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城市救助站管理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國家民政部發文將“收容遣送站”更名為“救助管理站”以來,原先強制性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人性化的救助管理制度,工作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救助管理制度施行7年來,全國各救助管理機構從如何保障受助人員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出發,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但是,新時期救助管理的對象與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而救助管理制度、法規卻較為滯後,新問題逐漸凸顯,制約了救助管理工作的良性運轉。因此,要進一步促進救助管理工作的發展,使其社會保障功能發揮最佳作用,需認真探索問題產生的原因,積極探討,尋找最佳的解決方法。

一、救助管理工作現狀

(一)目前工作依據

目前,救助管理機構的主要工作依據是國務院令《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工作實行“自願求助、無償救助”原則,貫徹“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理念,具體操作按國家民政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救助管理機構基本規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本規範》的要求進行。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由於救助法律法規不完善,一些服務管理難題日益突出。

(二)受助對象來源

1.進站方式。流浪乞討人員進入救助管理機構接受救助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一是自行來站。自己詢問至救助管理機構求助。二是護送來站。公安、城管執行公務時發現並護送至救助管理機構,或由其他救助管理機構護送來站。三是主動外展。主要是救助管理機構救助巡邏車主動將救助管理工作拓展至街面,發現並帶至救助管理機構。

2.流浪原因。造成流浪乞討人員乞討的根本原因是家庭經濟困難、家庭關係複雜、家庭結構異常,導致基本生活無法得到保障。並且,由於地區差異,我國各地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盡相同,也不夠完善,一旦家庭出現問題,依靠自身無力解決時,即易造成流浪。研究流浪乞討人員流浪的原因,是減少流浪乞討現象發生的必然途徑。

(三)工作開展情況

1.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開展情況。目前,從全國救助管理機構來看,對受助成年人的救助,主要是滿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為他們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安全整潔的住宿環境,以及通訊設備和返鄉車票,並對無法核實身份的受助人員進行妥善安置,對患病受助人員送醫救治。此外,一些救助管理機構也初步開始探索,為具備一定條件的務工不著受助人員提供就業援助。

2.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對受助未成年人的救助保護,除了提供基本的食宿與照料外,還要聯繫其親屬來站接回或護送至原籍地救助管理機構。救助管理機構在救助保護未成年人的整個過程中,保護是第一位的,要擔當對受助未成年人的臨時照顧職責,負有一定的監護責任。目前,一些救助管理機構也開始探索在機構內開展針對受助未成年人的非正規教育,以及提供專業的社工服務。

二、救助管理工作困境

(一)存在的主要瓶頸

1.法律法規滯後。新時期,救助管理工作面臨了很多新問題,求助人員的流浪乞討原因多種多樣,情況複雜多變,其中職業乞討、跑站騙助、非自願入站未成年人,以及精神病人占很大一部分,對他們的管理由於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工作常常會陷入被動和尷尬的局面,這屬於政策層面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