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路建設節約用地情況調研報告

一、概述

土地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節約用地是關係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積只有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人均的43。我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陸域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土地資源相對稀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55畝。近年來,隨著我省國民經濟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減少,供需矛盾日漸突出。在中央號召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節約型行業的今天,作為建設用地的“大戶”,公路建設與節約用地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公路建設中如何更加節約、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成為今後公路交通可持續發展中最為關鍵的問題之一,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我省建設用地現狀及形勢

國土資源部XX年4月份公布的調查數字顯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由XX年的1.41畝進一步減少到1.4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短短兩年間,總量減少已經多達1300多萬畝,反映出我國耕地面積持續減少的趨勢尚未發生根本改變。

近幾年,我省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迅猛發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從1995年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又相繼建成了滬杭、上三、甬台溫、金麗溫、杭寧、乍嘉蘇、杭金衢、杭州繞城、甬金等一大批高速公路。至XX年底,我省高速公路總里程已達1866公里,約占地11.8萬畝,省內高速公路網已和上海、江蘇、江西、福建等周邊省市的高速公路網相接,高速公路的網路效應已初步顯現;XX年計畫建成通車447公里,約占地4.9萬畝,預計XX年,我省將再新建成通車約7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3000公里,約總占地30.4萬畝。到XX年底,我省國、省、縣道通車裡程達到29952公里,(其中國省道6855公里),其中XX年-XX年完成新、改建里程2270公里,今後數年計畫實施新改建里程3000公里。我省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快捷的公路交通網路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據交通部和我省“十一五”交通規劃,公路交通作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十一五”期間仍將有著較快的發展,預計新增高速公路1480公里,續建1445公里,新增建設用地23.1萬畝;國省道及其他幹線公路新增一級公路695公里,二級公路2504公里,三級和四級公路2113公里,增加建設用地11.9萬畝。

(二)公路建設用地形勢分析

在我省公路建設歷程中,特別是近年來公路建設的大發展時期,交通行業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中央和省有關政策,嚴格控制占用耕地和保護土地資源,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

1、公路建設用地總數量較大

近年來,公路建設特別是高速公路用地量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並且在全省建設用地總量中占較大的比例,XX年甚至達到了55,在全省建設用地供需矛盾相對突出的情況下,使得高速公路用地量大與節約用地的矛盾突出,成為其他建設行業等有關方面的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而且高速公路建設用地在近期還在繼續增加:首先,為適應激增的交通量需求,目前有近一半的高速公路項目設計按照6-8個車道實施;其次,高速公路的互通間距越來越小:如全線基本處於山嶺重丘區的諸永高速公路平均間距僅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間距只有7.3km;第三,隨著高速公路成網加密,樞紐互通數量迅速增加,目前基本每條高速公路都有2個以上的樞紐互通;第四,隨著車流量的激增,服務管理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房建工程規模也在變大。如一般管理中心建築面積為3000-4000平方米左右、管理所建築面積為1500平方米左右、服務區總建築面積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