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出國留學意向調查

其他

14

9.8

總計

143

100

※註:該題為復選題※

四、歸去來兮

調查結果顯示,明確表示如果出國了,畢業後肯定會回國工作的占44.1%,據統計,1978-1996自費出國留學13.9萬留學人員中回國者僅有3000人,比例僅為2%,希望調查對象在國外留學畢業的那一天依然做出這樣的決定。

圖二畢業後,是否回國工作

五、利弊之辯

這次調查中,所有被調查對象都對出國對於國家的利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很有利或有利的總共占61.1%,認為很不利或不太有利的總共占16%。

表四出國學習對國家的利弊

是否有利

人數

百分比

很有利

23

7.6

有利

161

53.5

一般

69

22.9

不太有利

46

15.3

很不利

2

.7

總計

301

100

在這次調查中,設定了一道開放題讓被訪者談一談對出國留學的看法,結果統計發現:大學生們傾向於從個人和國家兩個方面探討出國的價值和意義。這大概和我們的教育方向有關。很多的學生強調出國是件好事,但學成後應回國為祖國作貢獻,正如北大的周同學所說,“良禽擇木而棲,但不應忘本”;有的同學認為國家也應創造良好的條件,吸引海外學子學成回國;也有認為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一樣,存在著出去的多,回來的少。人才外流的現象。這些留學生們,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對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運作有著切身的了解,實為國家發展所必需。但是怎樣才能回來,什麼情況下會回來應該是著重考慮的問題。為了讓他們回來,政府能夠、應該作些什麼?

人才的保有是國家間競爭的一種形式。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人才的跨國界流動將會越來越頻繁,出國學習對個人來說是自我發展的應有之義。中國也確實從來沒有這樣迫切的被世界接納的需要。如果我們想留住人才,空洞的國家、民族觀念對留學生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應該考慮切實改革國內的競爭環境。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培養出適合人才生存,發展的土壤,留學生回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中國人才流動的出超轉變為入超也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