牎廄肽閌允浴

牐犜畝料旅嫻牟牧希根據要求作文。

牐犌鍰歟葡萄熟了,高高的葡萄架下來了一隻只饞嘴的狐狸。第一隻狐狸在葡萄架下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重重地摔在地上,但它堅信“堅持就是勝利”,最終因體力衰竭而死。第二隻狐狸具有林黛玉式的憂鬱氣質,它在一次次的失敗後找到一根藤條在葡萄架下自殺了。第三隻是一隻生性急躁的“張飛狐”,失敗的恥辱讓它怒火中燒繼而破口大罵,結果這隻罵街的狐狸被農民一鋤頭打死了。第四隻狐狸是有名的樂天派,幾次無功而返後,它咽下幾口唾沫,自語道:“這一定是‘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酸葡萄。”於是它又唱著“雞呀羊呀都到哪裡去呀”的小曲走遠了。第五隻是一隻精神脆弱的狐狸,幾次失敗使它的精神徹底分裂了,從此人們常可以見到一隻蓬頭垢面的狐狸,口中念念有詞:“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牐犜諶松中有誰會不遭遇挫折和失敗?這個故事會引發你想些什麼呢?請就“面對失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牐燵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牐犔崾荊赫庠蠆牧細我們的啟示是:在生活中要有切合實際的目標,目標太高只能給自己的人生平添遺憾。為此立意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立意:①目標的確定要從自身的條件出發。②在生活中要善於調整自己的人生航向,根據自己的優勢,努力實現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③生活中要學會放棄,要敢於放棄。放棄不合適的目標,不是怯弱的表現,而是理智的抉擇。④失敗是人生中在所難免的。面對失敗,要懷著一顆平常心。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三)—材料豐富

【能力解說】 

材料豐富,是指內容豐富,是在基礎等級“內容充實”基礎上的更高一層的評價標準。聯考作文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內容單薄,內容單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時缺少甚至沒有積累。這個積累應當包括閱讀積累、生活積累、審美積累等多個方面。平時積累多,考場上自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聯考作文內容往往會呈現一種“豐富”的狀態。 

【策略解讀】 

1.要確立正確的寫作觀。中學階段的寫作往往是被動的過程,同學們必須按照一定的指令,在一個固定的範圍內思考問題、感受生活,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同學們思想感情的自由發揮。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聯考題不可能等你來了真情實感才給你出,並且出的題目正好符合你此時此地的真情實感。所以,同學們應該學會在特定的情境下,調動自己的思想與感情。我們寫文章時也可以這樣:我們平時忙於學習,很少有時間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回憶親情,感受友誼,借作文之機,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認真地想一想那些讓我們感動、讓我們覺醒的生活片斷,這本身就是提高我們生命質量的一個過程,我們要珍惜這一次一次的寫作機會。 

2.要重視平時的積累。聯考作文儘管範圍很廣,但從大處來說,無非是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自己與自然等幾方面話題,如果在乎時閱讀時就這些方面多思考,積累一些有用的材料,考場上就不愁沒有東西寫了。平時可以分門別類地收集、整理、歸納知識材料,構築自己的知識倉庫。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加以積累,即“我與自我”、“我與他人”、“我與教育”、“我與哲學”、“我與歷史”、“我與自然”、“我與社會”、“我與宇宙”等。 

3.要學會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最簡單的,可以先從正面,再從反面;或先說必要性,再說可行性,最後說效果;還可以從結構、功能、過程的角度分層思考;還可以從個人、集體、社會這樣的分層角度思考。平時要練習自己多進行相似聯想、相關聯想、對比聯想的練習,擴展自己的思考問題的角度。比如關於“快樂”的話題,如果從多個角度思考,“快樂”的原因是很多的。戰勝自己是不是快樂?擁有平靜安寧的心境是不是快樂?坦然地面對苦難是不是快樂?坦然地面對榮譽是不是快樂?……如果能多想幾個角度,再從這些思考中總結出一些共性的東西,這個文章的內容就非常豐富。 

4.要學會恰當的使用材料。①採用不同分類標準選擇論據。通常說的論據有兩類,一是事實,一是道理。如果為了達到豐富就堆砌材料,會導致行文拖沓,臃腫不堪。要避免這個毛病,要注意分類標準。時間上從古到今,或由今到古;地域上從中到外,或從外到中;偉人如何說,科學家如何論,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論據有哪些,反面論據是什麼。這樣一排列,行文有序,論據分別從不同角度證明論點,材料不是非常豐富嗎?②採用點面組合方式交代材料。論據材料要豐富,涵蓋面要寬,又不能羅列怎么辦?點面組合方式是通常採用的最佳方案。點上詳細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來說是由“點”到“面”。作“點”的論據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擴充了論據的容量,濃縮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將面上的一系列材料用一個排比句表達,那效果會更好。③採用假設方法補充所需材料。有時會碰上這種情況,在闡述事理過程中一時難以找到恰當的論據,這時藉助假設方式可以信手拈來。有了正面事例,藉助假設可以找到反面事實;只有現在的事例,藉助假設方式可以推知未來可能產生的事實。假設的空間不受任何限制,這樣補充所需的材料,不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嗎?④儘量選擇一些新鮮、生動的論據,這些新鮮的論據也不一定非得從電視新聞里找,也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只要沒有被別人大量地重複過,給人的感覺都是新鮮的。 

【例文解析】 

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滄桑看雲 

看雲,就是解讀生活。看那流雲飄忽不定,蒼穹底下立著小小的人影,每個人都在看雲,每個人都在經歷看得見摸不著的生活。 

不同的人,看雲看出不同的形狀色彩;不同的人,對生活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答案。答案千姿百態,人對生活的追求不一,於是生活便因為答案的豐富而多姿多彩了! 

生活,一個多大的概念?縱穿古今,橫越中外。總之,它無處不在無所不包。 

花木蘭的人生字典有孝勇二字,這便是她對生活的答案,於是身披戰袍的她終於演繹了一首感古動今的千古絕唱! 

古今中外,那難以計數永臥沙場的將士,與敵人殊死搏鬥不言退縮,因為他們對生活的答案就是:是軍人,就要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生活便因此抹上了濃重的豪情壯志。 

四百年前羅馬鮮花廣場上被熊熊烈火燒死的那個不屈的靈魂,畢生信守的人生答案便是堅持真理,幾百年後的世人在仰望真理的同時,生活里又有了關於真理的動人色彩。 

不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在仕途不如人意的迷惘中,從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新的答案,於是在廣闊山水中揮灑不羈情懷,揮毫成就一篇篇傳世文章。 

人民的好總理周恩來的一生就是為人民服務的閃光歷程,這也是他對生活惟一的答案,所以當他的骨灰撒向滾滾浪濤時,億萬人民痛哭失聲,永遠銘記這一偉大靈魂。 

唐太宗的目光深遠地看到了回紇的牙帳、吐蕃的城堡,他明白,統治的穩定首先要有民族的和睦:他的答案不同於成吉思汗的繼任者們。於是,皇城的大門打開了,迎來了高原的氣息、蒼山的風、洱海的浪、東北的大風雪。於是,這個封建君主的人生便以獨特的姿態立於歷史祠堂中。 

不同的歷史人物作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演繹出的是一部豐富的歷史。而生活的豐富與美好,還在於有差別的創造,當然,它也源於對事物不同的答案。一畝快要豐收的麥子,農人看到的是飽滿的麥粒,梵谷看到的是生命的激情,詩人看到的是色彩與海浪的組合……於是社會的物質大廈與精神大廈便拔地而起,生活便豐富堅實。 

朋友,走過歷史的煙雲,你對生活有什麼答案?你將如何面對現實?你將以什麼姿態去面對未來生活的挑戰?別忘了,我們正年輕,“看雲”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尋找一個理性的答案,讓我們追,讓我們飛。生活要我們去創造,美好的未來是我們自己的! 

