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寺導遊詞

殿中置須彌座式石砌佛台,台上供奉千手觀音菩薩像一尊。觀音像連台通高9米,全身貼金,赤雙足,穩立於仰覆蓮花寶座上,頭戴花冠,身披菁紗,瓔珞垂地,體態柔媚,造型優美,高大勻稱。觀音正身軀幹為一根巨大的楠木精雕細刻而成,一頭四面,頭頂重塑寶塔式的三面小頭像,肩上的兩隻大手高舉無量光佛,背後呈扇形密布著1004隻手,每隻手掌分別刻有一隻圓睜的慧眼,分別拿著不同的佛門法器。這些手前後參差,左右環繞,上下重迭,與不遮掩,懸空排列成15層圓孤,宛如一株怒放的金色菊花,千姿百態,美麗壯觀。此千手觀音雕像國內罕見,為報恩寺一絕。

殿內壁上,塑有反映觀音生平事跡的《香山壁記》。壁塑生動地記敘了觀音由人到神的生平事跡。布局嚴謹,主題突出,造型生動,情節感人。是不可多見的壁塑藝術精品。

我們再看與大悲殿相對的華嚴藏,其面積和建築結構與大悲殿相同,殿內正中設定輪輪經藏一座(道教稱“星辰車”)。轉輪經藏是用於藏經和供佛的佛門法器,它還象徵佛教因果輪迴。信徒將它轉動一圈,猶如念誦“六字”真言一遍,可消災除禍。轉輪經藏自地面起通高9.5米,系楠木製作。其結構複雜,製作奇特,工藝精巧,雕飾繁雜。既是精緻的建築模型,也是出色的工藝品。藏體上各種神像、木雕彩繪、佛像經典,都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此轉輪經藏為國內保存最好的一座,也被稱為報恩寺一絕。

轉輪經藏周圍的四根大柱各懸泥塑蟠龍一條,龍身長約7米,遍體金甲耀目,筋骨突露,造型各異。有的張牙舞爪,怒目而視;有的引頸長吟,氣勢逼人;有的呲牙咧嘴,奮擊長空。宛如活龍再現,大有離柱騰飛之勢。報恩寺乃是群龍聚會之所。寺內柱額梁枋、天花澡井、脊飾瓦當,乃至香爐、匾額、鐘紐等處,或雕或塑,或刻或畫,到處都是龍的形象。傳說有9999條之多,因而又被稱為“深山龍宮”。此亦為報恩寺一絕。

現在我們來參觀寺院的正殿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報恩寺的主體建築及精華所在,為重檐歇山式建築,高19.6米,總面積571.2平方米。殿的左右兩側斜坡通道上,各有如意斜廊一重(俗名四不挨)。斜廊為四方柱支承大式卷棚頂建築,建立在傾斜10度的斜坡上,不用釘栓,四周不挨任何建築,還經歷了多次強烈地震,仍安然獨立。這在建築史上堪稱一大奇蹟,為報恩寺所獨有。

大殿裝修頗為繁富。殿內地面墁以黑色琉璃方磚,磚面浮雕淺刻,畫面以雲紋、靈獸為主,構圖生動,技法高超。殿內後槽,築有面闊3間的高大佛壇,壇上端塑三尊主佛。佛像連台通高7.5米,中間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為過去佛(迦葉諸佛),右為未來佛(彌勒諸佛)。正中的釋迦牟尼佛,頭戴寶冠,闊面方頤,鼻高耳垂,身披袈裟,前胸袒露,肩寬腰細。三尊塑像全身著金,雙目俯視,微笑欲言,顯得肅穆而又慈祥,各自結跏跌坐於仰覆蓮花寶座上。佛像背後,各有泥塑貼金蓮瓣背屏式背光一道,高約8米。上面以瑞雲、靈獸、大鵬、蛟龍排成圖案。邊緣為火焰紋,製作複雜精巧,富有強烈的神秘色彩。殿內供桌、香爐、木魚等製作無不精巧,工藝絕倫。釋迦牟尼佛前,供有“當今皇帝萬萬歲”的九龍牌位一道。這是王璽及龍州漢番官民,向皇帝“祝延聖壽,報答皇恩”的標誌。左右牆壁上是珍貴的明代壁畫——“十二圓覺”像。

轉到三世佛塑像背面,屏壁上還有一堂面積125.3平方米的壁塑。壁面採取泥塑、懸塑、壁畫相結合的方法,塑造了“三大士”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情景,造型極其生動。壁面共分3鋪(組):中間一鋪為南海觀音菩薩,她頭戴花冠,肩披輕紗,袒胸露懷,面相清秀,眉目傳神,左手撫膝,右手屈指於胸,下乘獨角麒麟,身後飾以波濤滾滾的海水,周圍並有善財童子和韋馱侍奉;左邊一鋪是文殊菩薩,她面相文靜秀麗,體態嬌柔、窈窕,乘坐青獅,前後並配以供養陪侍和馴獅人;右邊一鋪是普賢菩薩,他面目端莊,肘懸衣帶,下乘六牙白象,周圍也配以信士、供養人和馴象奴。整個“三大士”周圍都襯以林立的假山、浩淼的雲水。山中又綴以花草竹木、龍獅虎象、善男信女。身軀碩大的“三大士”凌空高懸於“梵天佛地”之中。古代藝術家們突破了一般寺院塑像的常規,賦予了塑像以鮮活的生命力。連“三大士”皮膚的彈性、眼睛的顧盼、肌肉的紋路,都表現得形象逼真,真可謂“誇張適度,益真其美”。給人以呼之欲出、百看不厭的感覺。外國友人稱之為“中國的維納斯”。

步出大雄寶殿後門,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一座寬敞幽靜的庭院,這是寺內第三進院落。庭院西端是高大雄偉的萬佛閣,院中的南北兩側,有兩座造型奇特的碑亭。

兩碑亭均為16柱重檐八角攢尖頂式建築,亭高15米。南北對稱,結構一體。兩亭之間,有古柏兩株,枝繁葉茂,夾道聳立。亭樹相映,蔚為壯觀。亭內各有石碑一通,分別矗立於巨大的弄癱成稀4說它是龍之九子中的龍大,力大無窮,被派來馱碑。碑身用雲霧墨石製作,通高665厘米,寬113百米,厚42厘米。碑首浮雕雲龍,高120厘米。北亭碑正面刻“既是土官不為例,準他這遭”的御筆聖旨,背面刻“敕修大報恩寺碑銘”。南亭碑正面刻皇上準修報恩寺下屬14處小寺院名稱,背面刻“敕修大報恩寺記”。這兩通碑是研究報恩寺歷史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