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假期進廠調查報告

有同志說,生產力提高了,工人的工資應該也會相應的提高呢。乍一看,蛋糕做大了,工人能分到的絕對數量也會增加。可是,勞動力本身也是一種商品,它的價格也是受市場決定的。普工有普工的價格,車工有車工的價格,工程師有工程師的價格。這個價格會不會隨著gdp的上漲而上漲呢?不一定。打個比方,就像買蘋果,理論上說gdp提高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錢去買蘋果,蘋果也可以賣更高的價錢,但是事實上,蘋果幾年前是二塊錢一斤,今天差不多也還是兩塊錢一斤。既然蘋果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市場價格不會隨生產力發展而上漲,那么同是商品的勞動力的價格,也就是工資,就一定會上漲么?甚至,我們所進行的自動化改造還在使技術工人進一步貶值,

有同志也許會說,既然市場不能解決問題,那么就需要國家出台政策法規,通過巨觀調控來解決。我覺得在這方面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批判還是挺有道理的,因為每一次通過看得見的手去讓市場離開自發的均衡點都會帶來新的矛盾。勞動法的出台並沒有解決工人太多的問題。其實縫製設備廠如果認真規避勞動法,也可以做到既合法,又花不了多少錢,現在之所以存在這么多違法的地方,我認為完全是勞動法在市場面前的無力造成的資本對勞動法的蔑視。甚至有的時候,連工人都自願地參與這些違反勞動法的行為。比如新工人在簽契約的時候,要附帶簽一張“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的協定,協定的最後一句話是,“請公司同意為盼”。

這就是勞動者的現實,這個現實什麼時候才能改變?馬克思說,勞動是使用價值之母而資本機器是使用價值之父。在社會化生產的時代,勞動產品不可能是按勞分配的,勞動力也只有它作為商品的價格。所以要改變工人的經濟地位,只有一種可能,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只有當生產資料為工人所共同掌握的時候,工人才有可能在獲得勞動報酬之外,同時獲得生產資料所帶來的收益,只有在這個時候,工人的經濟地位才有可能徹底改變。

d) 現代工人之間的關係是怎么樣的呢?

無產階級是不是團結的,也是一個老問題。我覺得所謂無產階級的團結並不能完全理解為感情上具有多么友濃厚的友誼,而是有的時候在經濟上、生活上是一個共同體。

感情上特別深切的友誼是不現實的,現在這個社會太複雜,任何人多少對別人都有一定防範。工人也是人,不能抽象地理解為高大全的形象,有少數工人自私自利、耍小聰明,甚至稱之為行屍走肉也不過分,比如說把工友之間的談話傳到車間主任那裡,既然如此,又怎能期待那種純粹的友誼呢,自我保護也是天經地義的。

而且工人之間在日常工作中稱不上團結,有它的經濟背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危險確實存在。在機械車間裡,老工人不教新工人磨刀是非常普遍的,有的老工人不管不問,放手讓學徒工自己做,造成學徒工全靠自己摸索,一天(11個小時)只能賺二三十塊錢;有的老工人則是索性把刀具全部替學徒工磨好,這樣那些不好學的學徒工在廠里只能學到最基本的操作,轉廠之後沒法獨立從事機械加工工作。工人之間有一些要好的朋友,但是跟其它人也只是一般關係,多少會有點隔膜。

工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關係親疏的程度也跟工人之間的經濟關係有關。我去年所在的汽車儀表廠和今年的縫製設備廠有非常明顯的差別。汽車儀表廠是計時的(也就是所謂的大鍋飯),宿舍區工人的關係在今天這個社會可以算得上罕見的和睦,經常幾戶職工在樓下合桌吃飯,種出來冬瓜也會切成幾份,送給鄰里。宿舍區秩序井然,腳踏車不鎖也不會被盜。而縫製設備廠則不同,計件和承包制使得每個人好像都只有自己頭上的一塊小天空。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工人階級又可以說是最團結的階級。因為很少有哪個其它階級像工人階級那樣,能這樣容易地形成經濟上的共同體。因此,儘管工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分歧,但是在遇到"事件"的時候,情況會大為不同。比如說,裝配車間更改勞動定額,就是對全車間工人的侵犯,引發了小小的怠工鬥爭,儘管沒有成功,但廠里最終也沒有報復,只是開除了兩人本身就比較懶的人了事。安徽學徒工的小隊長(非正式職務)曾對我講,只要他們人再多一點,他就要去跟廠長交涉一下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他說,儘管他們中間有幾個人一點不團結,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過如果一件事情能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那么大家一定會站在一起。不過他也對這些只顧自己的人很頭疼,他打算以後再分配來這種不團結的人,乾脆建議老闆開除。他說他有時也在想,怎樣才能通過經歷一些事情,把大家逐步團結起來。

e) 與工人們一起生活的感受

我覺得工人是要比我們知識分子好接觸的,只要積極的和他們打招呼,其實很容易熟悉起來。而我們自詡為高級知識分子的人往往生活壓力過大,面部肌肉比較緊張,生活圈子比較封閉,不大願意與人交往。

廠里的工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第一次同他打招呼的時候,80%的人沒有任何反應,我想他們可能是愣住了,不知道一個陌生人為什麼要同他打招呼。但是當第二次打招呼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很熱情。其實我說話的能力是比較差的,話本身就不多,但是事後發現這並沒有帶來太大的障礙,第一步總要我們自己跨出,但是跨出這一步之後,他們確實一點都不見外。不過如果沒有工作的關係,和工人做交流還是比較難的。前期他們每天工作11個小時,下班就已九點多,很難有時間聊天。可見他們的生活還是很忙碌的。

以上就是我在工廠調查期間了解的一些實事和基於馬克思主義作出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