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調查報告4篇

一、調查背景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成立了中央推廣國語 工作委員會,發出了推廣國語的指示。然而國語的推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方言區的人不可能一下子放棄本族語完全接受國語。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語的使用比方言更加方便人們的交流和生活,其優越性愈來愈明顯。因此,很多方言區的人逐漸對國語的某些語音和辭彙產生了認可並套用於生活中,一些地方土話也逐漸消失,方言與國語之間逐漸產生融合。

二、調查目的

了解國語工作開展以來國語對四川方言的影響

三、調查時間

20**年**月——**月

四、調查地點

四川省**市

五、調查對象

該地區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六、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用一系列詞組,分別調查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對通一個詞的讀音與說法。

七、調查內容

在國語影響下發生變化的語音和辭彙以及發生變化的原因

八、調查結果

經調查發現,在三個年齡階段的人群中老年人話語中的地方土話比較多,受國語的影響較小;中年人話語中的地方土話較少,受國語的影響居中;青年人的話語中很少出現地方土話,受國語的影響較深。其原因是,三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從青年到老年逐漸減弱,並且青年人在學習以及使用國語的時間和範圍上比其他兩類人群更加長和廣泛。

由於四川方言其本身就屬於北方話,而國語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所以大多數詞語在國語與四川方言語音的區別下,其寫法相同但是讀音不同。加之筆者所調查的彭州地區的四川方言是有翹舌音,在語音上與國語相似程度較深,所以本地區的方言與國語有很大的相似性。在這樣的條件下,理論上本地區應該是受國語影響很大的。但是經過調查,從整體而言本地區受國語影響並不深。其主要原因是,國語與本地的四川話相似度高,在交流上障礙並不大,因而因國語而改變的地方辭彙並不多,並且此地需要與說國語的人交流的時間並不多。

九、結束語

在這次調查當中,我深刻體會到了在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下語言的變化。我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國語的推廣工作的開展,國語對方言的影響將逐漸加深,國語的普及也將是是必然的。但是這又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問題,即國語的普及與方言文化逐漸消失的問矛盾。無論是國家還是我們個人應該重視這個問題,並處理好其中的矛盾。

方言的影響調查報告
方言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摘要

語言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一種符號系統。語言是勞動的產物,它和人類社會一起誕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漢語是中華名族的共同語言,漢語在發展時有統一與分化。不同地方的方言的發展也是會相互影響的,並且隨著國語的推廣,方言有很多變化,特別是我們這一輩,因為國小國語,雖然說的是川普,但是四川話還是有很大的改變了,如果和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講話有時候是聽不懂他說的名詞是什麼,這就是方言的變化,當然方言的變化也不只是停留在這一點上,外來辭彙替代本地方言,語音上的變化,又增加了新名詞等等,我們的方言正在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在寒假期間,做了一個問卷調查,調查國語對方言的影響,讓我了解了我們樂山方言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還有國語對樂山方言的影響到底在哪。讓我對樂山方言的發音,辭彙,表意有了了解。

二、關鍵字:語言融合,四川方言的變化,語音上的變化,外來詞的代替,增加新名詞,表意上的變化

三、正文

我國有七大方言,而四川方言是屬於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樂山話又是四川方言的一個分支。方言是我們從小到大,並且在日常生活中所直接接觸到的語言,但是國語又是我們所通用的語言,並且已經慢慢在國際上推廣了。國語的推廣對樂山話有很大的影響。我發現聽爺爺奶奶那一輩的人講話,有些我聽不懂,並且對於樂山本土所有的東西,他們的叫法也跟我們說的不一樣,這就是方言的發展與變化,其中國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不完全是受了國語的影響,肯定還有其他方言的引入。

一、外來辭彙的加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的發展,還有通訊的發展,網際網路的發展,整個地球就成了一個地球村,世界各地的各種不同的事物和東西都傳到不同的地方,這些事物的出現,就使一個地方的方言出現新的外來詞。

例如,樂山很少下雪,下雪的時候,雪都很小,所以樂山的關於雪的詞就只是“雪,小雪,大雪”。但是,北方有時會下很大的雪,所以對很大的雪就稱之為“鵝毛大雪”,這個詞傳到了樂山。

