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調查報告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城鄉民眾最為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為破解這個難題,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切實減輕廣大民眾醫療負擔,特別是農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現就如何解決當前“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看病難、看病貴的成因分析

近年來,縣鄉政府及相關部門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質量為目標,加大投入、深化改革,配備基本醫療設備,加強人員培訓,有效地改善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條件,全縣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體系有了很大發展,但與人民民眾的健康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民眾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導致“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成因分析如下:

1、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衛生髮展落後於經濟發展。據有關資料分析,中國用2%的世界衛生資源解決了22%世界人口的醫療衛生問題,中國人的健康狀況超過同等發達水平的其他國家的同時,也表明了中國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的嚴重不足,而且優質資源少。1995年以來,中國政府的衛生和教育預算年均增長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長是17.5%;在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的總收入中,藥品收入占42.4%,醫療收入占53.5%,財政補助占4%。這表明社會投資沒有與政府的財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長,公共支出體系改革嚴重滯後,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動地支撐著迅速膨脹、高度市場化、國際化的醫療衛生服務,使“看病貴”成為嚴重的社會不穩定的誘因。

2、醫療資源分布失衡或不足,醫療服務的社會公平性差。目前我縣二甲以上醫院只縣醫院一家,優良衛生資源大多集中在這所醫院,農村和邊遠山區缺醫少藥現象仍然存在,設備落後,技術缺乏,特別是紅河、原黑梁河部分村舍衛生所仍然依靠血壓計、體溫計、聽診器“老三件”看病,農民甚至無法享受到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全縣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仍很短缺,人員結構失調,人才斷檔嚴重,鄉鎮衛生院有的先進設備無專業技術人員操作或技術不精,導致先進的設備利用率或診斷準確率不高,城鄉居民就診流向進一步向上級醫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層醫療機構的資源利用率和技術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醫院的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醫院人滿為患,也是造成“看病難、看病貴”的原因。

3、國家政策調整或新的行業規範,增加了病人的醫療負擔。政府把醫療機構推向市場,撥款越來越少,甚至斷奶。醫院要發展,成本最終必然轉移到患者身上。國家取消公費醫療,推行醫保制度,減輕了單位的負擔,卻無疑增加了患者個人的負擔。醫生為了適應醫療事故處理中“舉證倒置”規定,不得不要求患者作更全面的檢查,也加大了患者的醫療費用。

4、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據有關資料反映,城鄉貧困人口的貧困原因1/4~1/3與疾病直接相關,疾病加重了社會貧富分化,加重了百姓對疾病風險的恐懼心理,使“看病貴”易於產生共鳴,成為社會揮之不去的陰霾.

5、醫療衛生是高科技、高風險、高成本行業,醫療衛生費用在一定幅度內的增長是不可避免的。診治疾病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醫學研究的過程,具有探索性。對人體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無疑是高風險狀態下的高科技行為。在醫療活動中,花了很多錢卻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情況也是常有的。由於非業內人士對此缺乏認識,很容易因為對治療效果的不滿意而產生或誇大“看病難看病貴”的情緒。

6、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慢性化,醫療的難度和成本加大。中國在XX年就進入了老齡化國家。資料顯示,我國有限的衛生資源80%用於了老年人,這其中的80%又用於了急危重症病人。調查顯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引起的死亡已占人口死亡數的2/3。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的結果是大大增加了醫藥費用負擔。

7、民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隨著經濟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的健康觀念逐漸增強,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也更多、更高。病人一味追求名院、名科、名醫,小病也往大醫院跑,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基層醫療機構衛生資源的浪費、大醫院看病難的現象。

8、醫療機構市場主導,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我國醫院目前基本上屬於市場主導型。在醫院的總收入中,藥品收入約占48%,醫療收入約占47%,而財政撥款僅占5%左右。由於財政補貼不足,醫療服務收費標準偏低,藥品收入成為醫院的主要經濟來源。

9、藥品和衛生材料價格虛高,加重了“看病貴”的程度。藥品和衛生材料雖然實行了招標採購,但由於定價機制不合理,廠商仍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藥品和衛生材料價格虛高加重了“看病貴”的程度而已。

二、緩解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措施

(一)、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1、加大政府對衛生的投入力度,對農村特困民眾實行醫療救助,逐步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