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天津卷作文範文二題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當前,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被稱作“90後”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關注,有人對他們讚揚嘉許,有人對他們表示擔憂,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樣,“90後”終將擔當起社會和歷史賦予的重任,請你聯繫個人或社會實際,以“我說90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選角度,自擬題目。(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800字。

(4)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範文】

我說90後

如果我們所謂的“90後”,依然穿著綠恢藍帶補丁的衣服、背著個“軍挎”,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念著革命的“老三篇”,張口革命、閉口共產主義,隨時準備著解放全人類,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21世紀中國現代都市的大街上,作為所謂的“50後”、“60後”的您們又作何感想?是驕傲,自豪,並由此百感交集激發您們對革命年代那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美好回憶,還是自責,嘆息:60年了,我們的子孫還沒有改變我們貧困落後的面貌和簡單同向的思維呢?

我想,當我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羞怯的發出“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呀卻飛也飛不高,我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個溫暖的懷抱,這樣的要求算不算太高”的無奈和困惑的時候,我們“90後”,倒更願意自信的高歌“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狂風一樣舞蹈,掙脫懷抱,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翅膀捲起風暴,心生呼嘯”的時候,我們展示的是樂觀的心態、自信的品性,個性與自我的價值求索,平觀世界的開放與包容。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缺點和不足:追求華麗,講究時尚,愛玩個性與新鮮的語彙,喜歡“酷”與“拽”的偶像氣質,缺乏吃苦耐勞與腳踏實地的樸素、堅韌,甚至有些自私、脆弱、散漫、逆反,缺乏集體意識及信仰,有現代華麗的葉子,卻欠豐民族傳統的根脈。但社會歸納給“90後”的病詬,有多少是我們的表象,如我們穿的衣服,只是色彩不同,又有多少只是極端個別的“點”而非“面”的以偏蓋全,抑或有多少是生產我們的“流水線”--家庭、社會、教育、考試、人才評價、就業保障、民主法制、全民信仰與價值觀等整體機制與體系的問題呢?這的確是我們“90後”及社會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但正如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精神色彩與追求,我們的祖輩崇尚“共產主義”,儘管他們對那樣的理想缺乏具化的認知與獨立的思維,但,有那樣的一個理想作為支撐,他們萬眾一心,堅定不移,在一窮二白的艱苦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而我們的民族理想與精神,依然延續,直到現在。我們“90後”忘了嗎?沒有。那樣的一種精神與境界,那樣的一種堅韌與無畏,那樣的一種膽略與胸懷,其實已經像血液一樣,遺傳與流動在我們的身上。但我們作為“90後”,同樣肩負著改革與創新,與時俱進與科學發展,把我們的國家與家園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的使命。如果我們還是向父輩那樣的同向思維,還是像他們那樣的因循守舊,還用算盤去研發計算新型飛彈的彈道軌跡,我想即使我們再吃糠咽菜,衣衫襤褸的樸素也終將無濟於事。

還是喜歡毛主席的一句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為“90後”,我們沒有理由自卑,更沒有理由不自信,祖國要強大,民族要富強。我們來了!昂首挺胸充滿青春的風采來了!

說說我們“90後”

“80後”的颶風吹過,“90後”的狂風正在登入。這是一個青春的舞台,這是一個熱力四射的舞台,這是屬於我們——“90後”的一個年代。

“90後”的我們,個性是我們獨創的品牌,張揚是我們獨有的風采。穿的衣服跟別人一樣,俗!想的東西跟別人一樣,沒想法!“90後”的我們,積極創新,塑造自我。擺脫老一輩學生唯唯諾諾的形象,跟老師在課堂上談古論今,進行學術交流;在球場上,一個三分球贏得在場人的歡呼,驕傲地抬頭繞場一圈,外帶幾分自滿,但又有什麼關係,這是青春,煥發光彩,我們享受青春。

“90後”的我們,熱情敬業是我們的精神,吃苦耐勞是我們的寫照。奧運期間,是“90後”大展拳腳的時機。奧運火炬傳遞期間,在火炬手身旁默默護跑的人員,是“90後”;用燦爛的笑容,流利的外語接待外國來賓,盡顯大國風範的是“90後”。“90後”的我們更願意與社會交流,更願以自身的活力來染紅這個火紅的八月。

“90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對社會無盡的愛。汶川大地震後,舉國同哀。雖不能遠赴災區,但在校園裡,也可見“90後”忙碌的身影。開廣播,呼籲全校師生捐款,共同關注災區;拉條幅,倡導社會人士人人獻出一份力。稚嫩的臉皮下飽含著對祖國人民深切的愛;青澀的嗓音下是一代人對社會的愛意。我們用實際行動說,我們是祖國一分子,我們愛國。

“90後”的我們張揚個性、熱情、愛國,但我們有時卻自私、脆弱。“90後”的我們在獨生子女的光環下長大,比溫室里的花朵還嬌弱。我們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卻不肯分享,集體觀念不強,因此時常得罪旁人。我們經不起風吹雨打,高中生因小事自殺的現象時有發生,心裡素質如此之差,這一棵棵幼苗在經歷風雨洗禮後,還能有多少棵能茁壯成長?我們太脆弱,易碎的玻璃不適合成長。我們,需要改變!