還有又比如說樂山平時刮的風很小,關於風的詞就只有,“風,大風”。但是隨著發展,比如說“颶風,颱風”也傳到了樂山。這些是隨著外來的東西傳進來的。還有一些詞比如說“冰櫃,微波爐,手機”,這些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而出現的事物,也是樂山方言出現的新的外來詞。

還有社會出現的一些新的流行的說法,比如說“屌絲,浮雲,神馬”,都是新辭彙,這些也是樂山方言的新辭彙。這是社會形態的發展,還有人們意識改變的結果。

還有一些商業的用詞,各種新商品的出現等等,都增加了樂山方言的辭彙,這就印證了一句,社會的發展影響方言的發展。

二、外來詞代替了方言辭彙。

在調查中我發現,我們這一代對有些詞的叫法和我們的父輩和祖輩的叫法不同,這是國語的推廣潛移默化的讓我們忘了自己方言對一些事物的叫法,所以就用國語的叫法了。使方言的辭彙變少了,朝著漢語統一的方向發展。

比如說,我們這一代說“彩虹”,但是父輩和祖輩他們說“槓子”,還有我們把“錐杵”叫做“豆杵子”,把“鎬”叫做“大鋤頭”,把“雹子”叫做“雪彈子”,把“蟋蟀”叫做“造機子”,把“上大廁”叫做“改大手”,現在的人都文明了,所以像樂山方言有很多很土的,有些人都不願意說了。

三、語音上的改變

隨著國語的普及,有很多樂山方言的語音發生了改變,使我們這一代的有寫樂山方言都說的不正宗了。聽著帶著國語的口音。比如說“豈”改讀為“其”,現今學生一般讀為“豈”。“摘”一般讀為“則”,現今有人也讀為“栽”。“紊亂”由“問亂”讀成“穩亂”。隕落,由“運落”讀成“允落”。

四、辭彙表意上的改變

隨著方言的發展,樂山方言的某些辭彙在表意上慢慢的發生了改變,這是必然的現象,樂山方言在某些詞上和國語的表意完全不同,但是因為國語的推廣,讓我們忘了樂山方言的表意,而記住了國語的表意了。

比如說國語中的“要求你”的意思是要某人做什麼”,但是樂山話中的“要求你”是”不要你做什麼事”。

五、本地方言的辭彙減少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高科技的東西出現,有些比較落後的東西就沒有用了,還有生活改變了,有些東西都沒有用了,我們這一代就沒有看過,所以就不知道那些東西的名,樂山方言辭彙就減少了。

比如說用來打穀子的“桶”叫“半桶”,我們現在有些人聽都沒有聽過。還有風穀子的叫“風谷機”,現在的人用了聯合收割機,就沒有用這個了,還有就是“碓窩”,是用來磨花椒麵的,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買到花椒麵了,這種東西在慢慢的退出歷史舞台,所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東西,這個名詞有很多人都不知道。

四、小結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初步的了解了我的家鄉話的變化,我的家鄉話是一種無形的文化遺產,很多東西都需要我們去保護。但是也要接受這種變化,因為社會在發展,我的家鄉話也會隨著去改變。樂山方言在語音上的改變,還有外來的辭彙代替樂山方言,外來辭彙的加入,本地方言的減少。這些都是樂山方言的變化。樂山方言在發展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樂山人應該在沒事的時候多了解一下樂山的文化特色,保護樂山的方言特色。

關於沙河方言調查報告
方言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方言是一個專門術語,指同一種語言因語音、辭彙和語法等方面的差異而在不同的地區形成的區域分支和變體。《中國語言地圖集》把漢語方言分為十區:官話大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粵語區、平話區、客家話區。漢語十大方言見於河北省的有官話和晉語兩種,官話舊指漢語中通行較廣的北方話,現今是指除晉語以外的北方話,即北起黑龍江、南至雲南,從山東、江蘇到新疆的大部分說漢語的地區都屬於官話區,使用官話的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70%。晉語是指山西省及其毗鄰地區有入聲的方言,晉語區包括山西省78個縣(市),河北省西部毗鄰太行山的35個縣(市),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的17個縣(市),內蒙古自治區黃河以東28個縣(市、旗),陝西省北部16個縣(市)。

沙河方言屬於晉語區,根據語音的差異,沙河方言總體上具有這樣的幾個特點:

