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民家庭建設調查報告

“家是家人在一起”的地方

對於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41.2%的受訪市民認為“家是家人在一起的地方”,比例最高;其次是“溫馨的港灣”,為35.6%;第三是“住的地方、房屋”,為10.2%;第四是9.2%的人認為“家是社會最小的細胞”;選擇“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的比例最低,為3.8%。

對“家和萬事興”最有感觸

中國流傳下來很多家訓。當問及對哪句關於家的俗語最有感觸時,選擇“家和萬事興”的比例最高,為68.3%,遠遠高於排在第二位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9.5%)。可見“家和萬事興”契合了市民對美好家庭的嚮往。

八成多受訪者知道父母早餐吃啥

調查顯示,86.7%的受訪者表示會每星期至少一次與父母親見面或聯繫。80.2%的受訪者知道父母親早餐吃什麼,僅17%的受訪者選擇不知道,另有2.8%選擇不確定。表明多數人即使工作再忙,也會關心父母的日常生活,並與父母保持經常聯繫或會面。

然而調查也顯示,子女幫父母做家務的情況並不樂觀。當問及子女是否經常幫父母做家務時,41.1%受訪者選擇會,48.3%受訪者選擇不會,10.6%選擇看情況。

九成以上受訪者會及時指正子女的錯誤言行

92.1%的受訪者表示會及時批評指正子女的錯誤言行。分年齡看,40歲以下的受訪者選擇及時批評指正子女錯誤言行的比例最高,為94.2%;41-60歲的受訪者選擇及時批評指正子女錯誤言行的比例為92.8%;61歲以上的受訪者選擇及時批評指正子女錯誤言行的比例為87.2%,反映出大家對教育孩子應該從小抓起的意識較強。

八成以上家庭的開支共同協商

當問及市民家庭開支應該怎樣分擔時,83.6%的受訪者認為是“不分你我,共同協商”,比例最高;其次是“平時aa制,重大項目共同負擔”,為12.6%;第三是“你用你的,我用我的”,為3.8%。

三成受訪者不排斥家庭開支aa制

當問及對家庭開支aa制的看法時,69.2%的受訪者認為是“夫妻之間不該分你我”,比例最高;其次是“可以嘗試一下”,為17.2%;第三是“理清經濟賬有利於減少矛盾”,為13.6%。體現了市民對獨立支配各自財務的認同,某種程度上也是理性經營家庭理念的表現。

超九成受訪者發生矛盾冷靜對待

當問及如何處理夫妻間遇到的較大矛盾時,受訪者的選擇較集中,94.6%認為是“雙方讓一步,等待時機溝通”,比例最高;而選擇“用拳頭說話,壓迫對方讓步”僅為0.5%;選擇“長時間冷戰,等待對方讓步”和“不確定”分別為2.6%和2.3%。

當問及如何處理長輩和子女之間發生較大矛盾時,60.1%的受訪者認為是“謙讓長輩,儘量不予計較”,比例最高;其次是“據理力爭,明確是非曲直”,為23.5%;第三是“謙讓子女,儘量不予計較”,為8.4%;另有8%選擇“不確定”。

調查顯示,84.5%的受訪者認為建設美好家庭最看重的是“家人和睦相處”,比例最高;其次是“家人身體健康”,為82.7%;第三是“家人共擔責任”,為51.1%;僅有13.1%和10.3%的受訪者選擇了“生活相對富裕”和“住房寬敞方便”。

三成多受訪者會勸阻不文明行為

當詢問在街上遇見他人不文明的行為是否會及時勸導或制止時,43.6%的受訪者選擇不會,36.2%選擇會,20.2%選擇說不清楚。調查也顯示,老年受訪者選擇會及時勸阻不文明行為的比例最高,為56.1%。

相關文章:
重慶市家庭建設調查報告:多數家庭無理財規劃
關於家庭美德建設調查報告
2024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參考
十三五規劃關於中國城市家庭住房消費調查報告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親職教育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報告
失獨家庭情況調查報告
2024年第3季度央行調查報告:48.8%的家庭認為消費物價過高
2017調查報告範文:廣州家庭月均支出近5400元
關於加強和改進親職教育工作的調查報告
2017關於農村家庭收支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