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經濟過渡現狀調研報告

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放貸門檻較高,縣企業融資能力不足。有些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成本較高的民間融資,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削弱了市場競爭力。這對企業的擴張和轉型升級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企業管理水平不高。縣外貿企業管理人員的外向型經濟管理知識普遍缺乏,精通外貿的業務人員少且流動性大,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難度較大。企業在成本控制、財務核算、費用效率等方面的管理水平還不高,人力資源的吸收、配置和培訓等方面尚未形成較為規範有效的體系,管理人員的引入、培養和使用都還處在較為隨意的狀態,使得許多企業的景氣經常是一種短期狀態,缺乏穩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外貿結算方式傳統

現在縣外貿出口企業採取的結算方式基本上是信用證(l/c),電匯(t/t)和付款交單(d/p)。對於賒銷(o/a)、承兌交單(d/a)等信用結算方式極少採用,大大降低了企業業務磋商能力,對開拓市場不利。不會靈活採用出口信用保險等避險工具,做到既能保障收匯安全,又能擴大業務。目前縣參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企業不到10家。

(四)企業品牌意識薄弱

隨著外向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企業間的競爭已經從產品競爭上升到品牌競爭,從產品行銷上升到品牌行銷。企業要走向世界,要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品牌的建設與完善,迫在眉睫。這幾年,縣自營出口在量上是快速增長,在品牌上卻沒有很大的突破,僅有少數幾家企業在境外註冊商標和產品認證,至今沒有省級外貿出口名牌。縣某公司生產的螢光燈直管,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其技術都處於領先水平,卻仍是貼牌生產,只賺加工費,沒產生應有的品牌附加值。

(五)世界經濟不景氣導致外需不足、貿易爭端增多。縣大多出口商品屬中低檔產品,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故更易遭受打壓。如機車出口遭受貿易技術壁壘、鋼鐵產品出口遭受反補貼調查等。

三、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

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客觀上已融為一體,到目前為止,歐美市場雖然正在逐步恢復,不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意味著終端需求的真正復甦仍需較長時間,這都給縣外經貿帶來了不確定因素。在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從中期來看,全球經濟雖面臨一個中低速的增長環境,但變數依然很多。當前,我們既要深刻認識開放型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也要積極把握國際、國內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機遇,把握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在攻堅克難中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縣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要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增長促發展為首要任務,以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國際競爭力為主要目標,以轉變發展方式和轉型升級為基本途徑,以自主創新為主要動力,實現外資、外貿、外經外外聯動,加快開放型經濟結構調整、空間拓展,繼續保持在全市的領先優勢。

四、開放型經濟發展對策

推動開放型經濟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突破,必須抓好以下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