一、整個沙河方言是尖團分讀。如:“酒”國語的讀音是“jiǔ”,在沙河話里卻讀成“ziu”音。

二、本方言保留入聲,但入聲的輕重是自西向東逐漸遞減。入聲是古代的一種聲調,現代國語的四聲就是由古代的平、上、去、入演化而來。入聲接近去聲,但比去聲短促,有時還帶有輔音韻尾。古代的入聲韻,現在已經融入到標準四聲中。沙河方言尤其是西部地區幾乎保留了所有的入聲韻,其喉塞尾音比較明顯,象在嗓子眼裡發音說話。中部丘陵地區仍然存在入聲痕跡。東部市區周圍的入聲則顯得短而不促,弱而輕微。大沙河以北,其入聲的痕跡比較輕微,到青界一帶幾乎沒有了入聲韻了。

三、本方言邊緣區域的語音受鄰縣語音的影響。沙河南部的曹莊、興固、大掌、侯莊等邊緣地區與永年相鄰,永年口音較濃。大沙河北部的青界、善下、段莊、郭龍莊等與南和交界,其語音帶有南和口音。西部三條川,人們的語音具有不同的傾向,冊井川以南與武安相鄰的權村、趙窯、東下河、鎖會、蛇身、後井、八十縣及通元井一帶,語音略帶武安特色;渡口川和孔莊川以北向西,語音和邢台縣西部相似;沙河市北部與邢台市接壤,其口音又往往帶有邢台市的語音特點。

四、沙河方言內部辭彙上也有差異,同一事物在不同區域說法也不盡相同。如:“晚上”,褡褳一帶叫“黑夜”,大沙河以北一帶叫“戶往”,西部冊井、渡口、孔莊一帶叫“黃夜”或“黃意”;又如,“下午”,褡褳一帶叫“黃晌”,大沙河以北一帶叫“後半兒”, 西部冊井、渡口、孔莊一帶叫“貨讓兒(連讀)”;再如“稠米飯”,褡褳一帶叫“稠飯”,大沙河以北一帶叫“白柱”, 西部冊井、渡口、孔莊一帶叫“米燙”等。

隨著人們交往的日益頻繁,媒體的快速發展,推廣國語工作的日益深入,沙河方言也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為了更好的學習和掌握好國語,下面分幾個章節來加以闡述。

第一節 聲母和聲母辨正

國語里的聲母除了“零聲母”外,都是由輔音來充當的。在國語的語音系統中,一共有二十二個輔音,除了 nɡ不能充當聲母外,其餘二十一個輔音都可以充當聲母(不含零聲母),以i和u開頭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分別加“y”和“w”,為了方便教學把“ y”和“w”叫做準聲母。這樣算來,加上零聲母和準聲母,國語的聲母是二十四個,而沙河方言中卻又多了兩個,了解他們的發音狀況,掌握他們的發音要領,是學好國語的一個重要基礎。

二、沙河方言聲母的發音特點:

1、尖團分讀。

國語里只有團音沒有尖音,而在沙河方言中卻分了尖團音,換句話說就是有團音也有尖音,且相當普遍。所謂團音是指舌面音j、q、x與齊齒呼i、撮口呼û開頭的韻母相拼音,這是正確的讀音,是國語的讀法。所謂尖音是指舌尖前音z、c、s與齊齒呼i、撮口呼û開頭的韻母相拼的音,這是錯誤的讀音,是方言讀法。同樣的聲母和韻母,在方言中卻分了尖團,有了不同的讀法。

(1) 把聲母是舌面音的“j”換讀成舌尖前音“z”

克服方言中的尖音問題,首先要了解z組和j組聲母的差異,這兩組聲母的發音差異也是發音部位的不同造成的。“z、c、s”這一組聲母是舌尖前音,發音時舌尖和上齒背形成阻礙,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路,然後舌尖微微離開齒背,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聲。“j、q、x”這一組聲母是舌面音,發音時舌面前部與硬齶前部成阻,軟齶上升堵塞鼻腔通路,然後舌面微微離開硬齶,形成一個窄縫,氣流從中擠出,摩擦成聲。其次,必須明確國語中相關的聲韻拼合規律,找出國語和方言之間的聲韻組合的區別,為方便記憶,只要記住這樣的一句話就可以:“聲母j、q、x只和i、û或以i、û開頭的韻母相拼,聲母z、c、s卻不能相拼”。具體做法就是z、c、s和齊齒呼i、撮口呼û的相拼合的音節(尖音)要分別改成聲母j、q、x。