解析:這是一篇才情橫溢的散文。考生縱穿歷史,說解古今。通過自己獨到、理性的目光,對不同歷史人物的人生選擇進行分析,從而傳達出對主題的理解。文章中選用的材料相當豐富,看得出考生平時就是—個有心人,非常善於將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從而賦予了文章一種厚重的歷史感。文章的語言相當流暢,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富於深意的句子。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波蘭女孩多明尼卡?芭蘭,一名哈佛大學的學生,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獨自由伊斯坦堡經烏茲別克和哈薩克,向東,穿越天山、黃土高原和沙漠來到北京,再經深圳、香港轉往台灣。 

她能在夜幕中一個人騎車進入沙漠,到達陽關;她能挨著饑渴爬上司馬台長城的最高點;她能忍著病痛玩遍紫禁城;她甚至能尋找到天山盡頭的小教堂去住宿…… 

你是怎樣認識多明尼卡?芭蘭這一舉動的?它引發你聯想到些什麼?請就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提示: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況下,獨自一人走過中國,試想,我們的學生敢做類似的事嗎?本題相對適宜於寫成議論文,作文時可由讚嘆多明尼卡不同凡響的探索精神起筆,進而聯繫個人行為背後的鼓勵探索、創新的教育思想,展開有力的對比論證,剖析中國當前教育中存在的某些弊端。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四)—形象豐滿

【能力解說】 

形象豐滿,主要是就記敘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說等)而言的。形象豐滿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語言、行動等描寫比較齊全,人物豐滿生動;或是敘事具體完整,情節曲折有致;或是細節描寫細緻逼真,有點有面。這樣寫人就會有血有肉,有個性特點,有複雜的思想感情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狀物就會栩栩如生,有層次感,有立體感,有豐富的內涵。 

【策略解讀】 

一人一物一場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豐滿主要對人物而言,要能使人物從紙上站起來,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讀者把文中的人物當作實有的人來看待,從而引起讀者的浮想、遐思,愛憎分明。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刻畫出人物的個性特點,展現人物複雜的思想感情、豐富的精神世界,寫出人物的複雜性,活潑地表現作品中的人物。 

考生作文過程中常常存在三大問題。一是以貼標籤的形式進行議論抒情而不是讓寫作對象自己來說話;二是以敘事代替描寫,往往流於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個影子,不能給讀者具體、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個特點來寫,但沒能把握主要特徵,往往過於單一、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寫對象的變化和複雜性,不能給讀者留下深切的感受。 

1.以形傳神,形神兼備。要讓形象豐滿必須把握形象的特徵以及作者通過這一形象來傳達什麼思想感受。以形傳神是連結“形”和“神”的橋樑,人物形象的豐滿自然也離不開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關鍵在於形神兼備。 

2.儘可能多描寫少敘述。無論是考場作文還是平時習作,不少同學總習慣以敘述代描寫,以說明代描寫,像一個講解員,乾巴巴地介紹人物,說明形象。這樣的作文,形象自然乏味。如果換一種方式,表述同一事實,介紹同一對象,描寫同敘述相比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我們儘可能採用描寫手法,寫好幾件事,人物形象就會站起來。同樣,用描寫手法介紹一個物體,賦予物體人的情態,物體一定會活靈活現。例如,“一片樹葉從枝頭落下”,是敘述語,而“一片樹葉繞樹三匝,一步三回頭,在樹根腳下找到歸宿”,則是描寫抒情語,這就很有形象感,很有韻味。 

特別要重視神情動作與個性化語言的描寫。要讓形象本身來說話。演員演戲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是演員具體入微的神情動作和個性化的語言,而不是讓演員站在幕後,只憑導演向觀眾介紹劇情;要想使文章形象豐滿就必須讓文章的形象本身說話,不能僅憑在行文時貼標籤,“這是一位熱情的人”,“那是一個冷漠的人”。這樣的文章根本談不上“形象豐滿”。同時描寫人物的行為動作時,要有一定的選擇,決不是全盤記錄,要選擇最有意義的行動,既有思想性又能顯示性格的行動,還能最有效的反映出人物性格的行動,這才最好。 

3.全方位表現描寫對象。人物形象是否豐滿,與我們的表現角度有很大關係。如果我們全方位思考,那么就有這樣一些角度可以選擇:人物的語言有什麼特點?人物的外貌有什麼特徵?人物的動作在哪些方面與眾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在什麼地方?別人是如何看這個人的?如果能落實這些點,人物形象就會豐滿起來。如果是狀物,抓住了物體的特點,多角度感受,這物體就有了質感。 

4.編故事串連幾個細節。作文有故事情節,有精彩細節,人物就活了起來,形象就有立體感。近年來,那些獲得滿分的考場記敘文在此都有突出的表現。編織情節可採取誤會法、巧合法、變形法等。細節描寫有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等。我們為何不試一試?即使是狀物,也可採取擬人化方式,編織情節,描寫細節,產生文學效果。 

方法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我們可以在寫作過程中深入感受、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豐富。 

【例文解析】 

話題:心靈的選擇(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選擇生命的色彩 

生命本沒有色彩,但你的心靈會賦予它色彩。你的生命之色是什麼?用心靈去細細選擇,或絢爛,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 

紅 

岳飛選擇了紅色,不是鮮艷的紅,而是濃重帶一絲悲涼,但他的心靈是艷紅的,一生不變。當年的湯陰少年,一桿紅纓,掃遍南北,歷經三十功名塵與土的磨難,那紅一絲沒變。他用自己的生命灑下滿江的紅色,濃重的紅。也曾在夢中直搗黃龍與君痛飲,醒來卻是十二道金牌的班師令。無奈地離去,只留下夕陽晚霞映紅天邊,悲壯蒼涼。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白 

