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策劃方案

2.加強企業安全管理機構隊伍建設。依法設定安全管理機構,足額配備安全管理人員,高危行業企業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不少於從業人員總數的1%。2011年6月前,每個煤礦都要配齊“六大員”(礦長、分管安全、生產、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和通風區長),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要配齊“五大員”(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機電、技術副礦長),露天礦山和尾礦庫要配齊“三大員”(主要負責人、分管安全、技術負責人),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建築施工企業必須配備安全管理機構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主要負責人和專職分管安全負責人應取得相應資格證,其他行業企業也要配齊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

3.強化企業安全技術保障。強化企業技術管理機構的安全職能,按規定配備安全技術人員。切實落實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因安全生產技術問題不解決出現重大隱患的,要依法對企業主要負責人、主要技術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給予處罰;發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責任。強制推行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煤炭部門和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督促煤礦、非煤礦山制定和實施生產技術裝備標準,安裝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等技術裝備。生產礦井要在2024年6月底前完成。逾期未安裝的,依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建設改造礦井應將上述系統納入設計內容,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投產時未達到要求的,不得通過投產驗收。交通運輸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督促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運輸專用車輛,旅遊包車和三類以上的班線客車安裝使用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星定位裝置,2024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安監部門要督促涉及危險性工藝的化工企業進行自動化、連鎖化改造,2011年12月底前完成;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督促企業在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企業安全防護水平。市直有關部門對列入國家和省產業結構調整的,不符合有關安全標準、安全性能低下、職業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產的落後技術、工藝和裝備要予以強制性淘汰。對能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隱患的技術改造和搬遷項目,要在立項、審批、融資、征地等方面予以支持。遏制安全水平低、保障能力差的項目建設和延續、對存在落後技術裝備、嚴重職業危害、構成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要予以公布,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依法予以關閉。

4.加強建設項目安全管理。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要包括安全監控設施和防塵、排水、防火、防爆、防瓦斯等有害氣體等設施,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未做到同時設計的一律不予審批,未做到同時施工的責令立即停止施工,未同時投入使用的不得頒發安全生產許可證,並視情節追究有關單位負責人的責任。發現建設項目與設計有重大變更,未重新審批的,要依法從重處罰。嚴格落實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監管等各方安全責任。嚴禁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參與工程建設相關工作。對項目建設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違法分包、轉包等行為的,立即依法停工停產整頓,並追究項目業主、承包方等有關各方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