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策劃方案

3.提高工傷事故死亡職工一次性賠償標準。企業負責人要為全體職工辦理工傷保險。從2011年1月1日起,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職工死亡,其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按全國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計算,發放給工亡職工近親屬。同時,依法確保工亡職工一次性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的發放。

(三)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行動。(2011年初—2024年底)

市直安全監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組織本行業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活動。2024年6月底實現行業驗收率100%,並定期動態調整;根據驗收結果,2024年底前在各行業領域所有企業實行信用掛鈎和分級監管。

1.嚴格安全生產準入前置條件。要把產業政策、安全生產標準、安全生產管理、裝備和人員素質作為高危行業企業準入的前置條件,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的若干規定》,實行嚴格的安全標準核准制度。要把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或參加安全責任保險作為企業安全生產標準的必要內容,納入安全許可的準入條件,實行前置核准。礦山建設項目和用於生產、儲存危險物品建設項目,應當分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評價,嚴把安全生產準入關。凡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條件和產業政策違規建設的,要立即停止建設,情節嚴重的由市人民政府依法實施關閉取締,降低標準造成隱患的,要追究相關人員和負責人的責任。

2.全面開展安全達標。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市安全監管和行業管理部門要結合本行業實際,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規劃,按照先易後難、先高危後一般、分級分步推進的原則,督促企業限期達標。凡在規定期限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等證照,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由市人民政府依法予以關閉。

3.在標準化創建和驗收中發揮安全生產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推動安全生產評價、檢測檢驗、技術支持、安全培訓等服務性機構的規範發展。有關部門對在相關評價、鑑定結論、培訓考核中存在的違法違規、弄虛作假的,要依法依規實施行政處罰,從嚴追究相關人員和機構的法律責任。

4.推行屬地監管和信用掛鈎制度。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屬地管理。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在2024年6月底前組織對企業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安全標準化分級考核考評,根據考評結果,對企業實行分級監管,對標準化程度高的、安全基礎工作紮實的、安全有保障的,要給予優惠和保護;對標準化程度低的強化安全監管。評價結果向社會公開,並向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擔保業等主管部門和發改、環保、經貿、工商、稅務等部門通報,作為信用評級和新、改、擴建項目審批的重要考核依據。

(四)開展安全培訓教育行動。(2011年起每年循環一次)

1.從2011年起,每年由市安委辦牽頭組織開展企業分管安全負責人及一線班組負責人安全培訓,重點培訓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管理知識、安全基層基礎責任制的落實及事故案例等,提高企業各部門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