不知屈原死時是否一身白衣。我想是吧,白是他的顏色。在那個斑駁陸離的時代,他是那樣的清高。披髮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飄飄遊於江畔。舉世皆濁,而你獨清,“終不能變心而從俗”。你是時代的先行者,看透政治黑暗,寧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是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於是不甘與之俱黑的你選擇了死亡,汨羅江的清流收納了你,於是那白衣隨著你高潔的靈魂徜徉在江上、天上。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青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沒有藍的張揚卻比藍更空靈更憂鬱,也更無奈。喔,是你嗎?青蓮居士?他們說你是最偉大的浪漫詩人,擁有無數妙怪的思想,奇特的行為。但我卻看到了“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你與那杜姓兄弟擁有相同的感觸,但你不羈的性格決定了你將成為“謫仙人”。“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千古天地間,總有一枝隨風搖盪的青蓮。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黑 

黑暗中你誕生,你覺醒,你戰鬥不休。偉大的魯迅先生,在那風雨如晦的年代,你忍受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苦痛。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尋找光明!你用戰鬥的文字喚醒愚昧的國人,撕破黑暗的統治。黑色決定了您凝重的性格,黑暗中永遠亮著您點燃的那一盞燈。心動了嗎?用心靈選擇。 

生命的色彩,紅色的為國奮鬥不計後果,白色的獨善其身不同流合污,青色的不羈與憂鬱的藝術家氣質,黑色的擔負沉重壓力的戰士之心,多姿多彩,請你用心靈去細細選擇。 

解析:作者一開篇便畫出了四幅圖景:或絢爛,或清淡,或空靈,或凝重。接著以紅、白、青、黑這四種主體色彩為小標題,形象地說明了生命的不同色彩,可謂意境深遠。然後作者推出了岳飛、屈原、李白、魯迅等典型形象,邊敘邊析,展示了這四個歷史人物心靈的選擇。岳飛鮮紅的生命之色,是那樣悲壯蒼涼,今天中華大地上空迴蕩的愛國之歌中不正有他一個強烈的音符?屈原潔白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高潔,“寧可粉身碎骨亦不肯同流合污”,今天中華傳統美德中不正有他的精髓?李白青藍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充滿了想像,充滿了浪漫,今天中華燦爛文學的寶庫中不正有他一顆璀璨的明珠?魯迅“黑色”的生命之色,是那樣的凝重,今天中華民族之“魂”中不正有他的一面旗幟?作者在敘析這些豐滿形象時,用語亦非常形象,如“一桿紅纓,掃遍南北,歷經三十功名塵與土的磨難,那紅一絲沒變”,“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卻用它尋找光明”,使文章的意境顯得非常深遠。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當人類砍倒第一棵樹的時候,文明就宣告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後一棵樹的時候,文明就宣告結束了。 ——環保主義者的警世通言 

爺爺以打獵為生,爸爸以伐木為生,兒子以賣菜墩子為生,孫子以賣根雕為生。 ——一個家族的興衰印證了環境的破壞 

閱讀上面《樹的故事》,請就“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提示:這是一則頗為耐人尋味的超短文,富有哲理,發人深省。以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隨著人類文明的開始.我們的綠色家園也漸漸遭到破壞,“文明”也隨之走向它的反面的演進過程。這則材料的主旨是不難把握的,但在寫作這篇作文時應注意,不可泛化主旨,搞空洞說教,要選準切入點,以點帶面,體現文章主旨。可從自己的身邊小事,或看到、聽到的破壞或危害環境的事切入,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由材料所體現的話題進行合理的聯想和想像。總之,只要體現、圍繞“話題”即可。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五)—意境深遠

【能力解說】 

意境深遠,主要是針對散文、詩歌、小說等文學體裁的。意境深遠就是“意”與“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與抒情結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徵隱喻,含意幽遠;或是詩情畫意,言有盡而意無窮。 

【策略解讀】 

“意境”就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中蘊涵的或者體現出的含義雋永的境界,它是對形象更高的要求。刻畫一個人物,描摹一種情狀,如果只是表面的形似,只求其生動逼真,而不能揭示生活哲理,不能表現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不能引起讀者的聯想和深思,那么就難說這樣的形象是真正的生動的形象。寫景狀物可以通過象徵、暗示等含蓄的手法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所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寫人敘事可以虛實相間,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 

意境深遠是那些富有才華才情的考生一顯身手的著力點。聯考作文怎樣才能做到“意境深遠”呢? 

首先,要理解“意象”和“意境”的關係。“象”和“境”是辯證統一在一起的。“象”指的是作品中具體的藝術形象,“境”指的是產生於具體意象之外的東西,比如傳達作者的情感、觀點、態度等。因此,能否達到意境美,重要的不在於逼真無誤地刻畫實境,而在於實中蘊虛,在意象之外傳達意境。這就是所謂“象外傳神”。深刻的意境往往依附於一定的具體事物,也就是說要通過具體的形象來展示作者的思想、觀點、認識,表達作者的情感,所以,要能達到意境美,還必須用力刻畫好意象,寫好實境。因此要“化理為象”。 

其次,要善於運用“意境深遠”的方法。①採用比喻象徵方法。比喻直接表現為一種形象化的描寫。有形象不一定有意境,有意境一定會有形象。一連串的比喻營造的往往是一個意境深遠的畫面。如果我們描寫的內容有畫面感,同時採用象徵手法暗示作者的意念,“意境深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例如高爾基筆下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兩句話就勾勒出一幅暴風雨到來之前的大海景象,一個比喻描寫海燕,象徵著英勇無畏的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先驅。這不是意境深遠的顯示嗎? 

②藉助虛化空白藝術。虛實相伴而生。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實主要指具體而直接可感的藝術形象,虛指由物象引起的聯想、想像。一般來說,往往是先實後虛。我們的作文完全可以借鑑古代詩畫虛實相生中的空白藝術。不要把話說得太滿,多給讀者一點想像的空間。例如有一篇作文寫一個中學生先前對生活感到很悲觀,後來是一位盲人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了他,文章最後寫他早晨起床,有這么一段:“他飛快地拉開窗簾,然後推開窗子,面對東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了一口氣:‘多好,太陽每天都從我的窗前升起。’”這樣的句子表面在寫實,實際是寫虛,空白處分明是暗示讀者他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一篇作文在開頭、中間或結尾,有那么—處(有幾處當然更好)這樣意境深遠的描寫,文章一定會獲得發展等級高分。 

③寓哲理於描寫抒情。“意境深遠”的作文表現在語言上往往蘊含哲理情趣。顯然,這種哲理不是直露的,而是寓於描寫抒情之中的一種理念。請看一篇寫雪的作文:“好大一場雪,大地一塵不染,白茫茫一片,晶瑩純潔。太陽出來了,雪化了,污水溝顯露了出來,令人掃興,不過,寬闊的路面被雪水洗得比原來更乾淨,路邊的常青樹更加顯得蒼翠。”僅僅幾句話,意味深長。看世界,雖然也有黑暗、污濁,但更有光明、美麗,應一分為二,不能只看一面啊。 

當然,寫作的高手還善於通過在藝術畫面的描繪中追求語言的音樂性,或者在藝術畫面中融入與文章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樂內容,達到詩樂結合、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例文解析】 

話題:心靈的選擇(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走好了,不回頭 

“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要無所追求。這是尼采說的,你知道嗎?爸爸。”我對父親說。 

“是的。可是,你是為了不無所追求,而追求哲學,不是嗎?你不應該選擇哲學!”父親說。 

“不,況且……” 

“只是我的建議,我知道該你選擇。睡吧,好好想,想清楚了!” 

