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產後尿失禁婦女的時間分布範文

產後尿失禁的發病原因主要為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時拉傷骨盆底肌肉群或損傷相應的血管神經,從而導致提肛肌鬆弛、萎縮,影響尿道外括約肌的功能。目前對於尿失禁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通過盆底鍛鍊來加強肌肉功能。該文2024年1月―2024年7月間通過對2 432例產婦進行問卷調查,旨在探究產後發生尿失禁的時間分布和產科因素,現報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在該院分娩的產婦243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保存完好;②依從性高、能配合完成隨訪;③產婦及家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中止妊娠者;有盆腔手術史;有肝腎等功能不全者。該次研究共納入2 432例孕產婦,年齡19~41歲,平均(28.61±2.75)歲,其中單胎2 124例,多胎309例;足月產2 215例,非足月產217例。

1.2 調查方法

調查表格採用國際尿失禁諮詢委員會尿失禁問卷表(ici-q-sf)[2]。採用電話、入戶、門診隨訪等方式對產婦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員由該院各科室抽調的30名護士組成,調查前進行統一培訓,問卷內容包括:年齡、體重、職業等一般情況;新生兒體重、分娩方式等產科情況。本次調查2 432例孕產婦,回收有效問卷2 342份(96.30%)。 1.3 尿失禁診斷標準

尿失禁診斷標準依據1990年國家尿控協會(ics)制定的標準,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和混合性尿失禁[3]。其中壓力性尿失禁指腹壓增加時有尿液自尿道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尿急、尿頻、夜尿、尿量減少,能自主控制或來不及上廁所引起尿濕;混合性尿失禁包括上述兩種情況。

1.4 統計方法

套用spss 19.0統計軟體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採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使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採用非條件性logistic回歸。

2 結果

2.1 尿失禁發生情況

2 342例研究對象中發生尿失禁者65例,發生率為2.78%。65例產後尿失禁產婦中,尿失禁發生在產後6~8周的例數為13例,占20.00%(13/65),在產後5周內的例數為6例,占9.23%(6/65),超過產後8周的例數為46例,占70.77%(46/65),通過該次研究,說明產後超過8周發生尿失禁的比例較高。

2.2 產後尿失禁產婦一般情況比較

尿失禁產婦與未發生尿失禁產婦在年齡、體重指數(bmi)、孕周和新生兒體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分娩方式、產次等比較

多胎產婦尿失禁發生率為30.00%(14/2107),明顯高於單胎產婦的0.66%(51/1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產產婦尿失禁發生率為5.04%(48/953),高於剖宮產產婦的1.28%(17/13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產產婦尿失禁發生率為5.76%(46/798),高於初產產婦的1.28%(19/14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尿失禁是一種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產後尿失禁的主要發病因素有產婦自身因素、胎兒因素以及生產因素等。尿失禁的發生與胎兒對產道的過度牽拉密切相關,所以胎兒體積過大為巨大兒時,經陰道分娩時更容易損傷產婦盆底肌肉組織,造成產後尿失禁。而生產因素是產後尿失禁的主要發病因素[4]。生產過程中胎兒先露部分經過產道時過度牽拉盆底支撐組織的肌肉、筋膜及韌帶,從而引發尿失禁。該研究結果顯示,2 342例研究對象中發生尿失禁者65例,發生率為2.78%,其中發生在產後6~8周的為13例(20.00%),發生在產後5周內的為6例(9.23%),超過產後8周的為46例(70.77%),說明產後尿失禁主要發生在產後8周以後。該結果提示臨床上存在一段時間可採取有效措施來預防女性產後尿失禁的發生,這種早期預防的效果將明顯優於發病後才治療。該文研究結果還顯示,多胎產婦尿失禁發生率(30.00%)明顯高於單胎產婦(0.66%),而陰道產產婦尿失禁發生率(5.04%)高於剖宮產產婦(1.28%),經產婦發生率(5.76%)高於初產婦(1.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有相關研究報導,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生與盆底肌肉收縮力降低有直接關係,相關因素包括多胎產婦等,與本研究結果一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