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黨的xx屆三中全會強調,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要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這對於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民富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必須緊密聯繫實際,積極探索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的有效途徑,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一、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意義

(一)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3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加快推進。但由於歷史條件的制約,特別是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機構沒有根本消除,工農關係不協調、城鄉關係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制約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鄉發展差距呈擴大趨勢。xx屆三中全會指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因此,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城鄉良性互動、協調發展格局。只有廣大農民的生活不斷得到改善,農民各項權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發展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只有儘快改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的狀況,發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協調可持續。因此,推進城鄉一體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務。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在發展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各方利益關係,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當前,農村安定和諧局面面臨許多壓力,存在不少不穩定因素。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壓力加大,農民養老等社會保障不健全,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和政權建設需要加強,一些農民權益受到侵犯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因素。只要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從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營造社會公平正義的環境,從收入分配、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民權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採取措施,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才能切實保障農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使廣大農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使廣大農村安定有序、充滿活力。因此,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村民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

(三)推進城鄉一體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如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創造了良好條件。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農村。農業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民增收難度大,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城鄉面貌反差較大。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步伐的明顯加快,農村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更加突出。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的是長期歷史發展中積累下來的,有的是在現實發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織,解決起來難度較大。因此,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穩定就沒有國家繁榮穩定,沒有農民全面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全面小康。必須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才能確保到2024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科學依據和基本要求

(一)科學依據。城鄉一體化戰略的提出,有其科學的理論依據、現實背景和深厚的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