高三的每晚,父親總是這樣問候我晚安。 

我回到房間,拉窗簾,關燈。有一次,霧氣氤氳,我見到了哈姆雷特。 

“啪!”長矛落地,偌大的廣場只有一束光照在哈姆雷特身上。王子穿著長長的衣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仰天長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困惑的哈姆雷特啊!面對陰險的國王,惡毒的王后;面對父王不安的亡魂,自己心愛的人,是鬥爭還是退卻?苟且偷生,他會有馬車、城堡、女人,因為他是王子,可是他還會有不安的心靈,連夜的惡夢!壯烈的毀滅,他擁有的只是良心,畢竟是良心平坦! 

“快抉擇吧,哈姆雷特!”他聽到了上蒼之音! 

…… 

夜,流逝。夢,醒了。 

困惑的哈姆雷特啊,困惑的我!我面臨著哈姆雷特式的選擇。我,深愛哲學,與生俱來對哲學的痴狂。泡在哲學書中,戀著尼采,牽著歌德,聽著華格納,感受著馬克思。我,痴長到如此大。我好好學習著,希望走出來,變成一個哲學家。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夢想,無人理會,直到高三。 

父親,曾經學哲學的人,開始打消我的念頭。其他人,也如此。其他人說:“哲學沒有前途。”父親說:沒有一位哲學家像你一樣淺薄、幼稚、不成熟!我疑惑,為何只有新聞、金融、法律才被視為前途和光明?我想的是哲學,而不是占卜術!哲學,人類與之共生共存的學科啊! 

“選擇吧!”我聽到如喚王子般喚我的聲音!“轟!”雷聲隆隆,閃電,閃電! 

哈姆雷特走進了角斗場……不久,橫屍滿地,血流成河,還有王子安寂的靈魂。 

王子的選擇! 

我走進了父親的臥室,黑暗中,我說:“哲學不是虛無,尼采說的不是我。我要改變這種陳見,既然有人嘲弄哲學,哲學就更需要我!” 

我的選擇! 

“你終於不再用尼采那句話了!不再淺薄,不再幼稚了!你可以選擇哲學。走好了,不回頭!”父親在黑暗中笑了。感受父親的笑,是不需眼睛的,畢竟他學過哲學!用心良苦。 

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頭!因為我選擇哲學。 

解析:文章寫得波瀾起伏,意境深遠。文章情節挺簡單,寫自己高中畢業面臨填聯考志願的選擇。“我”選擇了哲學,卻受到眾人的漠視。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哲學。如果只是這么寫,文章便平淡無奇了。作者便一方面實寫“我”的思考與選擇,一方面又通過虛寫在夢中讓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出場。哈姆雷特同樣面臨著困惑與選擇。這樣將哈姆雷特的選擇與“我”的選擇虛實疊現,以哈姆雷特選擇的勇敢果斷來襯“我”選擇的堅決,最後,“我”與哈姆雷特融為一體。“我是哈姆雷特,我走好了,不回頭!”從而突出了文章的主題。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創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做我願做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這是他放棄教授職位的理由。有人說阿西莫夫“自我膨脹得像紐約帝國大廈”,他只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謙虛”。對此,他說“除非有人能證明我說的仿佛很自負的事情不屬實,否則我就拒絕接受所謂自負的指責。”而事實上,阿西莫夫在治學上是很嚴謹的,在為人方面又是善於自我約束的。 

張揚個性與自我約束兩者之間是否只有必然的對立關係呢?是否有可能協調一致?請就“張揚個性與自我約束”這一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⑧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宇。⑥不得抄襲。 

提示:人類社會正因為有了獨立的個性,對個體來講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更加充實;對群體來講,個性構成了社會的豐富多彩。而自我約束是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存在和協調發展的前提。寫作時不僅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而且還要落筆於實際生活:張揚個性不等於隨心所欲,約束自我並不等於抹殺所有個性。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六)—詞語生動

【能力解說】 

詞語生動是指在恰當的基礎上增強詞語的表現力,就是要求我們選用恰當精妙的、新鮮傳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極具表現力的詞語,使所描述的對象給人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的感覺,以增強感染力;把所闡發的事理表達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徹,以增強說服力。 

【策略解讀】 

客觀事物是豐富多彩和千變萬化的,更是讓人著迷的,那么用於描述客觀事物的語言也應該生動形象,富有磁性和魅力。 

寫文章要選用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特徵的那一類詞語,用詞精當,鮮明生動,富於變化,增添文章的文采。最準確精當的詞語一是靠積累巧借,如果平時有意識地準備些詞語,則會在作文時詞語生動。如:推崇毅力用磨穿鐵硯,寫時間之快用白駒過隙,述悲痛之極用泣血捶膺。若有意識地準備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成語、俗語,在行文中哪怕貼切地用上三兩個就可能達到詞語生動的目的。二是靠推敲錘鍊。推敲錘鍊,就是對意義相近的若干“辭彙”進行大小、分寸間的細緻比較和挑選。在語言表達中,使用一般的詞語,可以憑藉語言的基本功迅速解決,而關鍵的詞語,則常常需要仔細斟酌,有時甚至必須反覆推敲錘鍊。 

1.精心錘鍊動詞。動詞是文章活的靈魂,動詞運用得妙,就能增強文章的精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動詞運用得有靈氣,還能增強文章的氣韻,使文章活起來,給人以美的享受。如:①待到增加了禿頭的老頭子以後,空缺已經不多。而立刻又被一個赤膊的紅鼻子大胖補滿了。②但是後面的一個抱著孩子的老媽子想乘機擠進來。③……一個國小生奔上來,一手按住自己頭上的小布帽,向人叢中直鑽進去。④他(指工人似的粗人)於是仿佛自己就像犯了罪似的侷促起來,終於慢慢退後,溜出去了。上面幾句都用了表示進出動作的動詞,但是各人形體不同,心情不同所選用的動詞就不同。“胖子”用“補”、“老媽子”用“擠”、“學生”用“鑽”、“仿佛自己像犯了罪似的人用“退”和“溜”,這樣不僅用詞準確而且生動形象。 

2.精心錘鍊疊音詞。運用疊音詞,增強語言的音樂美,同時使詞語描述更形象,表情更細膩濃烈,增強語言的意境美。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描寫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如果說,僅僅把月光比作流水不算稀奇,那么一個“瀉”字配上“靜靜地”這一疊音詞,就準確生動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又無聲響,引起讀者無限的遐思。 

3.精心錘鍊色彩詞。色彩詞能增強語言的意境美、繪畫美。如朱自清的《春》描繪春景:“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抓住色彩的連鎖關係,寫景物色彩層次清晰、意趣盎然,洋溢著春之生命舞動的美感,烘托出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之世界,如詩如畫,意境優美。 