2、國語的聲母是二十一個,沙河方言的聲母是二十三個,多了兩個,一個是“nɡ”,一個“v”(此音在很多的情況下是“w”換做“v”,下文中有詳細解說)。沙河方言在很多不該加聲母的地方加了“nɡ”,所以零聲母的音節要比國語的少。

輔音“nɡ”在國語里不作聲母,只作韻尾,而在沙河方言中零聲母音節絕大部分用“nɡ”做了聲母。

3、沙河方言的聲母中還多了一個“v”。

“v” 是唇齒濁擦音。在拼音方案里有這個母,但在國語里是不能作為聲母的。“v”發音時聲帶顫動,上齒輕輕地接觸下唇,當中留一窄縫,讓氣流從中間摩擦出來,便是這個音。以u和以u開頭的韻母在沙河方言裡,除“wu”外,大部分換做了“v”的聲母音。

關於大同方言調查報告
方言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摘 要:大同方言是晉語的代表,晉語是新劃分出的漢語方言區域,研究大同方言有利於晉語的發展。而我們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徵,更好地學習國語。本文側重大同方言與國語音系之比較,從音系聲母、韻母、聲調三方面進行論述,由此得知,大同方言與國語相互聯繫,各有特點。

關鍵字:大同方言;國語;聲母;韻母;聲調;對比大同方言屬於晉語,就全部晉語來說,按當前普遍認同的說法,大同方言屬於大同包頭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內的晉語來說,大同方言屬於以大同為中心的雲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大同市區、大同縣、天鎮、陽高、左雲、右玉等區域。渾源、靈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廣靈方言屬河北語系,列入北方官話區。晉語區是近十幾年,學者從漢語方言劃分出的新的方言區域(晉語包括北方方言中山西部分地區極其臨近陝西、河南、河北、內蒙部分有入聲的地區雖然現在仍對“晉語”的開始“獨立”爭議頗多,但可以窺見“晉語”極有特色)。而大同方言就是晉語的代表,因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聲。本文側重研究大同方言與國語在音系方面的異同,通過二者的比較,可以得知,大同方言與國語相互聯繫,各有特點。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徵,對當地人學習國語也大有裨益。

一、 聲母

聲母,指音節中位於元音開頭那部分,大多是音節開頭的輔音。

國語有21個輔音聲母,外加1個零聲母,共22個聲母。而大同方言有19個輔音聲母,外加1個零聲母。馬文忠先生認為,大同話有23個聲母,包括零聲母[],他將[tʂ][tʂʻ][ʂ][ʐ]包含在聲母系統中。筆者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發現現在的大同話中沒有翹舌音,即將[tʂ][tʂʻ][ʂ]歸入[ts][tsʻ][s],[ʐ]用[z]代替。此外,大同方言另有[v]聲母,這就是大同話的19個輔音聲母。

二、韻母

韻母,指音節中聲母后面的部分。

國語有三十九個韻母,韻母主要由元音構成,也有的由元音加鼻韻音構成 。韻母按結構可分單元音韻母、複元音韻母、帶鼻音韻母。本文為了更好地將國語與大同話進行比較,把國語中的韻母分為三類,把單元音韻母和複元音韻母合併成一類,稱作普通元音韻母;另一類仍為帶鼻音韻母;把捲舌元音單列一類。

大同話共有三十四個韻母。韻母均由元音構成,按其的特點將大同話韻母分為四類。一類是普通元音韻母;一類是鼻化音韻母;一類是捲舌元音。

三、聲調

聲調,指的是音節中具有區別意義作用的音高變化。

國語有四個單調,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大同話有五個單調,陰平、陰平、上聲、去聲、入聲。

綜上所述:

1、國語沒入聲,入聲是一種收塞音韻尾的聲調,它很短促。這也是晉語的一大特點。

2、國語與大同話都有陰平、陰平、上聲、入聲四調,但相同的調類調值差異很大,這也是大同人學習國語的又一困難所在。

結語

大同方言是晉語的代表,研究大同方言音系對晉語的發展很有意義。本文在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歸納總結,側重大同方言與國語音系之比較,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徵,對當地人學習國語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