21世紀是“90後”的年代,壓在我們肩上的是整個社會的期許。是的,我們熱情,有創造力、有前途的,但我們也應承認,我們仍有不足。堅定地踩著時代的步伐向前走,不斷地改進自身,克服自身缺點,“90後”的我們一定會綻放出最絢麗的光彩,未來在我們手中!

堅信,“90後”的背後,是整個崛起的新世紀,新中國!

【簡評】此文在表達和內容上有三個亮點,一是表達顯得頗有功夫,開頭不俗,激情的語言符合“90後”的特點,排比段的運用比較合理,二是.第二段活現了“90後”的獨特而又逼真的形象;三是行文注重了層次,結尾將“90後”與時代的使命感結合起來,彰顯了文章的深度。

說說我們“90後”

小時候曾經流行過養蠶,在校門口拐角的角落處。幾個小販提著一籠子幼蟲和嫩葉,兜售著一個個破蛹成蝶的理想。我纏著母親買了十來只,擱在家裡養著。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們破蛹的雙翼,可惜頑皮的我怎么懂得養蠶的艱辛。不久,它們都死在那絲絲白綾的絞殺下。母親說:“你們這些孩子,也只是鬧著玩兒。”那一晚,我失眠了,想著那破蛹的雙翼。

長大後,我喜歡把自己,把同齡人比作幼蠶。我們這群90後,哪一個不是懷揣著破蛹而飛的秘密,那一個沒有夢過自己那雙輕靈的羽翼?只是,我們似乎忘了,那絕美的夢翼,承載著的是多么沉重的現實。我們抬眼望斷天涯路,卻邁不出堅實的一步步。

我們都有一顆想飛的心,卻不知從哪鍛造堅強的雙翼。還記得全班齊讀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我們每一個都讀得氣壯山河。那一刻,我們內心深處那根隱秘的弦,被彈得嗡嗡作響。那是一個夢想和另一個夢想微妙的共鳴,我們已被陶醉。我們似乎時刻可以張開那華麗的雙翼,我們早就忽略了我們的稚嫩。“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我們還看不到,橫在夢想前面的,是怎樣的荊棘遍布,是怎樣的浴血奮戰。我們90後,會吟唱長風破浪會有時,會高呼會當凌絕頂,卻少了幾分踏破鐵鞋,眾里尋他千百度。

我們都有一顆浴血的心,卻不知於小處才顯報國熱忱。記得我們都聽過一個講座,嘉賓列盡中國海域遍插的他國國旗,闡盡他國船艦如何在我們海域內橫來直往。那時候我們無不義憤填膺。那是身為一個中國人,一個肩負上輩開國艱辛的90 後的憤慨。記得在場的好多人悄悄握緊拳頭,默默咬住牙關,我的心裡也翻騰著如潮的感動。還記得5•12過後,那一天舉國哀悼,全校師生在國旗下,順著飄零的小雨,將悲痛流進心裡。我望著齊刷刷的一排排靜默的背影,看著那半落的五星紅旗,有一種欣喜的悲痛。可是,災難和恥辱背後,卻是我們每一次升旗和唱國歌的冷漠,是我們對國家大事的忽略。我們多少人甚至不知道,圓明園獸首正在法國被當年的劫掠者拍賣。我們有一腔熱血,卻不懂投向何方。

我們是矛盾的一代,我們背後是黑暗,前方是光明。我們肩負中華大地的希望,懷著一個個破蛹成蝶的夢,我們90後,需要踏上一條泥濘的路,去檢驗自己腳印的堅實。我相信,浴血而歸,已成蝶。

【簡評】恩格斯說過:“思維是世間最美的花。”本文的一大優點是於對比分析中展現思辨思維。如作者既通過5•12過後,我們在國旗下默哀的場景來表現90後的悲痛,展現90後有一腔熱血;又通過我們面對每周升旗禮的冷漠來表現我們不知於小處才顯報國熱忱。並在這樣的對比中指出,90後是矛盾的一代,有優點也有不足。最後更以發展的觀點進行拓展,提出“我們90後,需要踏上一條泥濘的路,去檢驗自己腳印的堅實”這一願望。立意高遠,思辨性較強。

說說我們“90後”

緊繼兩場硝煙滾滾、炮聲轟轟的世界大戰,我誕生於這個戰亂紛爭的世紀的最末XX年。在嗷嗷待哺之年迷糊地度過日新月異的XX年,在懵懂之時睜著惺忪睡眼聽著新世紀的鐘聲……這便是我們,社會口中的“90後”。

