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民意調查報告

據調查結果顯示,對於戀愛費用的來源,有的是由“家裡特別提供”的,有的是來自“勤工儉學”,更多的是從“生活費中支付”的。

調查結果三:聚會聚餐最高數千

相關語錄:同學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要不人家會說你不夠交情、不上路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社團、學校之間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不僅占據了當前大學生的很大一部分時間,也在大學生的消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都是老鄉、同學,人家大老遠地跑到學校去找我玩,咱能說不招待?”鄭州輕工業學院大二學生小孫說,每到周六、周日,都有老鄉過來玩,儘管在學校餐廳招待得已經很簡單了,但每次也都得花費50~60元,要是到學校門口的飯店吃飯,還要花得更多。“一來一往,我也經常去別的學校找老鄉或者是同學玩。”河南經貿職業管理學院的小周說,要是每次都是別人到自己學校玩,光接待同學、老鄉自己就吃不消了。

人情消費因為其形式多樣和不確定性而相對難以統計。

鄭州大學大三學生小郭說,朋友、同學間的你來我往,請吃請喝是在所難免的。生日聚會等各種形式的慶祝聚餐是不可或缺的,與親人、朋友的感情聯絡也是絕對重要的,“同學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學生幹部、入了黨、評上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要不人家會說你不夠交情、不上路”。

據統計結果顯示,近六成大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聚會聚餐中每年要花費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學生這類花費在800元左右,更有極少數人每年要花費上千元甚至數千元。

消費態度——過半學生願意打工

相關數據:當生活費透支時,有61%的同學願意節約開支或自己打工賺取

“我來上學就已經花費了很多錢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錢呢。”河南財經學院的小單說,自己家是農村的,經濟條件本來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學花錢,家裡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說啥也不願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訴記者,自己經濟上的“額外”收入,都是她平時做家教掙的。

“我寧願去打工,也不願意再向家裡要錢。”鄭州大學大三學生小雷說,有時候,一不小心,生活費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學或親戚借點,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掙點錢補“窟窿”。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大二學生小梅對記者說,自己的理財能力很差,父母在她卡上存的錢很快就被她花完了,有時不到放假就把一學期的錢都花光了,只好向父母伸手“請求救援”,有時候一年都要“告急”好幾次,為這事,父母還曾經批評過她花錢太沒有節制,隨意性太強。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像小梅這樣的大學生占很大比例,調查數據也表明,35.2%的學生存在生活費超支的現象,甚至一學期的生活費在兩三個月花光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在個人理財方面,當前的大學生是較為衝動和盲目的。而當生活費透支時,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學願意張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學願意借同學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學更願意節約開支或自己打工賺取。

經濟來源——大多學生要靠爹媽

相關數據:目前,93.7%的大學生還是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