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雖說教師目前的經濟待遇不斷提高,但作為一個有一定素質與修養的群體,他們也渴望體面的生活,渴望居有溫馨的場所,渴望在社會家庭中有堅實的主體地位,但家庭地位與教師神聖的光環有相當差距,於是從事教育的幸福感漸漸消退。有不少教師存在著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勞、憤怒、緊張、焦慮、壓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煩燥不安、經常性頭痛等。

(二)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與辦法

在解決上述職業倦怠問題上,我們牢牢把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有利時機,明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及時性與必要性。並不斷將其與學校及教師自身的發展相結合,做到統籌兼顧,全面分析,學會有意識地用科學發展觀的思想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推動學校的和諧發展。我們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學校激勵性、導向性與教師自主性相結合的辦法,尊重個體差異、行有實效地開展了多項工作,化解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

1、促進師德建設,從思想上化解職業倦怠。

學校抓住“師德建設年”這個大好契機,從“樹師德”、“強師能”、“正師風”等多個方面各個角度深入開展工作,從思想的根部正位教師的職業道德,這此方面我校開展了如下工作:

(1)認真學習《中小學生職業道德規範》,提高認識,增強崗位責任感。此項活動分三個層次開展:一是以自學和學段研討為主,使教師人人熟知師德規範內容;二是安排學校在師德方面堪稱楷模的骨幹教師面向全校教師解讀師德規範,使教師對師德規範內容深入理解;三是開展論壇活動,使教師對規範內容真正內化理解,重拾職業自豪感。

(2)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增強教師的法律意識。

(3)學習師德典型事例。樹立學典型、爭先進的勁頭。充分發揮網路優勢,通過校園網展開論壇,使之成為師德建設學習的平台。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所以我們發展的目的是造福於人,發展的動力和最大資源也是人。對學校來說,不僅是促進教師的發展,而且是讓教師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通過以上一系列活動,教師們對師德有了更深的、更新的認識,極大增強了教師的責任心與敬業精神。這種正面引導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職業倦怠。

2、運用“雙親心育”特色辦學理念,從情感上化解教師的職業倦怠。

在科學發展觀理念的引領下,我校充分發揮 “雙親心育”特色辦學理念的優長,更深入地促進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之間的和諧親近相互支持,從情感上化解教師的職業倦怠情緒。並針對解決教師職業倦怠的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如,面向教師開展多期心理健康講座,並且開闢時間組織全體教師做心理遊戲,讓教師在充滿人文關懷的活動中,藉集體的力量化解職業倦怠。

此外,我們在工會活動上用心做文章,力求用豐富多彩行有實效的活動從多方面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例如請專業的聲樂教師來教老師們如何在講課時科學發聲,既利於緩解壓力,又可以保護嗓子。這體現了校領導的人文關懷,讓教師們在活動中振奮了自己的精神。

3、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增強教師的職業自信心。

一是科學研究。形式有:課型研究;小主題研究;集體備課;網路教研。二是提升師能。提升的方面有:基本功;常態課;媒體技能等。三是引領培訓。內容有:專家引領;骨幹引領;樹立典型;心理調解。四是對青年教師進行梯隊式培養。這既是對教師的培養也是對教師的關心。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教師自身素質提高了,職業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自然也破解了自身的職業倦怠。

科學發展以巨觀的指導思想引領著我們的工作,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將科學發展的重要思想轉化為科學的教育理念,內化為學校教學工作的實際行為,是學校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有力措施和途徑。從而使科學發展觀的巨觀思想引領教育改革和指導學校的工作,我校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領會其精神內涵的基礎上,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切實將科學發展觀的先進思想落到了實處。

(三)針對此問題的一些建議

1、對社會的建議。

(1)建立合理的期望。全社會、家庭要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擔負起培育下一代的職責和使命。

(2)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教師不是全能選手,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要多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勞動,多換位思考,對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