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促進法執法檢查狀況調研報告

2.進一步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我市屬於欠發達地區,在現階段及今後一個時期內,擴大投資仍然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和有效措施。要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加大項目建設力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製造業、流通業和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拓寬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要關心和支持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健康發展,加快地方金融機構建設工作進度,設法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揮其吸納就業能力強的作用。要強化創業服務和創業培訓,鼓勵並支持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城鎮居民自主創業,充分挖掘民間創業潛力,催生大批充滿活力的非公有制企業,努力擴大就業。

3.進一步建立就業服務五級平台。要在全面規範鄉鎮平台建設的基礎上,狠抓村級就業和勞動保障服務站的建設,健全信息網路,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管理能力。要突出支持就業援助、打造創業平台、推進農村勞務輸出和轉移,強化部門聯動,建立健全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保證促進就業工作順利開展。要認真落實就業優惠政策,繼續大力籌集就業扶助和支持資金,開發公益性等就業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要求的就業困難人員。

要依法研究落實市人力資源市場的人員編制和財政供給問題;明確規定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的單位性質.人員編制,其工作經費應納入財政預算;對村勞動保障協理員應給予適當的誤工補貼。

4.進一步加快人力資本的培育。各級政府及有關方面要逐步建立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建立適應現代產業需求的人力資源培訓體系和配置規劃。要適當整合培訓資源,積極爭取建設職業技能教育基地,加強與市場相適應的師資隊伍建設,擴大職業培訓的覆蓋面,提高培訓水平,培養技能型就業人才。要面向本地企業和外地勞動力市場,開發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培訓項目,做到培訓、實習、就業相結合,實現就業培訓與市場需求相協調。要重視和加強對失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培訓,引導他們轉變就業觀念,努力營造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贏的局面。

5.進一步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市、縣(市)區政府及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保障勞動力市場秩序穩定,規範職業中介行為,加強企業用工監察,依法查處不簽訂勞動契約、濫用試用期、隨意壓低工資和延長勞動時間、拒繳社會保險費,以及歧視性用工等違規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各級人大要適時開展監督檢查。新聞媒體要加強輿論監督。全社會共同參與,合力創造促進就業的良好法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