4.精心錘鍊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成語及其他四字短語能形成一種整體和諧美。成語的主要特點是形式簡潔,意義蘊豐,可以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成語的連用有時還可以有增強情勢的效果。 

掌握豐富的辭彙是“運用”的先決條件,怎樣運用?無非是對已掌握的詞語進行辨析和選擇,選擇運用得準確,恰如其分,往往化腐朽為神奇,是做到生動有文采的第一步。如果用詞不準確,那意味著與生動、有文采無緣。 

【例文解析】 

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萬紫千紅總是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是啊,只因身在山中,才高八斗的蘇軾亦不識廬山之真面目;廬山尚且如此,何況我們身處這個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呢?無怪乎我們各人對世上事物的感覺都不同了。 

學者出一題目,眾人各抒己見,見仁見智,高下難分…… 

面對“開發西部”,各方獻計獻策,規劃藍圖,各顯神通…… 

談論辛棄疾詩詞,或道用典精闢,或曰哲理深刻…… 

評價加入“世貿”,或道機遇難得,或曰挑戰嚴峻…… 

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年年歲歲;關山冷月,敦煌清夢,歲歲年年。古往今來,千百年間,關於世間萬物的爭執辯論從未間斷:或曰此長,或曰彼短,難以定奪。其實,在這些爭論中,本來就難以斷定孰是孰非。因為,在我們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答案原本就不是惟一的呀。恰如朱熹所道:“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正如許許多多的問題一樣,我們今後如何投身於祖國建設的答案也不是惟一的。天南海北,山東關西,何處不是我們祖國的土地?大漠戈壁,塞外江南,何處不是我們祖國的疆土?在時代的號角聲中,讓我們的熱血沸騰,奔向各個崗位,投身於偉大祖國的建設中吧! 

我們奔向浩瀚的大海,艱苦奮鬥。在“古來青史誰不見,今日功名勝古人”的豪言中,石油為我們而噴涌…… 

我們奔向神秘的沙漠,奮勇開發。在“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語中,綠洲為我們而出現…… 

我們奔向荒涼的戈壁,努力工作。在“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的誓言中,長城為我們而頷首…… 

我們奔向巍峨的天山,潛心探索。在“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的憧憬中,雪蓮為我們搖曳……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面對前賢志士的風流往事,面對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我們定將“長江後浪推前浪”,在各個崗位上創下偉績。 

答案不是惟一的,道路不止一條,我們將恪守“萬紫千紅總是春”來從容面對五彩的世界,走上不同的道路投身於祖國建設! 

呵,萬紫千紅總是春! 

解析:本文以“萬紫千紅總是春”為題,文中兩次點破,又以此為線,貫串全文,表達出作者的兩層觀點:人們對大千世界的認識“五彩繽紛”;作為青年學子的“我們”,為祖國作貢獻的人生構式也是多姿多彩。結構嚴謹,一氣呵成。作者用詞精煉,善用整飭句式和排比段落,無雕琢鋸鑿之嫌,有大河奔涌之勢,音韻鏗鏘,節奏和諧,頗有音樂美,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語言藝術功底。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實低下了頭,/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樣變得成熟?/不是風,我怕早已霉爛枝頭。/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溝。/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蒼白。/不是熱,我怕早已憔悴醜陋。/感謝風吹雨打,給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謝光照日曬,給了我成熟的俊秀。 

請就“我的感謝”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提示:結合材料,此題可寫老師的教誨之情、父母的養育之恩,但要力求有新意。另外,聯繫材料來看,果實感謝的不僅是“光照日曬”的溫情,而且還有“風吹雨打”的殘忍。因此,選擇挫折、逆境、困苦等“敵手”作為感謝的對象,或許能寫出新意。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十七)—句式靈活

【能力解說】 

句子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按結構分,有單句和複句;按功能分,有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等等,此外,還有主動句、被動句、把字句、是字句、肯定句、否定句、常式句、變式句等等。所謂“句式靈活”,就是指根據中心內容的需要靈活地運用多種句式。一篇文章,一段話,選擇句式,要根據表達的目的和具體的語言環境,靈活變換,綜合使用,這樣,能使語段更為和諧流暢,從而達到文采飛揚。 

【策略解讀】 

寫作時善於根據抒發感情、體現思想或表達內容的不同需要,率真地、變化地、豐富地使用不同的句式,以變換節奏,使語言抑揚有致,波瀾起伏。首先是率真而不做作的,一任情感抒發的需要,該長則長,該短則短;需對偶時對偶,需排比時排比。其次是變化而不呆板,在文氣的驅遣下,如行雲流水,自然風成。再次是豐富而不單一。綜合使用各種句式,既琅琅上口,音韻和諧,又鏗鏘有力,搖曳多姿。一句話,當表達進入了自由王國之時,再沒有人會去單純追求句式的變化,而是自由自在地隨文而變,隨情而生。 

1.長、短、整、散句交錯運用使文章有文采。在語言表達上,交錯運用長句、短句、整句、散句,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長句和短句相對而言。一般地說,長句字數多,結構較複雜,層次也較多,宜於表達較為複雜的思想內容,宜於表達嚴密精確的思想;短句的特點是簡潔、明快、靈活,讀起來省力、易懂。整句與散句也各有長處。整句是指一對或一組結構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齊,節奏鮮明,具有加強語勢、強調語義的作用,對偶句、排比句、反覆句都屬於整句;而散句則結構相異,長短不一,自由活潑,富於變化。長、短、整、散根據需要交錯使用,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靈活運用常式句與變式句。變式句是相對於常式句的句子形式,常式句就是按照主語在前、謂語在後,前因後果,先輕後重等正常語序組成的句子;變式句則是為突出表達某方面的內容,臨時改變某些成分的位置的句子。變式句能取得常式句所無法達到的表達效果。變式句一般有下面幾種:句子成分的倒裝,正句和偏句倒裝(如“雖然……但是”的倒裝,“儘管……也”的倒裝等)。根據具體的語境,選擇恰當的句式,可以更好的表達情意。如孫犁的《荷花澱》寫水生嫂的問話:“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寫水生嫂的問話,不用常式句,而用主謂倒裝的變式句,就更能突出她對丈夫的關切,情感表現力大大增強。 

當然,如非特殊需要,儘量少用變式句。為了使句子生動,變式句偶爾用一用還可以,不能多用,畢竟我們說話和聽話還是以常式句為主。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說法,變式句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確實能產生語言新鮮生動的效果,用不好,就會傷了自己。 

總之,寫文章時特意安排一些重要的句式,可以形成文章的一個特色。如前後句式的照應,可使文章結構完整、思路嚴密;排比句式可增強文章的論證力度,或使情感的表達更充分;設問句式可提出重要的問題,以引起讀者的注意;比喻句式可使內容的表達更形象、更有文采、更有意蘊;對偶句式可使語言凝練,形式整齊……總之,要會安排有關句式為自己的文章服務。 

