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養老建設調研報告

一是服務設施建設總體還不適應工作需要。特別是在一些城市老的中心小區,大都為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作為居家養老服務平台的服務設施原先沒有列入社區規劃,缺少足夠的場地開展居家養老照護服務。與此同時,相關服務資源存在著條塊分割、多頭分散的現象,造成即使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到位了,有時也很難達到實際開展工作的要求。

二是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且欠缺規範。各地現有的服務內容大多以家政服務項目為主,還不能充分滿足廣大老年人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居家照護服務的瓶頸制約比較突出。同時,在服務內容和行為上還欠缺相應的規範,服務供求雙方均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隱患。

三是享受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公益服務的老年人覆蓋面較窄。由於政府財力的限制和社會參與的不足,真正享受政府購買的服務和社會提供的低償微利服務的老年人數量占特殊困難老人的比例偏低。

四是居家養老服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待遇較差,不利於專業化發展。目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以下崗失業人員為主,且專業培訓比較欠缺,其實際待遇和社會認同基本上與一般家政服務人員相似。同時,具有專業素養的居家養老服務業經營管理人員比較短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化、專業化發展。

五是市場運作機制尚未形成。目前各地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形式是政府為特殊對象購買或提供公益性服務,行政色彩較濃,市場運作機制尚未真正形成。這一方面是由於整個為老服務市場還不成熟,缺乏有資質、有誠信、有品牌的為老服務企業和中介組織,無力大量承接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子女的養老觀念有待轉變,自費購買所需養老服務的意識尚未確立。

六是相關政策措施亟待健全明晰。一方面,政府對居家養老服務業的規劃、培育、扶持還需在巨觀政策層面加大力度,以促進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和市場主體的發育。另一方面,相關的保障機制,如風險規避機制、護理保險機制和投入激勵機制等尚未形成,成為主要的制約因素。

三、深化居家養老照護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建立健全居家養老照護體系是得民心、順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深入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全會、省委“兩創”總戰略的實際行動。針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一)加強規劃引導,擴大社會參與。居家養老作為基本公共服務和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尤其是市、區(縣)政府應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從服務設施建設、中介組織培育、服務主體扶持、公共財政保障、服務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總體設計,在政府的主導下,擴大社會和個人的參與,促進居家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要拓寬思路,採取購買服務、服務外包、項目委託、政策扶持、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鼓勵和引導社會中介組織、市場服務主體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特別是生活照料護理服務。同時,要強化社會宣傳,充分發揮基層老年人協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引導廣大老年群體和公民樹立居家養老服務的消費觀念,培育居家養老服務有效需求,逐步實現服務供應和需求的相互促進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