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管理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二、業務工作

(一)灌區一期工程收尾工作進展順利。

年初以來,局黨委通過周密部署、科學安排、精心組織、責任到人、具體到事、緊鑼鳴

鼓,完成了以下幾項工作:

1、全面啟動了**水庫灌區一期工程驗收資料準備工作。為抓好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水庫管理局成立了**灌區工程驗收資料撰寫工作組,下設資料編審、綜合管理、技術、施工、質量、運行、監理、資產管理8個專業組,明確了各組的工作職責和14個竣工驗收的重要材料撰寫責任人及22個竣工驗收應準備的備查材料撰寫責任。根據目標任務,已完成《初步驗收工作報告》、《驗收鑑定書》、《灌區工程檔案資料自檢報告》、《灌區工程建設大事記》、《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及移民安置工作報告》等初稿的編撰工作。

2、工程檔案資料整理基本就緒。到目前為止,整理了XX年以來的文書檔案25卷251件,灌區工程檔案821卷2150件,圖紙2425張。其中招投標書108件435份,施工契約檔案15件42份,施工管理報告50件614份,竣工報告36件104份,監理報告53件112份,結算報告45件92份,單元工程質量評定138件760份,初設圖16件272份,技施圖47件540份,竣工圖93件1613份。接待借閱檔案139人次。在市檔案局的指導下,完成了灌區工程檔案的自檢工作。

3、灌區契約工程結算進展順利。年初以來,已完成管理局直管的契約工程22個;魯甸縣27個契約工程項目中的26個已進入審計程式,1個尚在辦理結算中;昭陽區46個契約工程結算已全部完成;配合市財政完成了20個契約工程的造價評審。

4、灌區固定資產界定工作進展順利。灌區工程用地是**灌區的固定資產,管理局在與相關部門多次匯報、協商的前提下,聘請了有關單位對灌區用地進行了勘測定界。目前,定界工作進展順利,外業定界、量測已基本結束。

(二)積極探索灌區運行管理。

**灌區自1999年向昭魯農田供水以來,灌溉管理是粗放型“放大鍋水”到嘗試計畫調水,由行政長官調度到科學、規範調度,由水量浪費驚人到千方百計節約用水,經歷了幾年的摸索探討,逐步形成了現階段的一整套初步的灌溉管理制度和辦法,對促進灌區的節水、增產和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1、用水管理。一是嘗試了層層編制用水計畫的原則,由用水戶逐級上報年度、分期需水計畫,管理局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中長期天氣預報,結合水庫歷年水文資料,對來、用水量趨勢預測分析,在滿足灌溉要求的前提下,考慮發電等其他部門的用水,編制年、月、旬用水計畫。在考慮計畫編制時,強調計畫用水、節約用水、科學用水,並充分發揮昭魯灌區內中小型水利設施和水管站的作用,做到各種水資源統一調配,合理利用。二是“按畝配水,計量收費,指標到區(縣),靈活調度”的原則。按昭魯灌區灌溉作物計畫種植面積和需水計畫、當年有效水量以及兼顧次年用水要求,統一制定水量分配計畫,管理局可視來、用水變化情況適時調整計畫。三是權利與義務相結合的原則。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對渠系工程分級明確職責,凡沒有完成渠道工程維修任務或水費不能及時上繳的,按照比例扣減分配水量,直至停止供水(此項工作未真正實施,原因在於目前管理機制不順,實施有難度)。四是推行“供用水目標責任制”的原則。由供、用水單位就計畫用水、渠道計損、水費結算等方式簽訂目標責任制,按責任制雙方履行各自職責(此責任制初步方案也擬訂,待市政府召開管理工作會議討論通過後實施)。五是初步償試了嚴格按計畫調度的原則。按農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要求,用水高峰期長短,全年劃分三個較大的用水階段,即泡田插秧水、曬田後復水、水稻含苞抽穗高峰期用水。事先作出長計畫短安排,在計畫內,由昭魯兩縣(區)管理單位根據各自用水要求,向管理局提出供水流量、時間申請,管理局適時適量調度,保障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2、灌溉調度。一是在灌溉調度中,灌區管理處全體人員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各種水雨情信息,並套用計算機技術,做好灌溉預報和灌溉水動態管理,不斷修正用水計畫,儘量保證供用水計畫與實際情況相符,避免水量浪費和確保渠道輸水安全。二是做好防汛調度工作,當渠道滿負荷運行時,是渠道防汛關鍵時刻,因而必須事先制定各乾渠防汛調度方案,做到心中有數,有備無患,各乾渠防汛調度方案由管理局批准後執行。

3、灌溉管理。一是管理局初步制定《**農灌供水調度程式》,各乾渠管理所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制定灌溉調度崗位責任制、灌溉管理制度等,各種制度落實到段、組、人,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互相協作,獎懲分明。二是灌溉季節,局、處、所、段24小時全天候值班,交、接班要認真交接灌溉調度情況,下級要及時向上級匯報灌溉調度情況,發生差錯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三是水庫調度分中心認真觀測記錄水、雨情、流量等數據,並實行一日兩報制上報管理局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