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兩種作文模式

這兩種作文模式是為了控制學生想到哪裡寫到哪裡的問題而總結出來的,我認為很好的也很有效的兩種模式,它們讓學生知道什麼叫寫作文——文章,是有章法的文字;沒了章法,那只是在“堆字”!

一、5段橫向式(適合寫散文

這5段是這樣的:

第一段開頭,交代你對題目的理解。如“秋天的味道”,第一段就是寫你是怎么理解“秋天的味道”的,以及你要寫秋天什麼樣的“味道”。

第二、三、四段是文章的中心——這三段像排比句一樣構成排比段:內容排比,語言形式雷同,還有字數大致相同,形成“齊頭並進”的形式,所以叫“橫向式”。如“秋天的味道”,這三段分別從“涼,酸,澀”這三點出發去寫景、抒情或記事。

第五段結尾,總結上文,呼應開頭,明確主題。如“秋天的味道”的結尾就可以總結如下:秋天給我的感覺總是清涼,酸楚和苦澀的,這是秋天特有的味道,古人說“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到秋天我的心就開始慢慢起皺,一如這秋天的落葉。但是,“寂寥”並不代表消沉,正是秋天特有的味道讓我更覺秋天中發生的一點一滴的溫暖、甜蜜和希望的可貴,讓我在“黑暗中奮然前行”!

二、6段縱向式(適合寫記敘文)

這6段包括: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實際是小說的寫法。

大家不會開門見山,所以6段比較適合大家寫作。

需要說明的是記敘文是記一件事——從開頭記到結束。寫之前一定要考慮你寫的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是什麼,注意詳略。

還有,一定要注意對人物的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

要有對應題目的細節描寫,如“曾經哭過”,文中要有“哭”的細節的典型描寫。

要學會使用環境描寫來渲染和烘托。

這兩種模式雖然面向應試,但卻是很好的開門磚,學會之後可在此基礎上生髮出變化,讓文章“形式多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