【例文解析】 

話題:心靈的選擇(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選 擇 

——生命無悔 

當滔滔洪水席捲了村莊,衝破了堤壩,夾帶著泥沙四處肆虐,一張答卷飄然浮在水中央。有人削尖了腦袋往高處擠,往不堪重負的救生艇上跳,全然不顧身後老人的呼喊孩子的哭號,懦夫的軟弱充斥著他的答卷;高建成,把自己的救生衣強套在戰士的身上,含著一種平靜的微笑消失在茫茫水天之間,生命的真誠輝煌了他的答案。 

生與死,只在一念之間,卑微與崇高的區別,也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滔滔洪水衝過,衝出了一條涇謂分明的分水嶺:一邊是被連動物都有的求生欲望驅使的前者,一邊是擁有不朽的生命,在水中完成了人生的涅槃的後者。孰輕孰重,在作出選擇的最初一刻已曉然。 

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前者,因為生命確實很寶貴;但我們完全有理由頌揚後者,因為生命也有等級——雖然作為物質存在形式的人類本身並無尊卑之分。 

也許,這樣的生死抉擇太殘酷,但對於一些日常小事,又何嘗沒有不同的選擇呢?許多人最推崇的品格是助人為樂,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卻選擇默默走開;許多人希望捨己為人者處處可見,卻大幹損人利己之事;許多人呼喚見義勇為者,而當面對暴力時,自己卻永遠躲在人群後面……人生的劇場幕起幕落,時刻都在上演著各種戲劇;人生的舞台上永遠都有小丑和英雄,變幻不定的只是背景。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活著,就不能玷污生命的尊嚴,辱沒自己的名字。而對人生各種情景,我們要懂得選擇,學會選擇。就如ab劇一樣,在人生的劇場裡,我們所飾演的角色要能夠留給觀眾印象,我們要以滿腔的真誠投入生命的演出!這樣,在走到幕落之時,我們才能無愧於心!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們無法選擇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選擇增加生命的厚度,拓展生命的深度,讓有限的生命在無限的選擇中歷煉,升華,讓我們的名字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閃光! 

勇敢地作出選擇,適時地決定放棄,讓青春綻放光彩,對心靈笑說無悔! 

解析:本文寫作上成功的地方之一便是在議事明理的過程中選用靈活多樣的句式。第一,長句與短句結合。如第二段中,“滔滔洪水衝過,衝出了一條涇謂分明的分水嶺:一邊是被連動物都有的求生欲望驅使的前者,一邊是擁有不朽的生命,在水中完成人生涅槃的後者。”這個句子長達61個字,鮮明地寫出了兩種不同的“選擇”,顯得很有氣勢,很有力量。第五段開頭“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一句僅僅8個字,就寫出了要正確選擇,“讓我們的名字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澱,閃光”的寓意。第二,整句與散句結合。特別是整句的使用,使文章很耐看。如第四段中“許多人……”這一排比句,高度概括了“許多人”的不同選擇,說明“人生的舞台上永遠都有小丑和英雄”,從而闡述了正確選擇的重要性。又如第五段中“懂得選擇,學會選擇”一句,便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第三,單句與複句結合。文中多處運用了複句,使語言很嚴謹,如第四段便是由一個並列複句組成,這個並列複句的兩個分句又各是一個因果複句,讀起來很有哲理。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西方有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幸福既是一種外部的狀態,也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幸福狀態易來易失,如給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歡喜雀躍,但這種情緒很快就會消失;幸福的品質卻十分穩定,這是一種感覺良好和產生樂觀的素質。西方教育和心理衛生專家公認,對挫折的良好心態是從童年和青少年時不斷受挫和解決困難中學來的。父母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幸福品質”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請以“幸福品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提示:要培養出這種品質,父母應重視家庭中寬鬆的氛圍,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儘可能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應事事以自己的好惡去強求一致。儘管有時孩子的選擇是痛苦的,但他們可從中“悟”出點道理。每一個父母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他們不可能一輩子呵護孩子,孩子最終要到社會上摔打,建立廣泛的人際關係,而這種關係是建立在子女與父母的人際關係以及父母與他人交往的基礎上的。熱情好客、待人誠懇寬容的父母對孩子有很好的影響。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話:“幸福的人過著一種平衡的生活。”許多西方教育家強調在“挫折教育”中應培養孩子從多面獲得幸福的能力。只把幸福寄托在一個追求上,最終往往是痛苦的。 

牷疤庾魑哪芰Ψ植教岣擼ㄖ十八)—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能力解說】 

修辭,就是修飾詞句的意思。對於語言表達來說,語法是解決通不通的問題,邏輯是解決對不對的問題,修辭是解決好不好的問題。廣義的修辭包括煉詞、鍊句等許多問題;狹義的修辭是指運用修辭格來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常見的修辭格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策略解讀】 

1.修辭手段使表達富有文采。運用多種修辭手段,使語言駢散結合,形象鮮明,氣韻流暢。音調鏗鏘有力,這就是有文采;有文采往往可以使文章產生一種思辯的魅力。給讀者以藝術的享受,或者使文章具有內在的氣勢,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例如1996年聯考作文片斷:“面對著無言的傷口,我們不僅想到風波亭上的岳武穆,德勝門邊的袁督師,菜市口前的六君子,我們還會想到鄧拓、吳晗、老舍、彭大將軍,想到我們民族首屈一指的人物的歷史悲劇!面對這無血的創面,我們不僅想到王安石變法廢棄的奏摺,莫高窟內斷頭的佛像,民族工業殘破的廠房,我們還會想到被推倒的古長城,被污染的清江水,被喝掉的教育款……想到我們民族的坎坷歷程!一隻殘手,簡直就是我們民族一切苦難和艱辛的恥辱碑刻!”這段文字作者選用了十幾個事例,在運用語言表述這些事例時,於遣詞造句上狠下了一番功夫。首先作者將這些事例分成兩大組,用近似於對偶的形式,並列推出,給人以凝重悲愴之感;每一大組中又分別以五六個句子構成的排比組成,一氣呵成,氣勢逼人;最後一句以借喻作結,鮮明冷峻,振聾發聵。正因為語言有文采,所以所敘事例儘管比較平常,卻仍能表現出勃勃生機,使賴以證明的觀點得到有力的張揚。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這一節文字描寫可謂生動形象之極。字句之間平仄調配得體,聲凋變化有致,選詞迴環使用,從而收到了抑揚頓挫、委婉動聽的藝術效果。研究這段文字神韻兼具的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凡是能夠形象地、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情緒,給人以美感的語言就是有文采的語言。 

2.力求鋪排取勢。表達能力強的考生在寫作中,最好側重排比,兼容對偶、比喻、擬人、引用等其他修辭,從而獲得充沛暢達的氣勢。排比可以各式各樣,有短語的排比,也有單句、複句的排比,還有段落的排比,交錯使用能各得其宜,各盡其妙。“鋪排”要講究對事物、事理的“立體透視”,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地認知和剖析,避免單調重複。 

3.注意修辭新穎。作文中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能使文章語言形象鮮明,氣勢貫通,音韻和諧,顯得文采飛揚。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寫荷花:“微風過處,送來屢屢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本句連用了通感等修辭手法,新穎靈活,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描繪了荷花的情態,讀之令人盪氣迴腸,回味無窮。 

4.注重情理美感。修辭,要合乎事物的情理、民族的習慣,要有審美情趣。漢族說“姑娘像花”,藏族說“姑娘像初升的太陽”,蒙古族說“姑娘像小羊羔”,都蘊含著各民族的願望,都富有美感。如果我們說“美麗的姑娘像狗尾巴草”,那是不是有噁心的感覺? 

