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專業畢業設計: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摘  要】  單向傳輸知識的傳統的講演式課堂教學容易造成學習的被動和高分低能現象。對此,以問題為本的學習(pbl)起到了一定的改進作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學習者作為學習主體,倡導從學習者出發和加強問答的教學。探索和實踐經驗表明,開展互動式的課堂教學,以問題為引導,增強了課堂的互動功能,激發了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把握了教學進程,突出了教學要點,加強了能力培養。從實際出發的互動式課堂教學大有可為。

【關鍵字】  互動式方法、課堂教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 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js-s265(XX)創刊號-0048-004

study and practice on interactive-engagement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liang jun

(sanjiang university,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su,nanjing, 210012)

abstract: the tradition lecture transmits knowledge messages in a single direction. it is easy to land the students in a passive position and bring some of them about “high score and low ability”. the 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have changed the case partl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learning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o practice. every student is a principal part of his learning and the lecture start in all case from them. increasing interactive questions in class are proposed. both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show that, by means of the 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 with pbl, the interactive function in classroom is enhanced, learning desire of students is aroused, teaching progress is easily held and main points of knowledge taught are highlighted and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s developed. the interactive-engagement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lassroom from  practice is most valuable.

keywords  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s,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practice on of teaching

應屆生考研取得高分,複試卻表現不佳的現象已經不足為奇。這種“高分低能”現象與傳統教學模式有關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美國massachusetts大學一項研究表明,訓練良好,能正確答題的物理系學生在要求解決與課本略有不同的問題時,卻對熟記在心的公式符號所表征的概念關係感到困惑不解[1]。哈佛大學的一次抽測發現,畢業生對幾年前所學內容的遺忘率高達90%,進一步調查還發現,學校的教學脫離了未來的工作實際[2]。多年的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改革實踐已經使得人們對傳統課程重知識傳遞,輕能力培養;重書本,輕社會生活實際的弊端達成了共識。國外的改革經驗也表明,課程目標要強調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重要性,正確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係[8]。因此,“高分低能”被我們鎖定為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一、互動式課堂教學的探索

在課堂教學中,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式主要有講演、討論和問答三種[3]、[4]。講演式的教學方法最適於“大組”教學,在“傳輸式”的學習觀下,這種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被認為效率最高而在高等教育中保存了兩千多年[3]。課堂上教師按照教學大綱傳授教材上的知識,學生作課堂筆記進行“語言編碼”的教學模式被公認是天經地義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存在一個弊端,就是信息的接受是被動的,而且對學習主體的精確把握無從談起,容易照本宣科和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

與講授法相對應的是討論法和問答法。討論法顯然比較適宜於“小組”教學,相比之下問答法更適合於“兩人組” [3]或個別教學。問答式教學法因為便於教學對象的精確把握,但效率方面似乎不如講演法而被機械認為不適宜於大組教學。

一般地,對教學改革的探索和實踐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

第一條道路是從最流行的教育理論出發,構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再通過反覆的教學實踐,來檢驗和評價最終的教學效果。

台灣的一項教學改革實踐就是這方面的一個例子[5]。當前最流行的教育理論是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學習理論[1、3~7]。建構主義認為學習過程是學習者根據自己過去的既有知識與經驗,以闡釋新引進的科學概念。這種理論注重學習中的互動,強調課堂上提供問答式的互動式(或互動式)教學法(interactive-engagement methods),以激勵學生動腦筋思考及檢驗教學目的的達成[5]。然而,受到建構主義不同流派的影響,這項實踐在接下來的教學設計上似乎出現了問題。按照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的觀點,小組討論在互動式的課堂教學中被過分誇大,結果是在物理教學實踐中慘遭失敗。調查表明,八個教授中有七個都認為小組討論雖然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但受學生水平和學時的限制而滯礙難行。調查還表明,比起小組討論方式,學生更關心是否在學習內容上增加了更多的生活實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