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才隊伍工程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3. 樹立“黨管人才”的觀念。一是黨委總攬。黨管人才的核心是進一步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切實轉變黨管人才就是黨管幹部的狹義觀點。重點要把握好全縣人才隊伍工程建設方向,抓好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大事,解決好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問題。二是層級管理。充分發揮各級人才工作領導機構作用,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部門密切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關心人才工作的新格局。三是輿論支持。各單位要樹立愛護人才就是促進發展、浪費人才就是妨礙發展、刁難人才就是破壞發展的意識,讓一切有志成才的人健康成長,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讓各類人才施展才華,營造“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的氛圍。

三、強化舉措,努力開創人才隊伍工程建設新局面

人才隊伍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抓好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必須立足現實、抓住關鍵、著眼長遠、統籌管理,牢牢把握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三個環節,不斷創新黨管人才的方式和方法,把人才隊伍工程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 立足現實,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對現有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作用,這是我縣人才隊伍工程建設的重點和根本。一是樹立良好的用人導向。人才使用是旗幟、是導向,強烈影響著人才的行為和取向。“經濟要發展,關鍵在用人”,在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要看是否敢說敢幹,不看是否老實聽話;要看是否具備突出的優點,不看是否具有缺點;要看是否真才實學,不看是否年長資老;要看是否民眾公認,不看是否能說會道,堅決做到按實績論人才、按效益看人才、按特長用人才,切實盤活現有的人才資源。特別是對那些有爭議、有個性、有稜角的開拓型人才,看準了就要大膽啟用。二是提高人才使用效率。要量才用人、最佳化組合,根據個人的特點,用其所長、避其所短。人才只有在合適的位子上,適當的年齡上,用在刀刃上,才能顯其非常之才。因此,必須在洞察人才個體發展優勢和潛力的基礎上,嚴格因其性能、內質定向培養,使人才找準自身發展坐標,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三是千方百計留住人才。對於現有的人才,要做到政治上關心、事業上支持、生活上照顧,特別是對一些骨幹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要根據工作的需要,為人才開展工作和創業創造良好的條件,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真正做到以事業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適當的待遇留人。

2. 抓住關鍵,加大人才培養工作的力度。人才隊伍工程建設是促進縣域發展的基礎性工程,要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人員,以加強能力建設為主線,加大學歷、崗位和技術的培訓,形成有層次、多梯隊的人才格局,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第一動力。一是加強黨政人才培養,提升執政能力。選準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特別是要注重黨政“一把手”的選拔和配備。不斷最佳化領導班子結構,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力開展公務員培訓,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對所有公務員輪訓一遍,切實做到學以致用。通過公開招考、民主推薦等方式,建立一支由200餘人組成的科級後備幹部隊伍,並加強培養教育,使他們儘快成熟起來,確保各級領導班子有充足的後備人員。建立健全乾部交流鍛鍊制度,選拔一批優秀青年幹部到鄉鎮計生辦、綜治辦和縣信訪局等一些急難險重的崗位進行鍛鍊,提高幹部的工作實踐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加大幹部的學歷教育培訓力度,對全縣所有年齡在35歲以下未獲得大專或本科學歷(不含電大、函授等)的行政事業單位幹部,原則上均要求參加自學考試,對獲得自考大專和本科的人員,用人單位可給予一定獎勵或學費報銷,建議取得自考大專文憑的可獎勵3000元/人,取得自考本科文憑的可獎勵5000元/人,對獲得雙學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的可獎勵1萬元,著力提高幹部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到2024年,全縣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大專以上學歷達到90%以上,本科以上學歷達到50%以上。大力發展農村優秀年輕黨員,力爭每年每個村培養1-2名素質高、能力強且年齡在35歲以下的入黨積極分子,為基層黨組織儲備人才。二是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提升創新能力。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參加短期學習培訓和進修,組織高層次人才開展學術考察交流,培養造就一批優秀學科技術帶頭人。到2024年,全縣優秀學科帶頭人在30名以上,其中國家、省級專家數量要有所增長。三是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提升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建立“政府巨觀調控、行業規範引導、企業競爭需要、個人成長驅動”的培訓機制,形成適應各類企業需要的多層次、多形式、開放性的培訓體系。根據客觀實際需要,研究制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計畫,鼓勵和引導企業適應發展需要,採用多種形式培養各類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懂經營、善管理、市場拓展能力強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到2024年,企業中高級職稱人數達到200人,大專以上學歷達到60%。四是加強技能人才培養,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大力支持中等職業教育,有計畫地培養各類緊缺技能人才;充分發揮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逐步培養一批適應我縣工業企業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到2024年,力爭中級以上技能人才占到技能人才總數的15%。五是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提升致富能力。大力實施“農民素質培訓工程”和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著力培養各類農村實用人才,使其成為既懂經營,又掌握現代科技知識,能夠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複合型人才。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爭使每個農戶掌握1-2門農村實用技術。積極開展農村勞務輸出培訓和農民轉崗培訓,確保全縣每年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淨增8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