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假期進廠調查報告

其實類似的事情已經很多很多,技術工人創造出數控工具機就使一部分工人變成了“落後的”、“應該被淘汰的”,而這樣的事情同樣也發生在工程師的身上,一項工作,只要它的原理被人所理解,那么它就可能被計算機所取代。無怪乎ieee的某位主席曾說濾波器的設計是一門“藝術”,是啊,如果它不是“藝術”,它的理論已經被人所掌握,那么微波工程師還能有這份工作么?我們在廠里的技術改造如果長期從事下去,會不會也是狡兔盡,走狗烹呢?我們勞動者的工作推動著技術的進步,而技術的進步卻在使我們現有的技能日益貶值,我們在年輕力壯的時候是可以學習可以追趕,可是年齡大了呢?這真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悲哀。

b) 無產階級為什麼是大無畏的階級?

工人階級是一個大無畏的階級。廠里的工人,生活上有些面臨著挺多的困難,但是,在工廠里,看不到北京捷運里那些無神的目光和緊張的面孔。他們的臉上,始終帶著一種樂觀的,滿不在乎的神情。我在工廠里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這種精神的感染,的確,想想我遇到的困難,在他們看來,都算得了什麼呢。記得有一個雨天廠里放假,我出去找幾個年輕工人一起去玩,他們不帶傘,也不許我帶傘,於是我們在雨里跑著,跳進了城市廣場的噴水池,我一下子覺得,原來生活的很多條條框框,在這一刻全都沒有了。可是當我回到北京的時候,卻好像又回到了原來的那種氛圍。那些自詡為中產階級的人更自願地為資本作牛作馬,而工人則相對來說,更敢於直面老闆,更敢於換工作。

那么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個差別呢?有的書上講:“工人階級一無所有,他們沒有任何喪失財產的顧慮…”不過,我覺得這個回答並不令人滿意,試想一下,一個沒有積蓄的家庭和一個小康之家,丟掉一兩個月的工作,究竟誰的生活更困難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區別,不是在於工人沒有生活資料,而是在於他們沒有生產資料。這裡,生產要素並不單純是指機器和廠房,也包括人所掌握的職位、技術、人際關係等等生產要素。管理層人員雖然不占有機器和廠房,但是,他們所占有的職位、人際關係這些生產要素使得在按要素分配的時代,他們可以獲得比工人高得多的工資,但是他們也害怕丟失這些要素,一個企業的部門經理,換一個企業,他就很難保證他還能處於管理層,一位某公司的主任對我說過,他畢業到這家企業工作就是賭一把,如果這兩年在這裡拼出來了就成功了,拼不出來這輩子也就這樣混了,站在他的角度上想一想,對於這樣的管理層人員,他能有那種大無畏的精神么?但是工人不一樣,對於他來說,在哪家工廠都是一樣的,他不在乎換工作,用腳投票雖然可能使他喪失一段時間的生活費來源,但是畢竟不影響他以後的工作,所以他們在面對老闆的時候腰桿更硬。

c) 要改變無產階級的經濟地位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

縫製設備廠的待遇前面也提到了,這個待遇究竟怎樣,相信大家都會有判斷。有人說,工人生活太辛苦是因為老闆太黑;可是在縫製設備廠這樣的工廠里,你看不到任何奴隸式的管理,在這裡,車間主任不像台資企業那樣兇悍,他們不會訓話,甚至可以說對工人幾乎不怎么管理。老闆的條件提的很明確,工資就是這個工資,沒有底薪,保險自己去交,並且押一個月工資等等,你願意乾就乾,不願意乾就走,沒有人強迫。可是工人還照樣“自願地”選擇在縫製設備廠上班。為什麼,因為在這個社會裡,技術工人的工資就是這個價格。

很多工人講,天下老闆都一樣黑,走到哪裡都一樣。的確,我並不認為縫製設備廠的老闆是一個多么殘酷的人。如果拋開他作為老闆的一面,我倒覺得他還是有很多富有人情味的地方,比如,資助了很多家庭貧困的孩子上大學,出資市政修建了好幾條道路,甚至下雨天看見沒打傘的工人便過去撐傘。可是,這些舉動都不能掩蓋他作為老闆的一面。在這裡,工人沒有保險,沒有底薪,甚至20平米的房子要收2100元的房租。更主要的是,他一個人的資本收益,竟比全廠職工工資總和(包括管理層)還要多50%。他兒子在外面也開辦了繡機廠,兒子和兒媳兩個人有四輛轎車,兩輛寶馬,一輛零字,一輛尼桑。如此巨大的貧富差距,他無需強取豪奪,而是完全在工人自願的情況下獲得的。因此我們能說這是老闆個人貪婪造成的么,能說這是資本家作為一個階級的貪婪造成的么?不,這隻市場定價自然而然的結果,是看不見的手自發調節造成的結果。

有人說,工人生活辛苦是因為工人權利意識太淡薄。乍一看好像確實如此。有一次,廠里新來的學徒問我幾點下班,我說晚上九點,他聽到這話眼睛裡竟放出異樣的光茫,“九點就能下班了,我還以為要做到晚上十二點呢”。還有一次,我問一位工人今年工作怎么樣,他說:“好啊!今年到現在還沒有雙休(日)呢!”後來八月份訂單減少的時候,又有一位工人對我講他要準備轉廠了,他說因為照這個樣子,每個月只乾二十來天,晚上也不加班,一個月只有兩千塊錢了。”可是,如果站在工人的角度上,如果市場上勞動力就是這個價格,那么為了養家餬口,又能有什麼選擇呢。我在工廠里也不由自主地被他們同化了,在縫製設備廠工作了一個多月之後,我甚至已經很自然地跟工人一樣覺得,沒有休息日是一件正常的事,有休息日反到不正常了,放一天假,對我們住廠里的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個節日。有同志會想,那么工人為什麼不通過工會、罷工等方式抗爭呢?工人對工會不怎么感興趣也有它的原因。在面對資方嚴重的進攻他們固然會反抗,但主動地系統地長期地要求提高工資,他們好像並沒有這方面打算。因為他們並不期望本廠的工資能高於其它工廠。這種想法的確很現實,因為如果資方認為職工的工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話,它就傾向於採用招新工的方法予以應對。資本主義社會總有一個勞動力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