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人才隊伍工程建設的現狀分析與思考

3. 著眼長遠,積極開展人才引進工作。在人才的引進過程中,要把握當前需要、長遠必需這個條件,更加清醒、更加深刻地分析我縣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統籌兼顧各個層次、各個部門的人才需求,實行分層、分級、分類的引進儲備,真正做到需要什麼人才就引進什麼人才,需要多少人才就引進多少人才。一是建立人才資源庫。由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按系統進行分類普查。確定人才入庫標準,在入庫標準制定上,把學歷、職稱、領導職級等硬性指標作為人才入庫標準制定的基礎上,還應堅持以業績、能力為主的原則,以市場認可、民眾、業內人士公認為原則的入庫標準體系,確保科級後備幹部儲備基數在200人以上、優秀青年幹部50人以上。二是編制人才引進的動態性規劃。急需用人的單位每年要提出引進人才的計畫,組織、人事、編制部門要做好人才的匯統分析,根據相關單位的計畫需求,編制好全縣人才引進的近期與中長期規劃,用人計畫做到有的放矢,不濫竽充數。對急需的特殊人才,經縣委、縣政府批准可不受編制限制引進。三要引導人才合理流動。進一步加大縣鄉政府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力爭3年內消化掉全縣所有行政事業單位超編人員。進一步加大黨政人才的橫向交流和向上縱向推薦人才的力度,充分調動幹部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對確需引進的人才,要按照科學設崗、因事設崗、公開公平的原則,合理引進所需人才,著力解決人才分布結構的不合理性。具體做法上:行政事業單位要嚴守進口,敞開出口;堅持“凡進必考”的原則,打破地域、種族、性別和身份界限,不拘一格考錄人才,保證“崗位空缺、事業急需、專業對口”的人才能走進行政事業單位。

4. 統籌協調,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長效機制。一是成立人才隊伍管理機構。在人才隊伍的管理上,要做到縣委統籌、分級管理。縣裡要成立專門的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明確組織、人事或編制部門牽頭管理全縣人才隊伍工程建設,切實改變目前管理無序、責任不明的現狀。各單位也要成立相應的人才隊伍工程建設領導機構,“一把手”負總責,並明確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大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資本是第一資本、人才隊伍工程是第一工程”的觀念,真正把人才隊伍工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逐步建立與完善政府、社會、用人單位和個人多元化的人才經費投入機制,設立高層次人才和緊缺急需人才引進、開發和使用專項基金。積極拓寬人才投入渠道,鼓勵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支持人才開發事業。建立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定向培養財政補貼扶持制度,保障行業人才需求。三是建立健全人才考核獎勵制度。建立“政府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力量獎勵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獎勵制度,使優秀人才有名、有位。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資金,設立縣人才重大貢獻獎勵基金,對在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人才予以重獎,對人才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給予表彰。四是完善人才各項福利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各項人才政策落到實處。強化利益分配的激勵約束機制,保證各類人才的福利待遇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穩步提高,逐步實現人才福利政策規範化。設立高層次人才保障基金,不斷加大對高層次人才的關愛力度。對一些各時期各類人才要求比較迫切的事項,認真調查研究,及時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切實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