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門調研報告:關於建立幹部綜合考評機制調研報告

二、初步成效

幾年來,我們嚴格按照“五考兩評”的幹部綜合考評辦法的要求,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全方位的立體考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發揮了考核工作的導向作用,為廣大幹部踐行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樹立了新導向。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使之在考核內容的確定、目標體系的構建、考核手段的採取以及考核結果的運用等各個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幹部考核工作的評價、激勵等功能發揮得更加充分,釋放的信息和形成的導向更加明確,使廣大幹部對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理解和把握。

二是推進了幹部工作的民主化,在有效落實民眾的知情權上作出了新探索。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民眾公認的原則,把擴大民主和民眾的參與貫穿於綜合考核評價的始終。目標責任承諾,讓民眾知道班子在乾什麼、做什麼,引起民眾的關注,增加民眾的知情權;在“xx黨建網站”上設定意見箱和部長信箱,開通監督電話,收集基層民眾對鄉局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評價意見,增強民眾的監督權;設定“民眾認可程度”調查表,對各單位的目標完成情況和辦實事情況的考核,堅持讓民眾說了算,讓民眾進行評判,民眾滿意度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算作政績,從而確立了民眾的評議權。

三是實行分平台、分類考核,在確保考核結果的真實準確、公平公正上找出了新途徑。我們按經濟發展水平的強弱、區域特點的優劣,將15個鄉鎮辦事處分為兩個平台;根據職能業務特點和工作性質將100多個市直單位分為黨政綜合、經濟管理、社會事業發展、執法監督、群團及事業、垂直部門等六大類,從而使同一平台、同一類別之間有了可比性、競爭性,改變了過去總體考核、總體排位,出現的大單位、好部門連續當優秀的不正常局面。實行分平台、分類考核,使相同性質的部門之間有了比較和參照,增加了考核壓力,自覺形成互相監督、互相督促、互相激勵、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增強了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從而使領導班子的考核結果更加客觀、更加公正公平四是為幹部選拔任用和加強教育管理提供了準確依據,在實現考核成果運用的最大化上取得了新進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的運用,較全面、客觀地反映了考核對象的工作實績和德才表現。我們將考核結果運用於幹部選拔任用,對實幹勁頭較足、責任意識較強、履行職責較出色、自身形象較好的優秀幹部進行提拔或轉任重要崗位,對基本稱職或不稱職的幹部進行崗位調整、降職、免職或改任非領導職務。與此同時,還把考核結果作為加強幹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存在的共性問題,召開領導幹部大會進行集中點評,對個性問題進行個別反饋,對在團結協作、工作作風、自身形象等方面存在問題較多的領導幹部,責令其作出書面說明並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三、幾點思考

一是在考核內容的確定上,必須突出實績重點,使考核評價的針對性更強。我們在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中,把實績考核作為考核評價幹部的重中之重,通過考核幹部取得工作實績的過程和結果,來檢驗幹部的德才素質和個性特點,從而形成以實績論優劣、憑實績看德才的良好導向。在具體實施中,充分考慮到各考核對象基本條件不對稱的客觀情況,在指標設定時,按照分類的原則進行細化和量化,在結果分析時又側重於看位次進退、看主觀努力、看協調發展,從而便於對處於不同層次、不同基礎條件下的幹部所取得的工作業績進行對照比較,使考核評價具有較強的可比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儘量避免出現“畫像不準”、“千人一面”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