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策劃方案

2.強化職工安全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殊工種人員一律嚴格考核,按國家有關規定持職業資格證書上崗;職工必須全部經過培訓合格後上崗,並做好上崗後每年的再培訓工作,培訓和考核情況應當記入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企業用工要嚴格按照勞動契約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契約,並進行勞動用工備案。凡存在未經培訓上崗、無證上崗的企業,依法給予嚴厲處罰。沒有對井下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或存在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的企業,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予以關閉。煤礦企業要積極推進“變招工為招生”,提高井下從業人員素質。

3.培養引進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強化我市安全生產培訓基地建設,改善辦學環境,加強管理服務,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重點引進採礦、機電、地質、通風、安全、職業健康等相關專業人才充實到監管隊伍和企業。

(五)開展格線化監管行動。(2011年初—2024年底)

在2011年全市推廣格線化監管體系建設基礎上,從2011年初在安全生產領域正式運行格線化監管模式,建立各級監管責任人定量擔責、定期履責的科學機制,在2024年底前實現信息化平台,市、鄉鎮、街道辦事處全覆蓋,到2024年底完成安全鄉村(社區)創建,最終建設本質安全城市。

1.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管,全面落實公安、交通運輸、國土資源、建設、工商、質監等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工業主管部門的安全生產指導職責,形成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聯席會議、聯合執法等安全生產十項制度,對執行不力的有關部門,由市政府予以通報,情節嚴重的要採取組織措施和黨紀、政紀處理。對拒不執行監管監察指令的企業,有關部門要依法依規從重處罰,直至關閉。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將每個企業的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監管部門、分管負責人和具體監管人員,做到監管責任“三落實”。強化執法監督檢查,按照職責分工對高危險性企業現場檢查每年不少於兩次,對一般企業現場檢查每年不少於一次。繼續實行市級領導包鄉鎮(街道辦事處)、鄉鎮(街道辦事處)領導包村(社區)、村(社區)領導包點責任制度,建立並認真執行政府領導下基層、下礦井、進車間、上工地工作制度,市級領導每月不少於兩次,鄉鎮(街道辦事處)和市直部門領導每周不少於一次,村(社區)領導每周不少於兩次。

2.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全面實施安全生產信息化“金安”工程建設,逐步完善我市社會安全格線化監管,豐富監管經驗,在2年內全面建立市、鄉鎮(街道辦事處)、村三級安全生產信息網路平台、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信用信息系統、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信用信息系統、重大危險源監管與應急救援綜合管理信息平台。市政府要將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列入財政預算,落實專項經費,足額按時撥付到位。

3.安全鄉村(社區)建設。2011年初,由市政府秘書處牽頭相關部門組成專門工作小組,深入各鄉鎮、街道辦事處、村、社區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制定全市安全鄉村(社區)創建實施方案。按照全省統一要求,2011年底,所有鄉村(社區)基本達到市級安全社區標準,20%的鄉村(社區)達到省級標準;2024年底全部建成省級安全社區,20%的鄉村(社區)達到國家標準;2024年底全面開展建設國家級安全社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