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學工作計畫

課堂教學嚴格遵循教學規律,做到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和知識容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儘可能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作業布置做到“四精四必”,“四精”是指:練習精選、學生精練、作業精批、課堂精講;“四必”是指: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課堂教學提倡教師因材施教,積極實施分層教學,重點在分層布置作業上下功夫。提倡布置分層次、階梯性的作業,減少簡單機械的重複作業。通過分層布置作業,“讓優秀生吃得飽,讓中等生吃得好,讓學困生吃得了”。

強化目標意識。加強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學過程管理,增強高一高二年級的聯考意識,進一步完善年級教學質量過關制度。實行教學目標管理,高一年級重點抓“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高二年級重點抓“學生的學習毅力、自主學習和學科平衡”;高三年級重點抓“學生的考試心理、應試技巧和聯考複習方法”。

繼續探索在新形勢下理科競賽班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理科競賽班的辦學效益。抓好數理化生等學科競賽,確保我校學科競賽成績繼續名列嘉興市重點中學前茅。

繼續探索假期作業布置的有效方法,提高假期作業的效果。

4、抓準指導意見,推進課程實驗

積極穩妥、創新求實地穩步推進高中新課程實驗,逐步形成有效實施新課程的校本體系。

探索ⅰb選修模組高二新課教學和高三複習教學模式,逐步形成學校特色。

執行《課程設定意見》和課時計畫,按照要求規範開設各級各類課程。

發揮《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在學科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做到把握教學要求、教學難度、教學深度和練習難度,“多做有用功,少做無用功”,不斷提高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施有效教學。

實行行政班和教學班並存的教學組織和學生管理模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進行選課指導,積極探索選課走班制下教學管理的有效辦法,建立起有利於新課程實施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學校要在電子學籍管理、學生成長記錄、綜合素質評價、學分制管理、體育項目選修開設等方面積極探索,不斷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

(三)求真務實,服務課堂,合力抓好教科研工作

1、加強組織管理,全面提升教科研成果質量

堅持從我校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從提高教育教學系統效能角度尋求振興學校科研工作的切入點,不斷加大教科研工作的力度,形成教科研氛圍,完善教科研激勵機制,讓教育科研走近教師,走進課堂,充分調動教師開展教科研的積極性,增強教科研工作在學校中的現實生命力,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

發揮學校教育科研中心組作用,為教師論文和課題研究的開展作引領與指導,努力提升我校課題、論文等的水平。完善我校教師教育教學論文、研究課題的校級評審推薦組織工作。根據規範教研組工作要求,重點做好論文評選、課題結題和優秀科研成果評選的推薦上報工作。開展校主導性課題的實施。做好今年立項課題的申報、結題工作、認真開展各級已立項課題的階段檢查工作。做好平湖市級、嘉興市級以及浙江省級教育教學論文送審工作;舉辦一次教師教育教學案例、教育教學敘事比賽活動。

著手進行“平湖中學名師叢書”(第一批3本)的出版工作。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塑造學校品牌

進一步加強學校心理健教育,積極做好由我校主辦的平湖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輔導站建設工作和本校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繼續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舉辦有關心理健康、新課程方面內容的專家講學、科研講座。調整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小組,加強對全體同學特別是高三年級學生學法指導和心理健康輔導。

3、繼續推進校“青藍”、“藍天”工程建設,促進新青教師成長

繼續加強和改進新青教師評估指導工作。深化“青藍工程”、“藍天工程”、“名師工程”組織實施工作,通過公開課展示座談和大會交流提高培訓質量。繼續加強師徒結對工作

4、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素質,提升學校品位

繼續抓好社團文化建設,指導各種社團開展活動,重點加強校園學生辯論活動,做好選拔與組建、訓練與參賽等工作,把校園學生辯論活動作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活動載體,擴大普及面,提高活動質量,創立學校品牌。

開展新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

進一步完善校本文化建設委員會,搭建各種編委會,在已形成的“校本文化叢書”(“校本課程”、“校本教材”、“校本文化”)系列刊物的基礎上,繼續編好《平湖中學報》、《平中教科研》、《江南風》、《青蘋果》、《家園》、《青春風》一報五刊。重點做好《平中教科研》第5卷、《青蘋果》第5卷、《江南風》第4卷、《校本文化巡禮》的編輯出版工作,不斷提高版式水平、文稿質量和內涵特色,努力提升我校編辦報刊的水平。利用《平中教科研》、《平湖中學報》等形式,繼續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廣工作。積極向各報紙、雜誌、電視台、電台和平湖教育網進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