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勻稱,文章方美

【病文展示】 

月光有情 

陸 洋 

夜,沉浸在一片歡悅之中。月影流過門檻,靜靜地注視著月光朗照下幸福籠罩的房間:一桌豐盛的晚餐,一盒誘人的蛋糕,一屋閃閃的燭光映著孩子如花般的笑臉。 

孩子的父母一個勁地為孩子夾著美味佳肴,一聲聲的祝福,一束束鮮花,一份份禮物,將孩子包圍在歡樂之中。在一陣陣歡呼中,孩子輕輕地吹滅了那閃爍著幸福的燭光,隨後,一個香吻落在了孩子的臉上。宴席上流淌的是溫馨與快樂。 

月影輕輕地移進了陰暗的側室,黑暗中一個白髮爬滿雙鬢的老人正出神地凝望著那燈火輝煌的客廳。喜悅與失望同時交織在老人的面龐上,他聆聽著隔壁的歡歌笑語,不由得深深地低下了頭。歡樂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似乎要把整個客廳掀翻,老人不禁苦笑:又有誰會記得孫兒八歲生日的今天,卻也是我的八十壽辰呢?不僅如此,孩子們甚至忘了邀請他去參加宴會,他連感受歡樂氣氛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在這個歡樂瀰漫一方的今天,自己卻被遺忘了。黑暗之中,老人的目光始終注視著傳遞幸福之光的客廳,他渴望這種幸福也能輻射到他的身上。他甚至還在希冀,還在等待,他告訴自己:也許他們只是太忙了,也許他們並沒有忘記我,也許他們想給我一個驚喜,也許……當然,即使孩子們什麼也不能記起,只要他們幸福,只要他們開心,也就是老人家最大的幸福了。老人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月影呆呆地望著這位年邁的老人,籠罩在月光之中的他是那么孤單、無助;月影似乎也感染了老人的寂寞,照射在牆壁上的月光是那樣的慘白…… 

【突破支招】 

1.對比是文章中經常使用的藝術手法,恰到好處的對比,能使文章的主題更突出。本篇文章旨在通過同一屋檐下兩個不同生日場景的對比,來表現中年人對長輩的忽略與傷害,這種忽略與傷害,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老年人寂寞孤單的正面描寫來表現,另一方面可通過孩子生日的隆重與歡樂來反襯。很遺憾,小作者並沒有很好地表現出作為家長的中年人對孩子生日的高度重視,因而也並不能很好地反襯他們對長輩的忽略和傷害。 

2.場景描寫要注意結構勻稱,形成文章的和諧美。文章寫孩子生日只用了很少的文字,而對老人的描寫卻占了很大的篇幅,給人一種頭輕腳重的不穩定感,修改時需要對孩子生日場景的熱鬧作細緻描寫。 

3.文章題目是“月光有情”,在文章的結尾,除了要表現月光對老人的同情外,更要注意通過月光對老人的關愛來反襯人的冷漠與無情。 

【升格佳作】 

月光有情 

陸 洋 

夜,沉浸在一片歡悅之中。月影流過門檻,靜靜地注視著月光下幸福籠罩著的房間:氣氛是那么溫馨,聲調是那么溫暖;晚餐是那么豐盛,蛋糕是那么誘人;燭光是那么迷離,禮花是那么耀眼;孩子如花般的笑臉更是那樣美麗可人。 

父母一個勁地為孩子夾著美味佳肴,八年前的今天,上帝把他們的兒子——今天的小壽星賜予了他們,從此也把為人父、為人母的幸福賜予了他們。在孩子成長的這八個年頭裡,他們收穫著孩子的點點滴滴,快樂著孩子的分分秒秒,他們甘願用自己的生命來澆灌孩子幸福的人生,他們深深懂得奉獻乃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在孩子八歲的生日晚宴上,在兒子生命中重要的日子裡,他們邀請了所有親朋好友,來分享他們的激動與喜悅。此刻,一聲聲祝福,一束束鮮花,一份份禮物,早已將孩子包圍在歡樂之中。在一陣陣歡呼聲中,孩子輕輕地吹滅了那閃爍著幸福的燭光,隨後,一個香吻落在了孩子的臉上,宴席上到處流淌的是溫馨與快樂。 

月影輕輕地移進了陰暗的側室,黑暗中一個白髮爬滿雙鬢的老人,正出神地凝望著那燈火輝煌的客廳,喜悅與失望同時交織在老人的面龐上,他聆聽著客廳里傳來的歡歌笑語,不由得深深地低下了頭。歡樂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似乎要把整個客廳掀翻了。老人不禁苦笑:又有誰會記得孫兒八歲生日的今天,卻也是我的八十壽辰呢?不僅如此,孩子們甚至忘了邀請他去參加宴會,他連感受歡樂氣氛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在歡樂瀰漫一家的今天,自己卻被遺忘了。黑暗之中,老人的目光始終注視著瀰漫著幸福的客廳,他渴望這種幸福也能輻射到他的身上。他甚至還在希冀,還在等待,他告訴自己:也許他們只是太忙了,也許他們並沒有忘記我,也許他們想給我一個驚喜,也許……當然,即使孩子們什麼也不能記起,只要他們幸福,只要他們開心,也就是長輩最大的幸福了。老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月影呆呆地望著這位年邁的老人,籠罩在月光之中的他是那么孤單、無助;月影似乎也感染了老人的寂寞,照射在牆壁上的月光是那樣的慘白。它將自己升得更高,它只希望通過自己博大的胸懷能把另一種愛傳遞給老人,溫暖老人的心,哪怕只是一點點…… 

點評 

升格後的文章和原文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兩段重筆描寫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文章的主題深刻而有力。同時,場景的勻稱所帶來的和諧美,也使讀者的視覺得到了很好的享受。具體說來,升格後的文章有如下三個方面令人讚賞: 

1.文章的開篇列舉了月亮眼中的幸福事物,由環境的溫暖寫到晚餐的豐盛,由誘人的蛋糕寫到迷離的燭光,由耀眼的禮花寫到幸福的孩子,正是室內室外這一系列事物的描寫,才使月亮所感受到的幸福言之有據。

2.孩子生日場景的描寫充分表現了年輕父母對孩子的關愛和重視,這種關愛和重視越是有力地得到表現,老人被忽略的悲涼就越令人傷感,對比所帶來的震撼力就越大。 

3.文章的結尾顯得唯美而又傷感:月亮有情,它想將溫暖傳遞給孤單寂寞的老人;而老人的兒子卻不如這看似冷漠的月亮,令人無限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