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立意

可分大題小做與小題大做兩法,但都是以小見大。小處落筆,大處著眼,記敘的是小事,描寫的是細節,剖析的是細小現象,但是所表現的是重大主題,所闡發的是深刻道理,這種技法叫做以小見大法。運用此法便於選取材料,只要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挖掘,耳聞目睹,瑣屑小事,俯拾即是,皆可作為寫作的素材,運用此法便於把握材料,較之大題材容易駕馭,不至於顧此失彼,力不從心;運用此法感染力強,題材和主題之間的反差很大,足以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用以小見大法立意,要努力挖掘典型材料的典型意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從一定的思想高度來審視材料,但不要脫離材料的實際情況為“大”而“大”,隨意拔高主題。

1.大題小做。

大題小做就是把內容寬泛的話題具體為自己要寫的小事件、小文章,為大題目、寬題、虛題找一個小巧的突破口,從小處著手,最終與“小題大做”一樣,以小題材反映大主題,從小題材中挖掘出深刻的、閃光的思想。大題小做,有題材上的,也有立意和聯想上的。題材上的化大為小,指從寫作題材紛繁複雜的結構組成中,精選出被一般人忽視、看似平凡微末的事物作為角度,通過對這些“小”的擴寫,來展示整體事物的萬千氣象之“大”。在這裡,這些“小”要能體現原整體事物的神髓。立意上的化大為小,指從一個大主題中找出一個他人所輕的“小”意思來作為切入點,表現大主題。聯想上的化大為小,指從聯想中取其與此聯想神晤的一端,拓展聯想的空間。這裡的“小”大多指細節性的。無論哪種類別上的化大為小都是以“小”為角度寫其“大”。大題小做的要領如下:

(1)寬題窄作。一般限制的方法是在標題前面加修飾語,也可在後面加中心詞,還可前後都加。如“父輩”可寫成艱難的父輩、父輩的輝煌、父輩的遺憾、父輩——執著的一代、對待父輩即對待傳統……這樣一限制,文章的範圍就縮小了。

(2)見微知著。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力求用八百字的篇幅將屬於這一題範圍內的某一點、某一側面、某一感人片段寫得深刻一些,充實一些,生動一些。如椽大筆,不一定篇篇都是龐文華章,倒是一些日常凡人小事,能讓人領略生活的況味。

(3)不嫌瑣細。所謂因小見大,不是誇誇其談,無限上綱,故作驚人之筆,而是從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立意,從而發掘出最本質的一點,觸類旁通,引申擴展,收到立片言以居要,以一目能傳神的效果。選取最尖銳、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那一點,“見人之所見,發人所未發”,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來。

【例文借鑑】

品味人生

這世界什麼最美?有人說是花,因為嬌嫩;有人說是樹,因為挺拔;有人說是藤,因為堅韌。答案當然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讓我們品味出不同的人生。

一束鮮花,嬌艷欲滴。悲傷的人說“感時花濺淚”;高興的人說“花兒對我笑”;憂鬱的人說“林花謝了春紅”;欣喜的人說“人面桃花相映紅”。有人說花有情:“落紅不是無情物”;有人說花無情:“浪蕩桃花逐水游”。花沒有變,變的是人的心緒,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看一束花可以看一個人。看他的脾氣、品位、性格,看他的心情與氣質。

大千世界,人們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回答這些問題的同時,他們也答出了自己的心靈。蘋果為什麼落地?有人捧著蘋果樂滋滋地啃上一口,回答——等我來吃,而牛頓卻回答出了萬有引力;太陽為什麼東升西落?有人回答太陽繞著地球轉,而哥白尼卻回答太陽中心說;盲人可以看見什麼?有人疑惑地搖了搖頭,而海倫•凱勒卻答出了流傳於世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們無意苛求答案的完美,但正是對這些問題的品味、探討,使我們人類的生活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然而,面對人生的問卷,我們的回答也許艱難得多。我們掙扎於利益的驅使與良心的鞭策,困擾於對自己心靈的審判。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有人隨浪花沉浮,他們必將消逝,而老人桑地亞哥卻為了心中不死的信念與巨鯨搏鬥,如天地間的巨人精神常留。面對車上歹徒持槍搶劫,有人畏懼不前,或悄悄躲開,但更有人大吼一聲挺身向前。面對西藏高原上微薄的空氣,有人心安理得地享受都市裡涼爽的空調,而孔繁森卻選擇將生命深植於阿里深處……從這些回答,這些用實際行動作出的無聲的回答之中,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不同的人生,我們深深地品味出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不同的答卷詮釋不同的人生,更啟迪著我們深深的思考。作為要選擇的是守護心中那盞不滅的燈,向著光明的彼岸前行。我們有權利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正如我們有權利對眾多的問題作出見仁見智的回答,但是我們要記住,這樣的人生,有我們自己的品味,有道德的品味,有祖國人民的品味,有歷史在久久的品味。

本文成功之處在於能“大題小作”。文章題目很大,“人生”的視角很寬,但作者用許多具體事物和現象來表現其不同人生的豐富內容。開篇對美的不同回答,點題立論,內容具體,接著寫因不同的心緒,而對同一束鮮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內容真實具體。這樣寫不僅內容充實,而且令人信服。

