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市救助管理治安問題的調研報告

孫志剛事件直接導致了我國收容遣送制度的廢除和《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誕生,該《辦法》要求各救助站以“自願、公開、無償”的原則對“因自身無力解決食宿,無親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農村五保供養,正在城市流浪乞討度日的人員”提供短期的生活幫助,內容包括食、宿、打電話和提供回家的車票。而正是因為《辦法》對救助對象界定過寬,對救助站工作人員的限制過多,加上還提供有較高價值的車票,《辦法》實施二年以來,騙助、賴助等各種問題開始暴露。近期,由於救助人員騙票、賴助行為逐漸專業化、團伙化、多地方化,並多以無理滋事為手段,廣州市各救助站治安日益惡化,潛伏了較大的治安隱患,並形成了新的不穩定因素。為此,經筆者請示,市政法委同意,由市政法委牽頭,組織了公安十處、十五處、市民政局事務處、筆者共四位同志組成的調研小組,對廣州市所屬的五個救助站以訪談和實地調查的方式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調研,並形成一致意見:針對目前情況,應完善相關法規,加強公安部門與救助站的配合,在救助站內成立治安室,協調市各級信訪部門。

一、因騙票引發的治安形勢較為嚴峻

㈠重複救助是不良受助人員騙票、賴助的前提,提供虛假情況騙取救助、強行入站索取救助、不斷上訪讓上級部門指令救助就成為他們慣用的手法,也成為救助鏈中引發治安問題的最早一環。典型案例如下:

1、上訪達成重複求助,無理要求得到滿足。11月9日,邵彬向該站求助,11月16日該站為其提供了增城至廣州的汽車票和廣州至湖南的火車票,11月29日,邵彬再次到該站要求救助,工作人員向其解釋短期內不能兩次提供救助,該人便到增城市民政局賴著不走,嚴重影響局機關正常辦公,該站只好再次為其購買了到蘭州的火車票。

2、虛報地址難核實,耍賴騙票難終止。張明,男,自稱江蘇聲南京市人,XX年11月8日廣州市救助管理站為其提供返鄉車票一張,11月19日再次到該站求助,工作人員認出,並從其身上發現11月18日廣州東---太原的k238次列車車票一張,經詢問乃其自稱山西省晉城市人在廣州花都區救助站騙取的,但因故未賣掉。工作人員告之按救助管理規定要終止其救助,張明便以死相逼,不肯離站,工作人員很是被動。

㈡無理滋事是不良受助人員騙票、賴助的必備手段。因救助站並無強制手段對付滋事行為,一般只好盡力滿足其要求以維護站內管理秩序或讓其不再無理上訪,導致部分受助人員認為只要打鬧就能迅速達到目的,於是愈演愈烈。主要表現形式一是隨意破壞公物,二是攻擊工作人員,情況惡劣。典型案例如下:

1、持刀攻擊救助站站長。今年9月10日,一人自稱楊保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到花都區救助站要求救助。入站後,先是稱肚子痛要求治病,但醫院開的藥吃了一次就扔掉,又要工作人員到私人診所買杜冷丁注射,遭拒後又要求買到雲南的車票,說要去雲南搞毒品生意。9月14日再次要求去雲南,遭拒後衝進廚房搶把菜刀攔住該站站長並威脅說:“不答應我的要求,任何事我都做的出來,後果你們負責”,後此人被公安機關帶走作治安拘留處理。此事嚴重影響該站工作人員情緒,第二天該站迅速聘請四名保全入站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