我們因時代而開放與不羈。不裹足、不留長辮、不用只背“之乎者也”上考場,我們打破愚昧的條條框框自在地生活著,這是時代賜予的灑脫;我們掌握各種語言,接受各國文化的衝擊,可以坐在家中盡知天下事,這是時代賜予的視野;我們可以無處不在,無論是乘坐孫大聖的筋斗雲般的交通工具,還是利用家中貓眼般的網路,我們四處可留下自己的“足跡”,這是時代賜予我們的廣大神通……因此我們骨子裡便有那么股自傲與隨性。但儘管外面世界紛紛擾擾,我們仍是熱愛傳統的。我們讀諸子百家,學莊周的灑脫,學孔丘的孝仁;我們背唐詩宋詞,寓情於詩地抒發一兩句感慨,搖頭晃腦;我們也看魯迅,我們也聽古箏。若有人抵毀傳統或偷竊文化寶藏,我們侍憤怒的,因為我們仍在乎屬於我們的那一方故土。所以我們僅僅是傳統的新潮一代。

我們因乏味而追求刺激,崇尚冒險。請不要指責我們動手能力弱,好強的我們何嘗不想成為強者。古人會用摩擦生火,而如今我們只有打火機的按鈕,並從小便被禁止玩火;上一代的人能走雪山過草地,而我們卻身處石屎森林,放眼望去不就是改造的平地,卻從小也被命令不得獨自外出……我們甚至沒見過稻穀,沒見過飛翔的鳥……所以我們只能想方設法還在僅有的寸土上玩冒險。儘管我們是無聊的,而且偶爾是對生命不負責任的,但請不要嘲笑我們是“書中腦袋”。我們內心一直有把聲音呼喚著自然的回歸,有身影追逐著永恆的生靈。只是,它們被塵土與喧囂所掩蓋。

我們仍是充滿著愛的,抗震救災,我們儘可能地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們仍是充滿活力與愛國的,奧運會志願者哪裡少得了我們的生影?我們也同時是疲憊的,雖然沒有戰火的危險,體味不到貧窮的艱苦,但我們卻在和甚至是自己的友人進行無形的戰爭……

是的,這就是我們,大名鼎鼎的“90後”。因獨生而孤獨,因孤獨而驕傲,因驕傲而渴望自強。我們並非弱者,我們正乘著時代的風,一步一步邁向成熟,手拉手變得強大。

【簡評】這是一篇寫得很好的考場作文,屬於一篇議論性散文。文章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起承轉合的布局很清楚合理。材料很豐富,隨手拈來,為我所用,可以看出作者有較深厚的知識積澱。表達流暢,一氣呵成,也可看出作者有較強的書面表達的能力,錘鍊字詞和選用句式在本文中均有較出色的表現,因而文章的文采也較好。文章的所思所想很符合“90後”的人的生活情狀,真實可信。能寫出這樣的考場作文的確難能可貴!

90後並不止只會染上憂傷

原來我們有著同一樣的故事,原來我們也曾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哭泣,原來我們都染上一種病,是遺傳還是感染,只記得它叫憂傷。

某句成為了名言佳句的青春是明媚的憂傷,我想要的只是青春有著快樂和填滿幸福的回憶,淡淡憂傷僅能添助一點氣氛就足夠了。不需要的太多。誰不有過從小孩到成人的過程,我們僅是停留於童真的年代,對於過去有點眷戀,我們被80後感染的憂傷,為著他們所謂的憂傷而落淚,何不說我們都是富有感性的一員。我們玩不起憂傷,但玩得起快樂,沉醉著網路遊戲有什麼好的,倒不如醉迷於文字間的詩情畫意,起碼在你下次作文考試也能得個高分。在別人的眼裡,僅是一個不知道懂得社會變化,分不懂什麼是時尚,辨不清什麼是潮流,隨便多出幾種顏色就說我們沒品調,世界多姿多化,七彩紛呈。

成功人士躋身於上流社會,古人墨客騷人揚名於風流才子之稱,縱使水流洶湧或澎湃,90後的我們都無法魚躍龍門,成為主流。簡單地套上了非主流的名號,真不知道該驕傲還是該感到羞愧。風靡一世的非主流,受到80後的強大厭惡或摒棄,我也曾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感到惋惜,什麼割腕,或是自殘,一大堆蜚語譴責。或者你們可以認為我真的只是什麼不懂的小破孩,有的頹廢,有的墮落,有的低沉,有的桀驁不訓,有點莫名其妙地走向了憂傷的圈子。

這些其實不應該是我們的專利,憂傷是他們80後的,頹廢也不是我們的,墮落,只是一時不想努力的藉口。低沉或許該問問自己到底怎么了,我們唯一需要僅是那快樂。但願 我們90後如新空氣般,積極向上,每天散播著清香的芳味,清新的空氣瀰漫四際,驅逐心中的最後一處陰霾,讓寂冬的曦光給你一絲溫存,暖和你的冷寂孤單。快樂如果是寄生蟲,願意我們永遠被寄身。 幸福倘若是那詛咒,寧願我們永遠被詛咒。 憂傷如果是擇取者,但願我們永遠不會被選中。

頹廢倘若是催眠曲。但願我們永遠不會被催眠。

快樂的存在,記得有種友情叫傾訴劑,有種親情叫安慰劑,有種愛情叫幸福劑,漫步於大街巷尾,快樂無處不在,我們90後並不止只會感染上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