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第一學期德育工作總結

通過這些渠道,使我校的讀書活動開展得活躍、紮實,對提高學生的素質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而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與讚揚。

六、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形成教育合力,創建自己的特色

由於學校德育工作內容多,時效性強,教育對象複雜,評價多元化,教育影響的外界因素多,因此德育資源的整合與創新、加強學校與家長、社區合作顯得非常重要。

1、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學校工作的支持,努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教育網路。加強同xx派出所的共建,聘請xx區檢察院的高燕艷科員為我校法制副校長,法制副校長經常到學校為全體師生舉辦法制教育、禁毒教育講座和學生的保護工作,這大大增強了師生的法制觀念,促使學生違紀現象日益減少;派出所幹警經常到學校巡邏,了解情況,幫助學校搞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治安工作,淨化學校周邊環境,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2、加強同家長的聯繫。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親子活動等開展親職教育。我校根據實際,今年成立新一屆家長委員會,聘請了xx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黎俊生局長、教育局關工委主任陳保紅局長、xx鎮黨委委員韓興周為顧問,各村委會書記或主任、優秀家長代表王桑為委員,規範了家長學校教室。本學期十一至十三周,我們分班組織召開了學生的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成長情況,交流親職教育經驗,研討子女教育問題,把學生的思想品德進步情況及時反饋給學生家長,讓家長不但了解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還要了解學生的思想進步情況,徵求學生家長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協助,讓家長參與學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建立家長聯繫制度,學校及時與家長溝通,定期向家長通報學校辦學及學生情況。同時,建立班主任家訪制度,並且將其列入班主任工作量化中。班主任採用多種方法與家長密切聯繫,和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家長的性格、教育方式等,聽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學習指導工作。家訪制度為老師與家長搭起了溝通的橋樑,很好地把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使家長能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現,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增強教育效果。

七、紮實開展“朝陽讀書”和“圓中國夢”主題讀書活動,積極打造書香校園

我們通過開展“朝陽讀書”和“圓中國夢”主題讀書活動,積極打造書香校園,以讀書長知識、以讀書增智慧,以讀書促養成,以讀書樹理想,提高學生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

1、我校成立了強有力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和得力的讀書輔導教師隊伍,形成有力的領導、管理機制,使我校讀書活動有組織、有指導性地開展。

2、我們想方設法創設了開展讀書活動的多種渠道:一是搞好圖書館開放。為了學生讀書方便,圖書館每天照常開放,給學生借書,讓他們在閱覽室讀書。二是為滿足學生的讀書需求,學校為各班級配置了書架,建立了富有個性的圖書角,班級圖書角成了學生讀書的另一個重要陣地。三是開展“書香家庭”快樂讀書活動。我們積極與學生家長聯繫,努力創造條件,雙休日讓其父母和學生一起讀書,經常交流,書情加親情,對學生的閱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四是“經典誦讀”廣播。學校廣播站開闢了“經典誦讀”欄目,每天定時播放經典的配樂詩、詞、曲,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書香的薰陶。五是開展主題班會活動。每學期我們要求各班開展一次以“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為主題的主題班會活動。各班級依據學生情況,從實際出發,開展了適合學生的主題班會活動。如開展了古詩文誦讀、讀書心得交流會等活動,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增加了自身的人文素養。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從實踐中體會到讀書帶來的樂趣。六是在寒、暑假建立“家庭——學校連心卡”,老師與家長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讀書指導,要求每個學生讀1至5本英雄、名人的人物傳記,精讀並背誦古詩詞10首,寫1至5篇600字以上的讀後感,以此保證學生在假期中的讀書活動的開展。

3、開展“我的中國夢”宣傳活動。我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校園廣播開展“中國夢”宣傳學習,從思想上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立志為打造美麗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4、舉行“中國夢”主題教育宣講報告會。10月17日下午,我校邀請了xx區關工委主任余康培、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黎俊生和區教育局關工委主任陳保紅到學校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宣講活動。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黎俊生給全校師生做了題為“圓中國夢,從我做起”的專題報告。全體師生通過聆聽精彩的報告對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和現實意義有了更深刻地認識,進一步鼓舞了鬥志和增強了信心。大家都認為中國夢就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夢的疊加,表示自己將立足工作崗位,求真務實,拼搏進取,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