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鑑賞題的應對技巧

一位高三同學來信諮詢:語文試卷的現代文閱讀部分是我丟分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做鑑賞題的時候,我常常感覺茫然無措。希望老師介紹點解題方法,最好舉點例子。

鑑賞是閱讀活動的最高一級,鑑賞題也是高考現代文閱讀的熱點題型,涉及的文體有散文和小說,其中散文是主流。鑑賞題一般都是以簡答題的面目出現在第二卷。鑑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a)形象、b)語言、c)表達技巧。文學作品的鑑賞有其規律,做鑑賞題也有章可循。

一、形象的鑑賞

文學作品的形象可以是具體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哲理或者是象徵某種人物、精神的景象、物象。形象都具有典型性。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首先抓住形象的特徵,人物形象要分析其性格,物象要體會其象徵意味,最後分析形象對表現主旨的作用。

1、技法展示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可以分“三步走”:首先,聽其言,觀其行。就是從作者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語言、外貌、行動、心理等。其次,給人物寫“思想鑑定”。這是由表及里的過程,就是通過作品對人物的種種描寫,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及思想品質。再次,體悟作者的創作意圖,從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題和情感傾向中去認識人物形象的意義和作用。

2、真題舉例

XX年高考浙江卷第21題要求考生賞析小說《烏米》中“我”的形象與作用。我們可以按照上述步驟進行解答:

第一步:聽其言,觀其行。文章的主人公是瘋老婆子,她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日復一日地歌唱,盼望他們歸來。“我”能夠聽出她歌聲中的怨訴,並且特意去看她,“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聽著她歌唱。” “我對她這種全神貫注的神態滿懷敬意,我覺得,她這種只懷著一種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羨慕。”第二步:由以上對“我”的描寫,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對老人充滿同情,能夠發現老人的行為中的人性之美,並對老人滿懷敬意。儘管如此,“我”並未“產生什麼希望”,因為“我”知道“年邁的烏米永遠等不到什麼了”,這又說明“我”對現實保持著清醒的認識。第三步: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要求我們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把形象放在全篇之中去把握。作品主人公是瘋老婆子,作品正是通過“我”交待了她的身世,展現了她身上蘊含的人性之美,一步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把握全篇,不難明確“我”的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實感;②“我”是貫串全文的線索;③借“我”的感觸揭示全文主旨;④通過“我”對烏米的情感態度突出烏米的形象。

二、鑑賞語言和表達技巧

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就是分析文學語言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具有怎樣獨特的語言風格(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運用了什麼獨特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通感等)。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是指表達文章內容所運用的具體方式,主要包括修辭方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篇章結構等。

1、技法展示

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主要是分析語言運用的特點、風格及修辭手法。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就是分析文章運用了什麼技巧,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達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近年來,鑑賞語言和表達技巧常常使用綜合題型,根據這一趨勢,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鑑賞語言和表達技巧:第一步,明確所用手法;第二步,結合原文說明手法的具體運用;第三步,分析表達效果。

2、真題舉例

XX年高考安徽卷第16題要求從語言表達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第一步:句中的“他”指的是太陽,作者卻用了“走下去”“爬上”等用於人的動詞;前面是“熄滅著”,後面是“燃燒著”,前後正好相反;仔細體會,前後句子使用了相同的形式。由此,可以明確這一句使用了擬人、對比、對稱句式等手法。第二步:結合原文說明手法的具體運用,比如“擬人”在文中表現為通過“走下”“爬上”等動詞賦予太陽人的特徵,將太陽人格化。第三步:交待手法的表達效果。“擬人”使表達生動形象,對比使日出與日落情景形成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對稱的句式可以給人整齊的美感。本題擬人和對比容易回答出來,但句式對稱要答出來難度較大。

方法對於解題必定有益,但正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光靠方法不能包打天下。鑑賞還應對建立在對作品本身的充分理解上。你說做題時茫然無措,我覺得十之八九還是沒有真正讀懂作品,因此建議你還是首先認真閱讀作品,理解主旨,然後再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