判定是否“善於運用修辭手法”,主要有兩方面依據:①從量上看,整篇作文是否多次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②從質上看,這些修辭手法是否恰當、精彩,是否有助於表情達意。如果全文僅使用一次精彩修辭,那算不上“善於使用”,因為每人都有靈感突現的時候;同樣,如果各種修辭手法貫穿始終,但大多庸俗、無聊、蹩腳,那更不屬於“善於使用”。只有作文達到了一定的“量”和高品位的“質”,才當之無愧於“善於使用修辭手法”。 

【例文解析】 

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冬日小語 

如果說春天是一種全新的開始,那么冬季何嘗不是一種孕育? 

時序更迭,四季循環。生命多像四季一樣,需要從一種狀態飛躍到另一種狀態。四季自多情溫柔的春天開始,然後由嫵媚的夏進入成熟的秋,最後是金色的秋度向冰冷的冬。對於冬,人們是厭惡的。他們說冬的荒涼、冬的寂寞、冬的寒冷、冬的無情。 

我問:在你的眼中,冬是什麼? 

別忘了在寒冷的季節去田野走一走,此時田野呈現他的胸膛,金黃沉甸的麥稻不再在清風中舞動,四下更沒有了蟲鳴蛙叫,此時的田野倒像進入了一種禪境。而農夫們正在堆肥,將一車車的希望注入這貧瘠的土地,在土地中醞釀來年的新夢。而凜冽的北風仍這樣呼呼地吹著。可是朋友,你可感受到在這冰冷季節後的那團熾熱的火焰了嗎? 

我問:在你的眼裡,冬代表著什麼? 

在冬季,有些動物將去冬眠,但冬眠不是死亡,而是以一種靜默的姿態在蘊藏能量,好在春暖花開的時候重新奮鬥。在冬季,花木脫去一身絢麗與繁華,留著枯敗的枝葉。但枯敗不是腐朽,它們只是在孕育,孕育燕子回時那一聲破土而出的興奮。你在這樣的季節,在孕育著什麼,沉思著什麼?難道僅僅是荒涼,是寂寞,是寒冷,是無情? 

我問:在你的眼裡,冬象徵著什麼? 

現代人時常空虛,他們不是忘了去工作,而是忘了工作後去沉思。生命本來是需要不停地飛躍與完善,因此,生命一樣需要沉思。而冬季不正是一個沉思的季節嗎? 

智慧的詩人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問:在你的眼裡,冬意味著什麼? 

是啊,我們是青春的一群。我們有狂熱的追求,有高尚的理想,有不怕失敗的信念。可還缺什麼?我說:我們還缺少在冬日之中的這份沉思。 

我不知道在你的眼裡冬是否還是荒涼的,或是無情的。但我深深地明白,冬是什麼,代表什麼,象徵什麼,意味什麼。 

我說:有雪花紛飛的日子,是沉思生命的日子,是孕育希望的日子。 

解析:讀了這篇《冬日小語》,我們總覺得文章不僅語言流暢,運用了比喻、擬人、對偶、排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句子駢散錯落,富有節奏感,而且好像是文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哲理,修辭手法上也不限於考綱上提到的那幾種,因此,讀來讓人覺得余香滿口,興味盎然。 

【請你試試】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在現實中屢遭挫折的約翰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於是他來到了天堂。一位天使給了他一個水瓶,讓他收集花草上的露珠。約翰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很辛勤地勞作。但一個月後,小小的水瓶還沒裝滿。約翰非常失望,他找到了天使,說:“難道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命?”說完,就將水瓶傾倒了出去。 

天使微笑著,往下面一指,說:“你看看下邊吧!”瓶中水已化作了漫天甘霖,正紛紛揚揚地灑向人間。 

生命的容量是不確定的,全在於你對生命持有什麼樣的態度,請就“生命的容量和對生命的態度”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範圍之內。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於800字。⑥不得抄襲。 

提示:話題的前後內容存在著辯證關係,生命的容量豐厚就可能產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而對生命的態度又影響著生命的容量。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但又不是必然的對應關係。

牷疤庾魑哪芰Ψ植教岣擼ㄖ十九)—文句有意蘊

【能力解說】 

“文句有意蘊”主要是指在敘事、抒情一類的文章中,語言不直白,不淺露,言簡意賅,內涵豐富,含不盡之意於言外,讓讀者有咀嚼、回味的餘地。文句富有意蘊,啟迪人思考,給人以教益。 

【策略解讀】 

抒情性較強的文章,在用語上不可一覽無餘,過於平淡無味。文章描寫要有情境,用語要含蓄,要能激發讀者的聯想與想像,要能促使讀者去思考;特別是關鍵地方的用語,含蓄、有意蘊會使內容更豐富,更耐人尋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當然,語言上的功夫不是一天兩天能達到的,它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寫作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提高。 

1.形象表達。運用象徵、比喻、擬人、雙關、婉曲等等手法,形象化地抒發情感、發表見解。比如,不說“我很悲傷”,而說“我心靈的天空一直下著雨”;不說“女人和男人應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而說“女人應是一株木棉,和橡樹並立在一起”;不說“沒有錢”,而說“囊中羞澀”,說“與孔方兄無緣”,說“‘老人頭’不多”……都頗有意蘊。 

類比也是一種形象化方法,它通過此類與彼類的對比說明抽象的道理。如:“國畫中有‘計白當黑’之法,其空白處,或天空,或煙靄,或流水,或遠方,使得畫面境界空靈,意趣無窮。……作為文學大師,魯迅先生也喜愛‘空白’這一獨特的藝術語言。” 

2.注重引用。恰當地引用一些精闢的名言佳句警句,能收到言簡意豐、增添文采的效果。如:“面對玫瑰的艷麗,‘離離原上草’的我不會嘆息;面對高山的峻拔,‘低矮黃沙土丘堆’的我不會自卑;面對別人的榮耀,‘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我不會憂傷……” 

但是,禁止以引用代替自己的議論。“引用”僅僅是表達個人觀念的手段,不是目的。但是有考生以“引”代“議”,一“引”便萬事大吉,造成了缺乏個性、潦草膚淺的弊病。 

3.移花接木。優秀文學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寓言故事、成語典故、歷史傳說等,這些材料表現了人們對社會現象的概括和總結,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魅力。在寫作時,恰當地借用,或者作為論據來形象說理,或者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對此予以加工、演繹、包裝,即進行再創作……都能增強作文的意蘊。XX年聯考有考生虛構了昭君在出塞前心靈抉擇的故事,添加了幼蛾赴火等情節,極富意蘊。 

