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影響的量化研究綜述

劉紅梅

(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4)

【摘要】 本文對國內外技術性貿易壁壘量化研究的方法和利用這些方法所作的一些研究成果沿貿易導向和福利導向進行分析和總結,從中可了解到當前國際上對技術性貿易壁壘量化研究的進展,分析研究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我國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關鍵字】 技術性貿易壁壘  標準  法規  福利

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國內外學者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但與傳統貿易壁壘相比較,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本身的複雜性和隱蔽性、數據收集的困難以及很難從其他關稅、非關稅壁壘中剝離等特點,如何量化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仍倍受困擾。“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可以想像得到的最難量化的非關稅壁壘之一”(deardorff and stern,1998),如何量化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影響成為當前學術界探討的熱點。不少學者主要是國外學者為有效測度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進行了各方面的嘗試,相應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量化方法。但總的來說,由於受數據和方法等條件的限制,有效的量化方法仍處在探索中。

一、度量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了一個非關稅壁壘的分析框架,總結了之前各類學者的研究,他們認為技術性貿易壁壘有三種經濟效應。

一是“法規保護”效應,指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了外國供應商的成本,限制了進口。單從這種效應來看,主要側重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貿易的影響。但同時實行技術性貿易壁壘,就像關稅一樣會給進口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失。由於沒有關稅收入,損失要比關稅等價更大。這也表明關稅等價僅適於測量貿易量效應而不能反映福利變化。

二是“供給移動”效應,主要包含進口對國內生產者的影響和技術法規本身可能的收益效應。其他學者在此基礎上又補充了一些特徵:法規對大型和小型企業的成本影響不同、改變了競爭結構或市場規模、引起價格上漲和產生租金(neven,XX;fisher和serra,XX);maskus,wilson和otsuki(XX)通過出口國的過剩供給曲線和進口國的過剩需求曲線的相對移動說明了法規的歧視性。

三是“需求移動”效應,指法規所帶來的信息及增加了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大量產業組織方面的文獻對此也作了闡明。bureau,marette和schiavina(1998)專門說明“需求移動”效應的信息方面:法規可避免“檸檬市場”問題、消除質量不確定性和減少消費者尋求產品的成本。casella(1996)以及fisher 和serra(XX)闡明了法規的公共物品效應,有些法規和標準可引致交易成本減少。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提出的分析框架可擴展至多個市場情況,標準和法規可使需求替代彈性變大、帶來網路外部性、甚至規模經濟及其他貿易便利(harrison,rutherford和tarr,1996;maskus,wilson和otsuki,XX)。

roberts,josling和orden(1999)採用局部均衡分析闡明了非關稅壁壘的三種不同效應即非關稅壁壘對福利的影響,許多學者在此分析框架基礎上作了很多發展。然而,在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分析框架和經驗估計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由於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供給的影響、引致的額外成本、國內外產品價格差異是模型模擬的關鍵,但這些方面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而且,其他更複雜的信息和貿易便利方面的效應就更難量化了,比如標準對消費者信心、支付意願等方面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從理論上,套用一般均衡模型可以說明技術規定對貿易的效應;但實踐中,許多模擬只是在總量水平上完成的粗略估計,很多時候結果是值得商榷的。

縱觀國內外學者研究技術性貿易壁壘對經濟的影響主要集中於技術性貿易壁壘對貿易和福利影響的分析上,為此對其的量化研究也大致分為貿易導向和福利導向兩大類。從國內政策和國際政策的制定上看,福利分析更為全面客觀,但由於國際談判一直以來都強調對貿易的影響,所以研究成果相對較多。下面就各種相關研究從貿易導向和福利導向兩個方面進行介紹和評述。

二、貿易導向度量技術性貿易壁壘及其影響的方法及相關研究成果評述

經濟學界普遍承認,技術性貿易壁壘在限制貿易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以maskus與wilson(XX)、baldwin(XX)等學者為主,試圖從貿易導向的角度對技術性貿易壁壘進行定量測算,在此基礎上就其對貿易的限制效果進行檢驗。從貿易導向對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有三類度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