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民警執法規範化建設調研報告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綜上,通過對執法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就目前執法工作實際狀況看,要使執法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加強、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執法水平穩步提升,應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執法觀念,牢固樹立依法行政理念,做到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嚴格公正執法。道路交通管理是公安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能,其執法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關係到公安機關在人民民眾中的形象。因此,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採取與時俱進的措施,把各項執法活動作為整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交通民警在執法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分析,並依法作出處理。這就要求我們幹警尤其是領導同志必須自覺帶頭學法、懂法、守法,高度重視各項執法工作,做到嚴格依法行政。

(二)強化“四個意識”,確保案件質量。一是強化程式意識。衡量執法行為和執法質量的標準,除了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處罰適當外,還有一個就是程式合法。沒有程式保障,就不會有真正公正。公正合理的程式不僅是實體正確的重要保障,而且有利於防止執法者濫用權力,有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公安機關辦理案件應實體和程式並重。二是強化證據意識。首先,辦案民警必須增強證據意識,依照法定程式主動、及時、客觀、公正、全面、細緻地收集與案件有關的各類證據。其次,要注意對證據的來源、真實性進行審查,使收集到的各種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體系。三是強化法律意識。第一,公安機關的各級領導,必須實現從“人治”到“法治”的思想轉變,把本單位的各項執法活動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凡是公安機關進行的執法活動,必須首先考慮行為的合法性。應當多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問題,善於依法決策、依法指揮、依法辦事,以“法律為準繩”、“對法律負責”,要真正成為各級領導的自覺行動。第二,一線民警身為執法者,不能只憑老經驗、老習慣辦事,必須認識到法律的嚴肅性,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更新,嚴格遵守法定程式,使每起案件都能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準確,處罰適當。必須明確一點,不能指望法律來遷就我們,而是我們的執法工作必須適應法律的要求。四是強化訴訟意識。隨著法律體系的完善,公安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可訴性,即每一次行政執法活動、每一起行政案件都有可能因當事人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如果公安機關提供的證據材料和法律依據出現問題,就很有可能敗訴並賠償有關當事人的經濟損失。因此,公安機關的行政執法活動絕不能存在任何僥倖心理,必須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經得起質證。

(三)完善、落實執法責任制。實行執法責任制是保證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於規範執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關鍵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建立健全受案、立案、調查取證、審批、告知、聽證、處罰、法律文書、檔案管理等執法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制度,使執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減少執法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二是確定各部門和各崗位民警的具體執法許可權、執法責任,量化工作目標。三是嚴格進行考核,把執法責任制的考核與崗位目標考核結合起來,把考核結果與領導的政績、晉升掛鈎,與民警的提拔、立功受獎掛鈎,做到獎懲分明。自XX年以來我隊開始實行的內部執法質量考評對提高各基層單位執法水平、規範各項執法活動、完善落實獎懲措施、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開展執法質量考評的實踐說明,執法考評是發現和解決交警執法問題,提高整體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落實執法責任,完善內部執法監督機制的重要措施,是增強公安機關領導和民警的法制觀念,全面提高隊伍整體法律素質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