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出賣人的瑕疵擔保責任

知。買受人僅知部分瑕疵或僅知部分標的物有瑕疵,出賣人也不能對其餘部分免責。 四是買受人須於法律規定或契約約定的時間內提出瑕疵通知。即買受人須適時的履行瑕疵通知義務。關於瑕疵通知義務,各國立法例存有分歧:在大陸法系國家,一般說來,采民商分立主義的國家區別商人間的買賣和非商人間的買賣,僅對商人間的買賣適用通知義務,采民商合一主義的立法,則不問是商人間的買賣還是非商人間的買賣,同樣適用通知義務。我國契約法即屬之。(《契約法》第158條)。在英美法,通知義務不分商人間買賣或非商人間買賣,一律適用。 五是買賣的標的物不是拍賣物。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形式⑺。因為拍賣程式公開,拍賣物是否有瑕疵有目共睹。另外,對罰沒物進行拍賣時,拍賣委託人為國家,由國家承擔物的瑕疵擔保責任顯然不妥,操作起來也比較困難。但在我國,拍賣人,委託人並不當然免於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拍賣人有權要求委託人說明拍賣物的來源和瑕疵。拍賣人,委託人未說明,給買受人造成損害的,買受人有權向委託人追償。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予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⑻。可見,只有在事先聲明不予保證拍賣標的無瑕疵時,出賣人及拍賣委託人才免於承擔拍賣物的瑕疵擔保責任。 有學者認為出賣人雖然負有《契約法》第153條規定的應當按照約定的質量標準交付標的物的義務,但並不意味著我國法律中已經建立了瑕疵擔保責任制度⑼。該學者認為,我國《契約法》並不存在與債的不適當履行責任相分離的瑕疵擔保責任制度,也不存在著特殊的瑕疵擔保責任。筆者贊同。我國契約法並未很明確規定物的瑕疵擔保責任,而只是在第150、151、152條對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 關於物之瑕疵擔保責任的效力,各國規定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無外乎賦予買受人減價、瑕疵修補、解除契約、賠償損失等權利。一般而言,買受人非同時享有上述幾種權利,其中有的是並存關係,有的是相互排斥關係,並且它們各自適用於不同的瑕疵擔保責任情形。 三、關於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同樣起源於羅馬法。在羅馬法中,買受人受占有轉移之物權,被第三人追奪時,發生此擔保義務。權利瑕疵擔保責任,謂出賣人不能將買賣標的之財產權之全部或一部,移轉於買受人,或所轉移之財產權不完全時,所生出賣人之擔保責任⑽。權利瑕疵擔保,也稱為追奪擔保、權源擔保,是指出賣人應保證對其所出售的標的物享有合法的權利,這種出售行為沒有侵犯任何第三人的權利,並且任何第三人都不會向買受人就該標的物提出任何權利要求.權利瑕疵擔保義務則是出賣人就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能完全移轉於買受人時應當承擔的義務.權利瑕疵擔保責任與物之瑕疵擔保責任同為法定的特殊的債務不履行責任及無過錯責任。在買賣實踐中,標的物權利的瑕疵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第一,標的物的所有權屬於第三人,或者第三人對標的物也享有所有權。 第二,標的物的所有權受有限制。這主要是指出賣的標的物上設定有其他權利,如抵押權﹑留置權﹑優先權等,從而使買受人不能完全地行使所有權。或者,當第三人行使標的物上的權利時,買受人就會喪失所有權。 第三,出賣人享有出賣標的物的所有權,但該標的物的設計或製造卻侵犯了他人合法享有的智慧財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等。 針對標的物權利瑕疵的幾種表現,法律對出賣人施加的權利瑕疵擔保義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權利合法﹑權利完整﹑不被第三人追奪。根據《契約法》的150條規定,如果“法律另有規定”時,出賣人可不負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所謂“法律另有規定”,主要是指《契約法》和其它法律對出賣人的擔保義務的特別規定,則應當適用特別規定。例如根據《契約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契約的效力。”因此如果出租人將其出租給他人的房屋轉讓給第三人,受讓人不得以享有所有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或要求出讓人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出賣人的瑕疵擔保義務,也可以因為買受人明知或應知標的物有瑕疵而被免除。 出賣人的權利瑕疵擔保義務是出賣人的一項法定義務,即使當事人在買賣契約中對此沒有作出規定,出賣人依法仍應承擔此項義務,除非其它法律作了與此相左的規定。那么在哪些情況下,買受人可援引有關出賣~利瑕疵擔保義務的強制性規定,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呢?一般來說,權利瑕疵擔保責任須有以下構成要件:①權利有瑕疵。其大致有兩種情況:第一,權利不完整或欠缺之瑕疵,其常見情形有:全部權利屬於第三人;權利一部分屬於第三人;權利受第三~利之限制,即買賣標的之權利雖屬於出賣人,但其上附有第三人的權利;在出賣之貨物上有他人享有的工業產權或其他智慧財產權。第二,權利本身不存在之瑕疵(此僅見於廣義的無形財產權的買賣契約)包括兩種情形:債權及其他權利之不存在,這限於買賣債權或其他權利的契約;買賣有價證券的,有價證券已經公示催告而無效。(當然這裡涉及權利瑕疵擔保的範圍,將在後文論述)這兩種權利瑕疵有所不同,應注意區別:在前一種,權利是存在的,只不過其要么不為出賣人所有而為第三人所有或雖為出賣人所有,但第三人對其享有一定權利;後一種瑕疵指買賣之權利根本不存在,不論其對於出賣人或者對於第三人而言,均不存在。②權利瑕疵須於買賣契約成立時既已存在。權利瑕疵在買賣契約成立時即存在,這是出賣人承擔責任的條件。如果買受人是在買賣契約成立後知道標的物權利有瑕疵時,那么出賣人仍然要負責任。這是因為標的物的權利瑕疵既有可能在訂立契約時存在,也有可能是在買賣契約成立後才出現。至於瑕疵之產生是否由可歸則於出賣人之事由所致及出賣人是否知情,則在所不問。若權利瑕疵於契約成立後始發生,則僅構成債務不履行(履行不能或履行不完全)或危險負擔問題。③瑕疵須於契約履行時仍存在。若權利瑕疵僅於契約成立時存在,此後在履行前即已去除者,則無需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所謂權利瑕疵已經除去,是指