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調查報告

2、進一步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全面提高鄉鎮(中心)衛生院、村衛生站的綜合服務能力。

3、繼續開展好農村巡回醫療義診和衛生下鄉工作,送醫送藥上門服務,方便民眾就醫。

4、開展“殘疾兒童手術康復明天計畫”和“呵護蓓蕾行動”,為城鄉特困家庭兒童提供醫療救助。

(二)、建立城鄉惠民醫療體系和“平價醫院”

1、全縣公立醫療機構均設為惠民醫院,經縣民政局核定的城鄉特困民眾,可持證在惠民醫院就醫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2、政府舉辦的部分公立醫院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主要為參加合作醫療農民、城市下崗職工、低保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及老人、兒童服務。

3、規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定,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預防、醫療、婦幼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等職能。

4、嚴格執行所有醫療機構的門診處方實行“一單通”,病人憑處方可自願選擇醫療機構或藥店按規定購藥。

(三)、加強公共衛生工作,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1、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衛生體系,為廣大民眾提供更優質的公共衛生服務。

2、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工作,大力保障食品衛生、學校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

3、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健康教育工作。不斷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力度和廣大民眾的防病和保健意識。

(四)、控制醫療費用的增長

1、醫療機構必須公示醫療服務收費的項目、標準。

2、嚴格控制藥品收入占醫療業務總收入的比例。

3、根據我縣經濟發展水平,核定政府舉辦的醫療機構的收支,控制醫療單位工資總額。

(五)、加強行業作風建設

1、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嚴格執行“五不準”規定(不準擅離職守、態度生硬、無故拒診;不準亂開大處方、亂用貴重藥品、亂檢查;不準開單提成、推銷藥品、醫療用品;不準自立、分解收費或提高標準收費;不準索要或收受紅包、回扣)。

2、醫療機構要進一步改進服務流程,簡化環節、合理布局,提高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增進醫患溝通,轉變服務作風,注重誠信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建立、完善醫患溝通制度;建立、完善病人投訴處理制度,公布投訴電話號碼,及時受理、處理病人投訴。

3、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加強職業道德和行業作風建設,發揚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優良傳統,促進“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收費”。嚴厲懲處各類違紀違規行為,建立和完善教育、管理、監督並重的糾風工作有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