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管理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三)灌區抗旱工作。

今年,44年一遇的大旱災情嚴重影響了昭魯兩縣(區)正常的春耕生產,使昭魯兩縣(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確保昭魯兩縣(區)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水庫管理局黨委認真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採取一系列措施,舉全局之力,投入到抗旱工作中,極大地緩解了灌區旱情,保障了灌區的農業生產和民眾生活用水,以實際行動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兩縣(區)人民的關心和支持。主要體現在:

1、黨委高度重視夯實抗旱基礎。一是切實加強領導。黨委書記、局長全面抓,分管副書記親自抓,黨委委員具體抓,相關領導“坐陣”抓,職能部門直接抓的“五抓”並舉合力,把向灌區供水保春耕作為人民民眾衡量**灌區工作滿意不滿意的一個重要標尺。二是堅持巡查維護。先後派出三批工作人員奮鬥在灌區一線,安排黨員幹部對南北乾渠的關鍵渠系、洞口 “守陣”。同時,做好清淤除障和防盜等工作。已組織相關人員對南北乾渠和魯甸分乾渠113公里的渠系進行了巡查,巡堤530人次,行程4800公里;對4段影響通水的設施和渠系投入資金20多萬元進行了搶修,保障了灌區供水暢通無阻,確保了昭魯兩縣(區)用水不受影響。三是早字當先有備無患。去年12月1日至今年1月20日向永豐水庫調水300萬立方米,向蘇家院、樂居、永豐三個鄉鎮的農田灌水200萬方。使昭陽區4個鄉鎮、5萬畝農田未受到旱災威脅,並緩解了旱情到來之前的用水衝突。四是深入灌區,調查研究。1—4月,管理局先後派出了六批工作人員,由黨員領導帶隊分別深入昭魯灌區範圍

內的有關受益鄉鎮及農業生產一線,主動聽取灌區鄉鎮和老百姓用水供需情況,在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灌區農灌供水調度程式》等11項制度,做到用水區域清楚、地塊清楚、面積清楚。為今年的放水工作在組織上、思想上、調度工作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夯實了抗旱基礎。

2、科學管理和調度,合理安排利用有限水資源。年初,按照“保城市供水、保農灌用水”的原則,確定了春灌用水4000萬方,後備應急用水XX萬方。在旱情到來之初,管理局及時調整了調水重點,保證魯甸縣和昭陽區的重災區。水庫供水調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水情一日兩報制,抗旱救災實行水庫調度分中心、灌區管理處、南北乾渠和領導小組五部電話長期開通制。灌區抗旱調水隨喊隨調,有效地緩解了昭魯兩縣(區)的旱情,受到廣大民眾的稱讚:“**水庫是昭魯兩縣(區)人民的民心工程”。在**水庫的保障下,擴大了栽種面積,灌區民眾十分滿意。據調水資料顯示,截至6月30日,**水庫已向昭陽灌區供水2792萬方,灌溉面積達20萬畝;向魯甸灌區供水641萬方,灌溉面積達3萬畝。紮實有效的工作使昭魯兩縣(區)15個鄉鎮的旱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緩解,為兩縣(區)的抗旱保苗作出了巨大貢獻,挽回農民經濟損失8500萬元。同時,在乾旱之年,**水庫向昭陽區城市生產生活供水720多萬方,保障了昭陽區城市居民的用水。

(四)保護**水庫水資源的社會氛圍已初步形成。

今年以來,**水庫管理局把保護**水庫水資源作為昭通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堅持保護水資源與先進性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做好水庫水資源保護工作作為檢驗共產黨員先進性標準的尺度,多措並舉,內練基本功,外樹單位形象,確保了鄧先培市長**現場辦公會所作指示精神的落實。

一是在原來調研的基礎上挑選5名精兵強將,由局長或副局長帶隊,先後10餘次深入昭陽區大山包鄉、魯甸縣龍樹鄉、永善縣碼口鄉等水庫徑流區的34個行政村、85戶農戶,了解水庫徑流區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摸清徑流區、水庫周邊鄉鎮農戶的分布情況和影響水資源保護的原因,召開鄉級組織和農民參加的座談會7次。三是5次與徑流區的鄉鎮領導召開會議,共同探討保護水資源治理污染的措施。四是在調研的基礎上草擬了“市政府**水庫水資源保護協調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辦公室工作職責”,為市政府當好參謀,為今年1月25日市政府召開“**水庫水資源保護協調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明確市直各部門今年水庫水資源保護目標任務夯實了基礎。目前,有13個政府職能部門提交了保護規劃方案,進入實施階段,工作進展順利。五是抓“共建文明村”活動,減少徑流區對水資源的人為污染。為改變村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提高村民的文明意識,減少徑流區民眾對生態的破壞和生產生活污水對水質的影響,管理局主動與水庫徑流區鄉、村、組開展了以保護水資源為主題的“共建文明村”活動。在經費緊缺的情況下擠出50萬元資金用於水庫水資源保護,第一期投入20萬元與市林業局、昭陽區、魯甸縣共同在徑流區安排建設400口沼氣池,搞沼氣池示範點。目前,此項工程正在建設中。為了確保共建活動不走過場,卓有成效,管理局再次投入6萬元資金用於共建工作,並明確各處(室)直接與昭陽區的瓜寨、居樂、漁壩、新河、梨園五個村掛鈎,幫助指導民眾建節能灶200口,使200戶民眾和1000餘人直接受益。通過共建活動,帶來了以下幾個好處,一是幫助民眾解決了能源困難,降低對林地的毀壞,節柴節能;二是既減少水土流失對水資源的污染,又提升了水庫周邊和徑流區的綠化覆蓋率;三是與當地民眾建立了共同來保護好**水庫的和睦友善關係;四是傳播精神文明,改變徑流區民眾落後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社會效益和水庫水資源保護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