2.小題大做。小題大做,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有的話題作文,角度狹窄,涉及範圍較小,要想作文內蘊豐富、思想深刻,就要藉助聯想,跳出小圈子,擴大視野,挖掘思想的深度。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卻包含深刻的意義,只要善於透過現象發現本質,把小題材放到廣闊的社會及歷史背景中展開,並深入開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陽光輝”“窺一斑而見全豹”“一葉落而知秋,一芽綠而示春”的藝術效果。小題大做,要領如下:

(1)有獨到眼光。這類小題在競賽題目中常見,如第八屆“新世紀”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看一個民工喝水》《苦瓜研究》。如《“七•一”記事》、《勸君莫酗酒》也是。單記“七•一”這天的活動和事件,容易停在一個平面上,有嫌單薄;單議酗酒對人體的危害,似乎囿於個人的圈子,缺少些社會性。小題的取材,依題撰文,難以寫出份量和厚度。因此要求學會細膩觀察,察已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

(2)能小中見大。也並非隨意撿來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個大道理。這裡還有一個深入開掘和精心加工的問題,即要從本質上把握住“小事”與整個時代、社會和生活的內在聯繫。這就要求在構思中要審度小處,著眼大處。雖然筆下處處是“小”,眼中時時是“大”。比如《壓歲錢》這個作文題目,可以展開這樣的聯想:身為大款的表叔給壓歲錢時的神態,人們對他恭敬的態度,自己的感受;貧困的外婆給壓歲錢時真誠而窘迫的神態,人們對她鄙薄的態度,自己的感受。最後結論是:真情是金錢不能替代的。這樣聯想構築全篇,便由圍繞“壓歲錢”敘寫一些小事而見出了一個大的“本質”。

(3)善引申開拓。要有開闊的思維,豐富的聯想。一滴露珠,能想像出黎明的清新;一顆寒星,能想像出夜空的寧靜;一朵浪花,能想像出大海的浩渺。能見人之所未見,想人之所未想,能夠一粒沙里見世界,一句話中見真情。要儘可能開發“材源”,串起那些相關內容,豐富文章的容量。例如,在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見情景中,切入重大而嚴肅的主題,《媽媽只洗了一隻鞋》的文題是夠小的,但卻可以切入“家長對素質教育的理解”的大問題;再如還可把具體事物的某些特徵同某種哲理、風格、精神品質聯繫起來,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借文題中具體的人事景物來表達人類的普遍感情和抽象道理。同時,還可把題材放入廣闊的社會背景和時代高度,使文章躍動時代脈搏,傳遞時代信息,表現時代精神。當然,小題大做應有個限度,不能任意拔高和擴大。

【例文借鑑】

舉手投足之間

生命的車輪緩緩向前推進,人類也已從年幼懵懂的種群成長為擁有高度文明與智慧的生物。知識與責任讓我們漸漸擺脫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我們越來越多地考慮善待自然。而我想說,善待自然,就請從舉手投足之間做起。

這個世界有很多環保主義者。他們可以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來抗議日本人對鯨的殘酷殺戮,他們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堅固的木屋過樹上生活來反對商人們對森林的砍伐。有時候,我們不由覺得那樣的勇氣與壯舉離我們太遙遠。沒有錯。但愛與善待並不總是要用驚天動地的犧牲來表達。在舉手投足之間,我們就可以表現出對自然的善待。

彎身繞過低垂的樹枝,輕輕扶起被吹偏的花朵,愛憐地送走不慎落到你書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無家可歸飢腸轆轆的流浪狗……生物之間平等的愛與尊重遂自舉手投足之間顯現出來。不要以為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為自然輝映在每一個弱小的生命里,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是對自然的珍惜與保護。我們需要規模組織都很龐大的環保運動,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細緻。

卡通片《西遊記》里有一幕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經,忽然一隻螞蟻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並沒有粗魯地甩動手掌或是直接將這隻小蟲碾死,他只是輕輕地將螞蟻所在的那隻手放在地上,讓驚慌失措的螞蟻安全離開。記得小時候我每看到這一段,總會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虛偽,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漸漸明白,正是舉手投足間的善,才成就了一個慈悲為懷的聖僧,才顯現出佛的博愛與睿智。同樣,當我們於舉手投足間,積累對自然的善待,誰又能說我們不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呢?

是誰說過,人類要用博愛的宇宙觀來看待自己,看待地球。宇宙觀,是告訴我們要學會平等地對待自然,將人類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員。而涉及到將理念轉化為行動,我則認為,要用最微觀的視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為。因為正是舉手投足間的小小善舉,才折射出一個靈魂的光芒,才體現出一顆滿盛愛與美好的真心。

點評:文章立意很成功。該文以識見為高,“小中見大”的立意集中深刻,強調了要在舉手投足之間善待自然,這切合了命題要求,敏銳切中社會熱點,把舉手投足這樣的微觀小事,和保護自然的巨觀命題有效結合。當然,把卡通片中的細節寫進來,讓文章有了具體可感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