4.留有餘地。質樸的語言讓讀者易於理解,平易近人,但質樸不等於簡單,不等於淺陋。如果能在質樸的語言中感受到作者深刻的思想,讓讀者深入思考,這樣質樸就和深邃結合在一起了。含蓄的語言能使讀者體會朦朧美,使文句之中有言外之意。這種暗示的方法也會取得好的效果。別忘了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作品的真正魅力在於是否留下了讀者再創作的空間。當作者的創作結束時,正是讀者再創作的開始,這樣的作品才會有生命力。如果不能通過你的創作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或是進行再創作的話,那么,這樣的作品不是成功的。 

總之,優秀的文章不管是議論文還是記敘文,不管是明白如話還是委婉含蓄,總有一些文句言簡意賅,辭約旨豐。或蘊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諦,給人以理智的啟發,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飽含深厚的情感,獨特的體驗,使人感悟到人生的況味,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這樣的文章,篇中有餘意,句中有餘味,使玩之者無窮,味之者不厭。這類文章是最受閱卷者青睞的。 

【策略解讀】 

話題:心靈的選擇(XX年全國聯考作文題) 

輕重之間 

讀過一些書,長久地在別人的故事裡旅行,我終於發現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進行選擇的過程。我也因此而洞悉了我自己,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很輕浮和隨便的人,因此在我的心中,我為自己暗暗選擇了沉重。 

與上幾輩命運坎坷的知識者相比,我們當代青年確實算得上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據說是延續著永世長存的歡樂的年代。但是,這些卻無法解釋我心中不時襲來的焦灼,那是些黑暗的影子嗎?讀著胡風的受難史,我常常感到心悸。胡風鯁直,魯迅的一句不相干的話多么像一條讖語。骨頭像根魚刺似的,其實根本不能跟強權一碰。 

足球所帶來的舉世狂歡剛剛結束,面對著他們的笑語的和諧談,我只好強迫自己走開。巴德門松曾經說過:你只有一個問題,選擇輕鬆或是沉重。我獨自徘徊的結局,那是我自己選擇的命運。 

我常常在想,生活並沒有強加給我們這代人多少的磨難,我們何必自己折磨自己,使自己的心靈受苦呢。佛法說:人生是苦難。整個佛法說來說去都是在教給人們超脫的藝術。我想,我們這代人有關苦難的記憶都是書本加給我們的,我們內心的痛苦與顫慄皆來自上一代人的遺傳。 

於是,我檢點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書籍。我發現那些所謂的給人快樂和輕鬆的文字都如一世浮雲般隨風而逝,惟有那些受難者的形象常留在我的心中:史遷筆下那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投水而死,魂歸楚地的精神居士——空桑三山的屈原;魯迅筆下那個永遠也無法息下,不斷走向黑暗墳墓的過客;張承志筆下那些為著自己的信仰,隨時孕育著犧牲的渴念的戰士。他們都一世受苦,但我卻通過他們觀照出了生的沉重和意義。於是我明白,在空中作毫無背負的舞蹈,雖行動自由而毫無意義。 

有好一段時間,我獨自在自己家門口那個公園外一條偏僻的小路上徘徊,看著公園裡那些或是興奮或是疲倦的遊客,卻並不因此而有神往之意,我只能獨自完成我所選擇的如浩渺孤星般的一世逆行。 

解析:這篇文章通過寫“我為自己暗暗選擇了沉重”,反映了作者深沉的思考。“沉重”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勇敢者的胸襟,是一種對待人生之路之難而進行的選擇。全文內容意蘊深厚,讓人回味不已。第一,多用警句。如第五段中“於是我明白,在空中做毫無背負的舞蹈,雖行動自由而毫無意義”,詮釋了自己對“沉重”的理解。第二,多用凝練的句子。如“我只能獨自完成我所選擇的如浩渺孤星般的一世逆行”,語言非常凝練,表明了自己堅信於自己的選擇而毫不動搖的信念。第三,用語形象。如“那些所謂的給人快樂和輕鬆的文字都如一世浮雲般隨風而逝”,形象地說明惟有“沉重”的文字才能流芳千古。第四,換一種說法。如“長久在別人的故事裡旅行”,實際上說的就是把別人的書看來看去這層意思,換了一種說法,讀起來饒有趣味。 

話題作文能力分步提高(之二十)—見解新穎

【能力解說】 

聯考作文“基礎等級”在立意方面的要求是:感情真摯,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在“發展等級”中又提出了見解新穎的要求。所謂“見解新穎”,就是“見人之所未見,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談。要在別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上發現出美來,這確實體現了寫作上的創新精神。 

【策略解讀】 

常事見常理,這是“正常”的思維。常事見新義,換一種角度思考,換一種眼光看問題,這是創新思維。議論文常因新穎的見解而高出他文一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裡的“新穎”通常有三層含義,一是於常事中見出別人看不出的事理,別人只看到人所共知的,他卻看到其他角度的,這可謂之“博”;二是於常事中見出別人看不到的深度,別人只看到表面,他卻看到實質,這可謂之“深”;三是於常事中看到與別人看到相反的事理,別人按“正常”的思維想,他卻看出蘊涵在“正常”之外的意思,這可謂之“新”。 

1.側視法。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角度去觀察,結果會有所不同;同一事物,如果從不同側面思考,其結果也會不同。許多考生都習慣按思維定勢,從大家所熟知的角度觀察思考,如果有人換一個角度,就有可能“出新”。如,以“濫竽充數”的寓言故事立意作文,除了批評南郭先生不懂裝懂的惡劣作風外,還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①批評齊宣王的“大鍋飯”政策,聯繫現實談改革平均主義的必要性;②批評南郭先生的同事互相包庇,抨擊現實社會中官官相護的腐敗現象;③肯定南郭先生的自知之明,批評現實生活中不學無術卻空占位置的無賴作風;④讚頌齊緡王不墨守成規,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些見解互不相同卻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 

2.逆視法。就是在思考問題時,運用逆向思維,反彈琵琶,從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認識常規,得出全新的見解。如:面對“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的話題,有考生寫《答案未必是豐富多彩的》;面對“心靈的選擇”話題,有考生寫《放棄的智慧》。逆向思維,能使讀者從中獲得教益,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但是,“逆視”須有“度”,不可走極端。國家的尊嚴,民族信念,基本道德規範,等等,皆不可胡亂“反彈”。 

3.引申法。即在原來的思想、觀點的基礎上,向前引申一步。這有兩種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是向縱向發展;一是擴展地想,是向橫向發展。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就可能提出別人未曾提出的觀點。如台灣著名作家柏楊先生有一篇文章題為《講真話不是美德》,乍看起來讓人懷疑是不是寫錯或印錯了。讀罷全文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認為:講真話不是一個人的美德,講真話是一個基本的做人態度。一旦講真話成為美德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扭曲。見解新穎,立意深刻,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