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扶貧辦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目工程建設以及小額信貸、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轉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做到時間過半,計畫任務完成過半。

一、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的情況

1、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扶貧項目建設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個整村推進項目工程建設任務。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035萬元,項目工程已於3月底全面完工。通過項目的實施,項目村農田水利、人畜飲水、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夯實,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增強,3182戶12124人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災工作夯實基礎;同時,全面完成了第一批9個省級扶貧整村推進項目。第一批爭取實施的省級扶貧整村推進項目涉及4個鄉鎮8個村民委員會9個自然村,受益農戶497戶1297人。項目總投資428.91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135萬元,民眾投勞折資77.08萬元,整合部門資金216.83萬元。二是加強與上級對接溝通,積極協調爭取項目資金。通過對接協調,省州初步確定下達我縣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個,國家補助資金80萬元;易地扶貧搬遷項目1個,財政扶貧資金150萬元,搬遷安置特困農戶300人;第二批省級整村推進項目26個;農村安居房改造100萬元;貧困村互助資金100萬元。

2、扶貧到戶貸款工作成效明顯。一是按期全額收回發放的1700萬元小額貼息到戶貸款;二是爭取並及時發放第一批小額貼息到戶貸款資金1500萬元;三是爭取第二批小額貼息到戶貸款資金萬元,使的小額貼息到戶貸款資金達到3500萬元以上,創歷年新高。四是創新小額信貸工作機制,使我縣的小額信貸工作在全州成為亮點,工作經驗被其他縣市借鑑推廣。

3、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為勞務輸出奠定基礎。計畫完成勞動力轉移培訓4000人次。上半年爭取到第一批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30萬元。目前已組織完成引導性培訓12期1500人次。

4、社會掛鈎扶貧不斷深入,“大扶貧”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級掛鈎扶貧單位高度重視扶貧工作。今年,我縣共有1家中央單位、2家省級單位、15家州級單位、79家縣級單位參加掛鈎扶貧和4名廳級領導聯繫我縣貧困地區掛鈎扶貧工作。半年來,各級掛鈎扶貧單位和領導積極為貧困村出謀劃策,向貧困地區捐款31.5萬元,捐物折資46萬元,協調爭取項目資金182萬元,有力地支援了貧困地區發展。在掛鈎扶貧工作中,很多單位都比較重視,掛鈎扶貧工作開展比較紮實。例如,掛鈎扶貧大姚縣的中智公司為支援我縣抗旱捐款40萬元。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靜到趙家店打苴基指導扶貧工作。副州長左榮貴親臨扶貧點三台鄉黃家灣調研指導扶貧開發工作。州民委領導到扶貧聯繫點趙家店鄉打苴基村委會走訪慰問貧困農戶,捐贈4000元。州機關事務管理局領導到扶貧點灣碧鄉高坪子村委會,損贈現金15000元,捐贈電教設備1套價值元,總計17000元。州統計局為扶貧點三台鄉黃家灣村委會捐款10000元。州民族藝術劇院為扶貧點金碧鎮澗水村委會捐款元,捐贈被子20床,併到金碧、三岔河等鄉鎮開展送劇下鄉活動。二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幫扶項目。通過協調,爭取到中國扶貧基金會“愛心包裹”項目一件,為我縣27所國小和5329名國小生爭取到價值66.79萬元的“愛心包裹”。

5、“xx”扶貧開發規劃編制工作按期完成。通過廣泛調研,實地查看,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要求,充分尊重貧困地區民眾的真實意願,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統籌安排,精心組織,順利完成了“xx”扶貧開發規劃編制工作。“xx”期間,我辦將針對不同貧困類型,採取不同的扶貧方式。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行開發式扶貧,對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搬遷扶貧和勞動力轉移培訓扶貧。在今後的5年中,將重點推進以下四大工程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一是計畫在7個鄉鎮完成600個整村推進項目,在5個鄉鎮實施整鄉推進項目,幫助民眾改善基礎設施;二是在產業方面,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計畫發展優質核桃50萬畝,葡萄3萬畝。每年發放小額信貸到戶貸款2500萬元,五年總計12500萬元。爭取扶持農業龍頭企業15家,每家貼息貸款800萬元;三是爭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5個,就地就近安置貧困民眾4000人。實施危房改造15000戶,茅草房拆除重建3675戶;五是完成貧困地區勞動力引導性培訓15000人 ,技能性培訓4500人。

6、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發揮資金最大效益。我辦嚴格按照財政扶貧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扶貧項目資金的管理。財政扶貧資金堅持專戶運行、專帳核算,專人管理,封閉運行,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帳制。嚴格按省、州批覆的項目組織實施,做到資金到項目、管理到項目、核算到項目、檢查到項目,按項目實施進度核拔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